商品定额shāng pǐn dìng éнóрма (нормат в) тов ров商品定额商品储备定额的简称。国家对基层批发企业和零售商业企业商品储备的管理制度。不同类型的商业企业,因其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对商品储备的要求也不同。为了使一、二级采购供应站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发挥 “蓄水池”的作用,就需要保持较多的商品储备,由国家实行计划管理。基层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把商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它们的进货原则是勤进快销,商品储备不宜过多,要实行定额管理。制定企业商品储备定额的依据主要有:商品的生物理化特性,社会购买力情况,商品资源情况,交通运输情况,商品周转速度等。此外,还应参照历史资料。商品定额有三项指标: 即最低定额、最高定额、平均定额。商品定额一般以周转天数来表示。最低定额是防止商品脱销的警戒线,它包括在途运输、销售准备和机动保险的天数。最高定额是防止商品积压的控制线,包括最低定额天数与进货间隔天数。平均定额是最低定额天数与最高定额天数的平均数,这是制订商品定额计划、掌握进货、合理安排商品定额的依据。定额天数与日销量的乘积为合理的库存量。制订合理的商品储备定额,对加强商品进销计划性,加速商品流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