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商业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商业经济

商业经济

商业经济Commercial Economy

是指商业部门媒介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属部门经济范畴。商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共同构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经济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商品交换、商业部门和商人。买和卖的矛盾运动是商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征,商人是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商业部门是中介工具,连结买卖双方。一般分为国内商业经济和对外贸易经济。
商业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末期与奴隶社会初期就产生了,但经济学家们并没有给予直接的定义,而是从其内涵及作用方面来间接诠释。
1.商业经济是财富积累的手段,它是人类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演变条件之一,其本质在于实现资本增殖。
重商主义者十分重视对外贸易经济,认为对外贸易的好坏,是检验一国贫与富的标准,而国内贸易不会使国家货币财富增加。托马斯·孟 (Thomas Mun) 认为: “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1978,P. 4) “商人肩负与其他各国往来的商务一向被称为国家财产的管理者。” (托马斯·孟,1978,P. 1) 这里把对外贸易经济作为财富积累的手段。
亚当·斯密 (Adams Smith) 从交换方面解释国内商业与对外贸易,并指明资本增殖是商人从事经济活动的本质。“文明社会的重要商业,就是都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通商,这种商业,有的是以原生产物与制造品直接交换,有的是以货币与纸币作媒介交换。” (斯密,1979,P. 335) “商业城市的居民往往以制造品和奢侈品运往富国,以满足大富翁的虚荣心,大富翁亦极愿以大量本国土产物来交换。因此,当时欧洲大部分商业主要都是以本国土产品交换较文明国的制造品……这样,对精良制造品的嗜好,就通过国外贸易逐渐普及到未有精良制造业的国家。” (斯密,1979,P.367) “商业却常用钱来经营有利事业,他用一个钱,就希望在这一个钱回来的时候,带回一些利润。” (斯密,1979,P. 371)
麦克库洛赫(J. R. McCulloch)把商业经济看成是人类从贫困到富裕演变的条件之一:“……第二是交换或易物制度的产生以及因交换制度之发生而引起的每个人从事于一定的专门职业。” (麦克库洛赫,1975,P. 45) “对外贸易……与同一王国由于不同省区间的商业往来有助于增加它们的财富是完全一样的。”(麦克库洛赫,1975,P. 71)
2.商业经济是有助于生产力发展的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
商业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经济形式,以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马克思说商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 (1960,第23卷,P. 182) “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表现为商业生产的分离,表现为特殊商人阶级的形成。” (马克思,1960,第3卷,P. 59) “一个商人……可以通过他的活动,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时间。因此,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机器,它能减少力的消耗,或有助于腾出生产的时间。” (马克思,1960,第24卷,P. 148) 在这里马克思把商业经济看成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商业以商品交换为基础,商人的活动反过来促进生产力发展。
3.商业经济为工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竞争和利益驱动的市场环境,成为它们赖以联系和发展的基石。
商业、农业和工业同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部门,他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保尔·芒图 (Paul Mantoux) 从商业与工业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商业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石。“商业的扩张往往先于并决定工业的进步。……商业通过其新带来的各产地的商品,通过其与各国所建立的关系,从而制造了竞争并提供了一些足以刺激工业创造力的榜样。在那时,如果没有一些商业活动走在前头,工业进步就几乎没有可能。” (芒图,1906,P. 67~68) “凡能最早和最易对生产者起资本家作用的人,就是同国外有往来并惯于从事远方企业冒险的大商人。” (芒图,1983,P. 79)
列宁和斯大林从社会主义阶段中商业是工农业之间的桥梁来阐述商业经济。列宁认为:“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即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能有别的经济联系。” (1987,P. 334~335) 列宁又说无产阶级国家 “必须……成为一个精明的批发商”,“批发商业在经济上把千百万小农联合起来,引起他们经营的兴趣,把他们联系起来,把他们引导到更高的阶段,在生产中用各种形式联系和联合起来。” (列宁,1921,第42卷,P.176~177) 从而 “使工业能够满足农民的需要,使农民能够通过商业来满足自己的需要。”(1921,P. 194)
斯大林认为 “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目前在我国,也象列宁在大约三十年前宣布必须全力扩展商品流通一样,仍是必要的东西。” “为了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经济联合,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商品生产 (通过买卖的交换)这个为农民唯一可以接受的与城市进行联系的形式。” (1979,P. 550、548) “工业和农民经济只有通过商业才能结合……因为只有通过发展商业去扩大销路,才能扩展工业……只有掌握了商业,只有掌握这个环节,才能指望把工业和农民市场结合起来……” (斯大林,1924,上卷,P. 256) “掌握商业,把乡村和城市的主要供应网掌握到国家和合作社手中,从而在工业和农民经济间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可分割的结合。” (斯大林,1924,第6卷,P. 212)
可认为商业部门的中介作用是商业经济的核心。商业是农业和工业的桥梁,是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商业主观能动性通过商业职能表现,“商业与商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商业是商人的 ‘经济化装’,商人则是商业的 ‘人格化’。” “商业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买和卖来交换商品,在商品交换中起中介作用。” “中介产销是商业经济作用的特点。”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商品经济越来越发展,各种部门之间联系更紧密,为反映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与相互联系,较多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把商业部门、金融及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其他公益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归入第三产业,这些非物质生产部门共同在商品交换中起中介作用,相辅相成,一起服务于其他的经济部门。因此,商业经济不再单独起作用,而是在一个服务共同体中各部分互为基础的前提下发挥自身的职能。

☚ 股份经济   服务经济 ☛
000000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