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唯识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唯识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出于古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行派。因主张“万法唯识”,故名。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窥基常住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亦名“慈恩宗”。又因主张三性(即“三自性”,亦名“三自相”、“三相”等),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解释诸法实相,又称“法相宗”。所依经典据称为六经十一论,代表著作为《成唯识论》,又作《成唯识论述记》、《枢要》等加以发挥。以主张外境非有、内识非无,成立“唯识无境”的基本理论;把思想认识的转变即转依,看成是由迷而悟,由染而净的修习目的;用三自性说概括全部学说;同时介绍和运用佛教逻辑因明学。主张“五种姓”或“五乘种姓”(姓亦作“性”,即菩萨定姓、独觉定姓、声闻定姓、三乘不定姓、无姓有情)说,认为“无姓有情”者不能成佛。与中国当时流行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亦可成佛的观点相抵触。窥基之后有慧诏、智周,后此宗逐渐衰微。但至近代曾一度兴起法相唯识学的研究。该宗在唐代传入日本,日本法相宗是奈良时期(710—794)、平安时期(794—1192)时代最有势力的宗派之一。

唯识宗

唯识宗

见 “慈恩宗”。

☚ 法相宗   律宗 ☛
唯识宗

唯识宗

见 “慈恩宗”。

☚ 法相宗   律宗 ☛

唯识宗

又称“法相宗”、“慈恩宗”。中国佛教宗派。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依据《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阐发“唯识无境”教义。以依他起性(万法依缘而起)、遍计执性(凡夫妄计为有)、圆成实性(去妄存真,圆满成就真实体性)概括全部学说。修行方面提出由浅入深的“五重唯识观”,并把思想认识的转变(“转依”)看成是由迷而悟、由染而净的修习目的。又主张五种姓说,认为有一种“无姓”者,难以成佛。另将佛教逻辑“因明学”传入中国。8世纪时,日僧道昭、玄昉将此宗传入日本。

唯识宗

唯识宗

又称法相宗,由分析法相表达“唯识真性”而得名。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窥基常住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又称“慈恩宗”。此宗盛行唐太宗高宗之时,前后不过40年,即已衰落。迄至近代以来,中国又一度兴起法相唯识学。湖南地区,清代默庵(1839—1902),民国年间道阶(1870—1934),皆天台宗人,亦兼习唯识宗。但专攻法相唯识学的人则以唐大圆 (1885—1941) 和灵涛(1989—1951)两人为最著,均有著作行世。

☚ 禅宗   密宗 ☛

唯识宗

the Dharmalaksana School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