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商业经济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商业经济学

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中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属部门经济学。主要以国内商品流通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1.商业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2.从所有制出发,考察商业中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包括商业中各种所有制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商业管理体制的变化等;3.商品供求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市场的性质、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4.商品流通的形式、渠道、环节以及合理组织商品流通的理论;5.商品价格的理论,包括价格的形成、结构,各种差价、比价及其变动规律的理论;6.商业经营管理、商业劳动耗费与商业经济效益的理论;7.商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关系。

商业经济学Business Economics

专门研究商业部门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作为部门经济学的商业经济学,是在20世纪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创建起来的。当时的研究范围只局限于苏联,称为“苏维埃贸易经济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便开始创建以研究中国商业为范围的商业经济学,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

商业经济学

研究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商业是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国民经济部门。主要职能是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商业分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两部分。在国内商业中,又可分为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社会主义商业是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间必要的中间环节,是联结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商业经济学是经济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商业经济学在一些国家也称商业学、商品交易学。起初,商业学专著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随着生产经营专业化和商业经营活动内容的深化,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一揽子的商业学研究,从商业学中逐步分离出许多独立的商业经济与管理的分支学科,如商业企业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商业统计学、商业广告学、市场调查学、商品供应经济学、商品需求经济学、商业仓储管理学、国际贸易等等。商业经济学从理论上对上述分支学科加以深化和提炼,成为各商业经济分支学科的共同的专业理论基础。
商业经济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商业经济学是指研究商品流通经济关系和经营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各门学科的总称。它既包括商业经济各个分支学科,也包括作为商业经济各分支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的商业经济学。随着商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还会不断地产生出新的商业经济分支学科,如新产生的商业经济效益学。因此,广义商业经济学将越来越包含更多的商业经济分支学科。
狭义商业经济学则是专指作为商业经济各个分支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的商业经济学,它存在于广义商业经济学之中,这里所指的商业经济学,也是就狭义商业经济学而言的。
商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现象愈来愈复杂,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对它的研究。商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起初只是一些零星的、片断的研究,以后逐步发展到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外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对商业经济问题,都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经商理论。战国时期的著作《管子》,就追述了春秋时齐国管仲关于封建国家经营商业即盐铁官营的“官山海”的理论。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述了春秋时期计然、范蠡的经商思想。例如,计然的“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等等。这些经商理论已经初步认识到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的某些要求和商品流通必须注意加速资金周转的道理。《盐铁论》则对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之间就盐铁官营政策之利弊进行的激烈论战交锋,作了详细的描述。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反对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农工商均有本末的看法,指出: “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南宋叶适在《习学记言序目》中提出 “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明清之际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财计》中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观点。古代埃及、巴比仑、腓尼基、印度及中世纪的威尼斯、热那亚商业的发展,也出现了经商理论和商业思想。但这些经商思想和理论都还处于零星、片断的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商业经济学科。
到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空前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范围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形成了世界市场。因此,商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一时期中,对商业经济问题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商业同产业的关系、商业与国家财富的关系、货币与商品流通的关系、商品供求关系等问题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例如,英国的托马斯·曼(Thomas Mun,1571~1641年)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Eng-land’s Treasure by ForeignTrade》,约写于1630年,出版于1664年),英国的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以及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西斯蒙第的《论商业财富》(《Traite de larichesse commercial》,1803年)等,对上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论述。不过,在这一时期中,思想政治家、经济学家都是在研究综合性的经济问题时涉及到商业的,仍然没有对商业经济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门论述,也没有把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经营活动规律作为一门独立的部门经济学来研究。但是,这一时期对商业经济问题的研究是很重要的,商业经济的研究内容逐步深化,为商业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商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业组织和机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得市场实现的问题日益尖锐地摆在人们的面前。商业问题受到了经济学家的特别重视。二十世纪初,随着对商业经济问题日益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有关商业经济学的专门论著相继问世。例如,1910年德国经营经济学家J·霍尔(Josef Hellauer)出版的《世界商业学体系》 (《System der Welthan-delslehre》)已勾画了商业经济学的轮廓。1922年纽约出版的诺里斯·亚·布里斯柯写于1913年的 《商业经济学》 (《Economics of Business》)。作者根据美国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在工业和商业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系统地论述了商业的经济基础、商业组织的类型、内部组织、管理原则、购买、销售、广告、商标、商业秘密以及商业劳动效率和成本会计分析等问题。1922年出版的查尔斯·乌·格斯顿伯格(Charles W. Gerstenberg)的《商业原理》(《Principles of Bu-siness》),除了涉及商业购、销、广告等问题外,还论述了资金的筹措、公司的管理,工资制度和劳动管理、商情预测、对外贸易和海洋运输以及信用、金融等问题。1928年刘易斯·赫·汉尼(Lewis H. Haney)的《商业组织与联合》 (《Business Organizationand Combination》) 也对商业经济学科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探讨。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有关商业经济学的著述在国内出现,主要有: 《商业学概论》(孔士谔著,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商业通论》(侯厚吉、侯厚培合著,上海黎明书局1933年版),《商业学大纲》 (罗宗善著,世界书局1934年版),《商业概论》(陈文著,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44年版)等。上述著述对商业经济问题作了专门性的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如孔士谔在 《商业学概论》中,对商业的起源、意义、作用和种类、商人和商业使用人、商业组织、商业管理、事务所管理、度量衡、货币与票据、商业机关、银行、货栈、运输、保险、市场交易和零售商、广告、进货、国际贸易、商业簿记、商业统计与调查等等都作了专门的论述。其他各种商业经济学专著所研究的内容大同小异、相互补充。有的著作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论及商业政治、商法、商税、商业和其他科学的关系等问题。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虽然出版了不少商业经济学专著,对商业经济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的限制、私有制的束缚,特别是由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这些著作一般都带有资产阶级的阶级偏见,不能从本质上剖析商业经济的根本问题,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因而还谈不上具有真正的科学性,还不能说是创立了严格科学意义的商业经济学。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随着公有制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商业经济学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苏联、东欧和我国,都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由于社会主义的实践还只有几十年,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仍然是一门年青的科学,它还不成熟,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阅读书目: 《商业经济学概论》张魁峰编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年4月第1版。
〔参〕 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

商业经济学

商业经济学

研究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有: (1) 商业中生产关系发展运动的规律性的理论。如商业中所有制的发展变化和结构,不同的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商业经济管理体制等。(2) 商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商品交换关系,如商业与工业的关系,商业与农业的关系。(3) 商品供求关系的理论。如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的结构和特征,商品供求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商品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价值规律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等。(4) 商品流通过程理论。如商品流通形式、环节、时间、渠道,以及工农业产品流通特点等。(5) 市场价格理论。如价格形成的基础和特点,商品价格体系,价格水平发展的趋势,价格对生产、消费的影响。(6) 商业经营管理理论。如商品购、销、调、存的合理组织,市场调查和预测,商业经营责任制。(7) 商业经济效益。如商业经济效益的特点、意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8) 商业现代化理论。商业经济学随商品交换产生、发展而逐渐形成、完善。较早论述商品、货币及商品流通问题的,当推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者,如托马斯·曼著有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1664年出版),西斯蒙第写有 《论商业财富》 (1803年出版)。至20世纪初,这门学科的专著开始出现,如德国学者J ·霍尔于1910年出版了 《世界商业学体系》。我国在30年代亦有一些著述问世,主要有: 《商业学概论》 (孔士谔著,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商业通论》 (侯厚吉、侯厚培合著,上海黎明书局1933年版),《商业学大纲》 (罗宗善著,世界书局1934年版),《商业概论》 (陈文著,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44年版)等。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最早形成于苏联。鲁宾士捷恩等人著的 《苏维埃贸易经济》一书是最初代表作之一。5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着手创建中国社会主义商业经济学。现在已出版多种版本的教科书和专著。

☚ 商业经济基础理论与知识   商业 ☛
000059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