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位于商洛地区东南部,东和东北与河南省卢氏、西峡、淅川接壤,南与湖北省郧阳、郧西县毗连。县城距地区行署所在地商州市117公里,距省会西安市251公里,面积2315.67平方公里。人口22.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57万。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还有回、蒙、壮、满、朝鲜等6个民族。该县辖东岗、富水、永青、白玉、湘河、赵川6个区和城关1个区级镇;五里铺、党马、曹营、张家岗、徐家店、清泉、清油河、两岔河、沙坪、太吉河、柳树湾、江西沟、毕家湾、梁家湾、开河、太子坪、耀岭河、湘河、双庙岭、水沟、文化坪、魏家台、汪家店、店坊河、三官庙、梁家坟、石柱河、余家棚、十里坪、白鲁础、龙窝、新庙、青山33个乡和试马、富水、赵川3个乡级镇;246个村民委员会。县政府驻城关镇。 境内西部与北部较高,东南部和中部较低,岭谷相间,地势起伏,是以低山和丘陵为主体的山区。丹江由西向东把全县分成南北两片。丹南是新开岭山地,山形陡峭,河谷深切;丹北是蟒岭和流岭东延部分,山势浑园,岗峦起伏。境内最高点海拔2057.4米,位于沙坪乡的玉皇尖;最低点海拨216.4米,位于双庙岭乡梳洗楼村。县城海拔480米。境内有大小河流22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丹江、清油河、县河、滔河、黑漆河等8条,属长江流域丹江水系。丹江自梁家湾乡冀家湾入境,从汪家店乡月亮湾进入河南省,境内流程89.5公里,流域面积1900平方公里,常流量25立方米/秒,百年一遇的最大流量为6000立方米/秒。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1.26公里。该县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3.9℃,年降水量817毫米,年平均日照1892.3小时,无霜期216天。境内土地面积345.5万亩,其中耕地20.27万亩,林地241.1万亩,园地3646亩,草地69.6万亩,水域4.9万亩。其它9.87万亩。基本农田11.2万亩。有野生动物30多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长尾鸡、金钱豹、大鲵等14种。各种植物资源218科2000多种。属“长江防护林”达标竞赛县。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9%,活立木蓄积量236万立方米。用材树木有油松、杨树、泡桐和栎类等60多种;经济树木有油桐、生漆、茶叶、核桃、板栗等30多种;野果类有猕猴桃、山楂、葡萄等;植物纤维类有胡草、山杂竹、藤条等;天然牧草理论载畜量22.8万个羊单位;中药材400多种,大宗名贵的有天麻、杜仲、连翘等10多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花生、芝麻、洋芋、红薯、豆类、油菜及各种蔬菜。水能理论蕴藏量14.04万千瓦,可开发量8.45万千瓦。已探明矿藏33种,开采价值较高的有铬铁矿、镁橄榄矿、水晶矿、大理石矿、石棉矿、金红石粉等。 商南县因位于商山之南而得名。北魏景明元年(500)分商县之东南设南商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改设商南县,隶属西安府。清雍正三年(1725)升商州为直隶州,商南归商州。1914年废州府,存县道,商南属汉中道。1935年商南为“第四专员公署行政督察区”直辖6县之一。1949年8月,商南县人民民主政府由根据地赵川移驻县城。初属陕南行政公署第二分区管辖,1950年5月属商洛地区专员公署,1969年改称商洛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90年,农业总产值1.17亿元,其中林、牧、副各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14.2%、23.7%、17.3%。粮食总产6638万公斤。全县拥有拖拉机850台、排灌机械676台。17个乡镇99个村通了电,年用电量为400万千瓦/小时。乡镇企业发展到4730个,从业人员1.37万人,总产值4813万元。全县有酿造、食品、建材、工艺、修理、加工、印刷等工业企业78个,职工2521人,固定资产2449.2万元。1990年工业总产值6268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5%。主要工厂有木器工艺厂、油漆化工厂、酒厂、罐头厂、水晶厂、石棉厂、水泥厂、印刷厂、面粉厂、造型材料厂、绣品公司、轮胎翻新厂、机电设备厂等。主要产品有推光漆工艺品、工艺绣品、石棉制品、人造水晶、发电机、镁橄榄砂等,其中有30多个产品获部优省优称号,推光漆工艺品远销英、法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312”国道横穿县境东西,商(南)郧(县)路纵贯县境南北,上西安,下南阳,去十堰交通方便,公路通畅。境内县、区、乡公路相连。通车里程513.4公里。全县邮路1652公里,邮电业务总量96万元。全县商业机构1203个,职工3006人,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714万元。财政收入465万元。全县共有完全中学5所,九年制学校9所,初中14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374所,在校学生3.55万人,教职工2376人。全县共有科技人员3894人,已授予各类技术职称2639人。县城内建有剧院、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有线广播入户率达86%,电视转播四套节目。县医院2所,乡 (镇)卫生院37所,村级医疗站246个,医护人员575人,病床374张。全县有招待所、饭店13个,个体服务业362家。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52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392.86元,城镇职工住房面积人均12平方米。 商南县的油桐久负盛名,成为全国基地县之一,有林面积23万亩,年产桐油175万公斤。“火焰子”大刀漆,被国家评为优良品种,有林面积6.6万亩,年产量2.5万公斤。龙须草有8万亩,年产270万公斤。猕猴桃是全国两个年产250万公斤的基地县之一,1979年由野生发展到人工培育,人工建园7000亩。山楂产量居陕西省第一,境内野生山楂林10万亩,人工建园1.5万亩,年产100万公斤。有茶园1.21万亩,总产量9.3万公斤。矿产资源中的镁橄榄藏量居全国第一。金红石矿是国内罕见的特大型原生天然矿床。 
商南县 商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北毗邻河南省,南与湖北省接壤。南北朝析商县设商南县,明洪武初年曾复入商县,成化年间再设商南县至今。面积2 307.74平方公里,人口23万。县城城关镇,隶属商洛地区。处丹江中上游。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金、钛、铁、铬、镍、石棉、石墨、镁橄榄石等。镁橄榄石储量及品位在国内列首位。林业发达,用材树60多种,经济树种30多种,产生漆、桐油、板栗、核桃、木耳、茶叶、大山楂、猕猴桃等。建有年产能力万吨的果酒厂、千吨罐头厂及水泥厂等。工业已形成食品、建材、化工、家具、矿产五大系列。 ☚ 山阳县 丹凤县 ☛ 00001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