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钟馗全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钟馗全传《唐钟馗全传》开头讲钟馗的家世出身,他父亲名钟惠,海州人,因无子与妻潭氏去华山祈祷求子,生下钟馗,从小就聪敏异常。钟惠送子入书馆从邹先生读书,十分勤奋。又上息斋书院从南华先生学举业。天上玉帝命殿前司簿总管下界考验钟馗的品行,总管化作美女前来挑诱,钟馗坚拒不纳。玉帝闻奏,决定命钟馗“掌人间之善恶,收天下之妖魔”。钟惠五十寿辰,宾客中有学士张宪见钟馗面貌怪异,遂考试他的文才,钟馗即席立成寿词一篇,张宪大加赞赏,以女秀英许配之。玉帝命天使赐钟馗笔一枝,可以上奏天庭; 剑一把,可以斩妖降魔。钟馗得了笔剑,就在赴试途中先后斩除了迷惑张一本的野雉精、害死了张让家四个儿子的石马精、化为妓女李月仙的鳖精。钟馗进京考试,落第不中,自觉无面目见父母,竟不回家,到终南山佛寺中借住读书,途中又在客店里见到被儿子媳妇虐待的老人李典,替他上奏天庭,果然雷电劈死了李克义夫妇。张秀英得到钟馗落第不回家的消息,朝夕忧闷成病,不治而死。家僮报知钟馗,就作文祭奠,又请僧人做功德超度秀英。夜里钟馗梦见上帝差金童玉女手持长幡迎秀英上天。钟馗再次应试,中了状元,唐王嫌其貌丑,弃而不用。自思无颜回家,遂触死金阶,英魂直入天庭,玉帝委查冥司,赐降妖简一条,复封为掌理阴阳降妖都元帅。钟馗奉命稽查阴司,十殿阎王都来迎接,判官向他报告案情。他察看了刀山、寒冰、锯解、磨磨、沸油、磴捣、割舌、称秤、木驴等九个地狱,见到各种犯罪受刑的鬼魂,复查了冤案。最后到达转轮殿,见到了他死而升天的岳父母,查问了各种轮回变为禽兽诸虫的罪由。钟馗考察完毕,回转天宫,玉帝让他与已升天的父母妻子及岳父母相会,封他为掌理阴阳降妖都元帅,再回人间扫除妖魅。钟馗又回到终南山显灵,打死了夺占黄祐妻子的妖怪,黄祐在家塑了钟馗的像供奉起来。《捉获小鬼》一回叙唐明皇疟疾发作,昼梦一小鬼来偷了玉笛和杨贵妃的绣香囊。又见一个大鬼左手执剑,右手持简,捉住小鬼,就撕开吃了。大鬼自称是终南山进士钟馗,因唐王弃而不用,触阶身死,奉旨赐绿袍以葬,因感恩来为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害,明皇醒后病也好了,就命吴道子画出钟进士图像,造殿供奉,并封他为护国佑民降妖大元帅。此后钟馗又屡显神通,收捉了变化为为苏昆玉的蝙蝠精,证明了郄元弼杀害胡韦娘和丁千丁万谋害李浩的两件疑案,又用铁简打退了迷惑妇女的五通神。 钟馗捉鬼的传说由来已久,在民间也流传很广。《唐钟馗全传》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讲钟馗故事的通俗小说。它把一个简单的唐明皇梦中见钟馗捉小鬼的故事,扩展成一部情节相当丰富的全传,确实是一次飞跃性的艺术再创作。书中故事片断很多,来源不止一个。这个编写者可能就是称为 “补正” 者的安正堂主人。钟馗故事在唐代开始成型,现在所能见到的记载是《岁时广记》卷四十引唐人卢肇的《逸史》,据说唐明皇患了疟疾,梦见一个小鬼来偷他的玉笛和杨贵妃的绣香囊,唐明皇正要招呼武士,突然来了一个大鬼,抓住了小鬼,先挖了眼睛,接着就把他擘开吃了。唐明皇问大鬼是什么人,大鬼回答:“臣终南山进士钟馗也,因武德中应举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而死。是时奉旨赐绿袍以葬之,感恩发誓,与我王除天下虚耗妖孽之事。”现在 《唐钟馗全传》第四卷的《捉获小鬼》一回,就完全沿袭 《逸史》的记载,文字也大体保存原样。这一回是钟馗故事最基本的内容,清代刘璋的《钟馗斩鬼传》和云中道人的《钟馗平鬼传》也都采用了其中钟馗因被剥夺了状元而自杀的情节,但细节又有许多不同。《唐钟馗全传》里只有《捉获小鬼》一回能找到文献上的依据,其余三十多回大概都出于明代小说家的创造。从唐代以来,历代相传都说钟馗是终南山的进士,《全传》却另外给钟馗编造了一个家庭出身,说他是海州人钟惠的儿子,这样就和《捉获小鬼》里的自述发生矛盾了。因此编写者又设法弥补了漏洞,说钟馗第一次考试不中,就住到终南山和尚庙里读书。第二次考试中了状元,又因相貌丑陋被取消了,因而撞死在殿前。《全传》讲钟馗生前的事迹,就占了半部书的篇幅,其中包括他与张秀英订婚的情节,本来应该是可以写出一段才子佳人相爱的故事的,可是书中却写张秀英先钟馗而死,给全书增加了不少悲剧气氛。 《全传》对钟馗的形象,作了多方面的描写,一开头就把他写成一个天资敏捷、好学深思的神童。别的小孩都贪玩好弄,他却专心读书,毫不分心。他对同学说: “圣贤学问,无不自勤苦中来,未有惰而能成事者也。”可见他从小就有大志,完全是一个名贤大儒的苗子。端午节同学都去看龙舟竞渡,他独为凭吊屈原而下泪。老师出了一副对子的上联: “河中竞龙舟以争胜负。”钟馗立即对上下联:“殿前登虎榜以辨高低。”南华先生看了他的文章,赞叹说:“真天纵之奇英,士林之翘楚,有此才能,取功名如拾草芥矣。”按照一般小说的写法,这样的人才一定能够飞黄腾达了。但作者竭力渲染铺叙钟馗的才学出众,却是为下文两次应考不中作反衬的。第一次考试,写得极其简略,只说出榜时没有钟馗的名字。钟馗感到无面目回家去见爹娘,就上终南山去隐居读书了。这一次考试失败似乎只是为了要让钟馗有上终南山的理由,和以往的说法相衔接。但是从刻画人物性格和增加情节波澜来说,也未尝不可以说是让钟馗多经受一次失败的磨炼。他落第之后发奋读书,决心再战搏胜,不料又听到未婚妻张秀英突然病死,受到了又一次打击。因此当他第二次应试已经中了状元之后,唐王却嫌他貌丑,弃而不取,这样的沉重打击使他无法再忍受了,于是当场在金殿上撞阶自杀。第一次考试失败后就引为奇耻大辱,不敢回家见父母,已经表明了钟馗心高气傲,好强过人,所以第二次考试不中时愤而自杀是真实可信的。我们可以看出,钟馗不仅是一个正直刚毅的神,而且原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从小就怀有大志,勤勉好学,一向得到师长的嘉奖,又得到岳父张学士的赏识。因此他满怀信心地去应考,自以为功名唾手可得。父亲希望他“与祖宗争光”,“与父母争气”,师友们又一再称赞他一定是“取功名如拾草芥”,岳父又期望这个女婿能给他家增添光彩,而未婚妻已经为他落榜不归而忧病身死了。钟馗这样一个雄心勃勃、自命不凡的青年,从来听到的只是一片赞扬声,没经过多少挫折,再加上那么多的压力,所以在第二次考试取得头名后突然又被取消的时候,就不能不愤而自杀了。钟馗本来是以死后捉鬼而闻名的,《全传》则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他的出身和生前的不幸遭遇,挖掘了他自杀的性格原因和社会原因,非常合乎生活的逻辑。这部神魔小说实际上写出了一个失意知识分子的悲剧,在这一点上是很有独创性的。 《唐钟馗全传》用的是比较浅近的文言文,书中有不少古雅而又近于陈腐的语言,似乎出自略具文才的作者。如钟馗对同学所说的: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当使精衷贯日,气节凌霜,可以对诸天地,可以质诸鬼神,行与日月而争光,名与天壤而俱敝,乃可无愧于人矣。”又如钟馗对天神的回答: “奉道持公,正大光明,不愧不怍,无谄无骄,心事可对天日,节概凛若冰霜。吾之为人,如是而已。”不难看出,作者的文字水平虽然不高,尤其是诗写得很拙劣,但对于儒家文化却有一定的素养。他对不第秀才的遭遇可能有较深的理解和同情。这也许是钟馗形象写得较有特色的原因。 《唐钟馗全传》是以钟馗降妖为主要内容的,不但在他死而封神之后,而且在他生前就得到玉帝赐给的笔和剑,早已在执行降妖斩怪的使命了。书中连缀了不少各自独立的故事,其中有的是神魔与公案相结合的题材,大概移植自其他小说。如 《对证乌盆》一回,叙瓦盆鬼诉冤的公案故事,最初来源于元杂剧《丁丁当当盆儿鬼》,但人名、地名和不少细节则和 《百家公案》第八十七回《瓦盆子叫屈之异》、《龙图公案》卷五里的 《乌盆子》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把包公改成了包文极 (可能是 “拯”的形讹),而在结案时硬加上了钟馗出场作证,说他 (神像)在人家里亲眼目睹了罪犯行凶的事实。大概是根据《百家公案》或《龙图公案》改编的。此后还有一本 《断乌盆》传奇(见《曲海总目提要》卷三十六),人物、情节与《全传》完全相同,最后也请出钟来作证,恐怕就出于《全传》之后了。而《证除元弼》一回叙郄元弼因逼奸不遂杀死胡韦娘,抵死不认,包文极请钟馗出场作证,终于定案,亦即 《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第二十二回《钟馗证元弼绞罪》一案。还有《简击五通》一回,讲钟馗拿铁简打跑了上人家家里偷首饰的五通神。这个故事又见于明人钱希言《狯园》卷十二《五郎神》之五,看来也像是采取了 《全传》的内容,至少是出自同一个来源。《全传》汇集并改编了许多神怪故事,而把钟馗作一个贯串全书的中心人物,在情节结构上也有一定的特色。这是通俗小说脱离了话本阶段而走向文人创作,由短篇而发展为长篇的标本之一。 《唐钟馗全传》唐钟馗全传
明万历刘双松安正堂刊本《唐钟馗全传》正文书影 明万历刘双松安正堂刊本《唐钟馗全传》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一名《钟馗斩妖传》、《钟馗降妖传》。四卷三十五回。题“书林安正堂补正,后街刘双松梓行”。不题撰人。成书于明万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刘双松安正堂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刘双松安正堂刊本。 唐朝海州人钟惠,娶妻谭氏,家世儒业,官居显宦。春日,夫妻同去西岳华山起坛建醮,祈求子嗣。又随处施舍,救穷济苦。谭夫人夜梦金甲神人手捧红日,吞入腹中而怀孕。生下一子,面貌奇异,体格非常,取名钟馗。又梦神人告之:“此儿乃上界武曲星下凡,他年必登正果。” 钟馗六岁入学馆读书,拜邹先生为师。天资敏捷,颖悟非凡,学业大进。邹先生又荐他去郡中拜精通经史学问渊博的余华南先生处深造,以求举业。 钟馗长成,上天玉帝遣灵霄殿司簿总管下界去试他为人处事之道。天使化作美女,来到书院挑逗勾引,却被钟馗正言斥退。天使返奏玉帝,谓此人可称天地间之端人也。其父得病沉重,自知不起,命钟馗回家准备料理后事。钟馗对天祈祷,又作文祭天地,愿以身代父。玉帝怜其诚心,遣使化成云游道士,送去灵丹一粒。钟父服下灵丹,神清气爽,病体顿愈,合家欢欣。钟馗梦中得玉帝赐神笔一枝,宝剑一把,记人间之善恶,收天下之妖魔,可以上达天庭,下通地府。醒来即见群妖来拜,愿遵约束。 东阁大学士张宪告归田里,有女名秀英,年方 二八,国色天姿,诗词歌赋无不通晓。学士见钟馗才高貌异,即以女嫁之,并留他在家读书。钟馗在岳父家悉心苦读,目不邪视,身不妄动。一年后,适逢大比之年,钟馗收拾琴剑书箱,进京赴考。途宿海口,当地神上岭有一野雉精化作美女迷人,有客商张一本过岭为其所惑,病入膏肓。家人梦神示求钟馗除妖,次日果然钟馗经过此地,拦住马头求救。钟馗取出神笔写文一纸对天焚之,又把宝剑一击,顿时一声霹雳,震死野雉精落在阶前,张一本病体一旦而愈。又孙姓宗祠里有石马二匹,世远年深,成精害人。或变男子淫人妻女,或变美女迷惑来往男客,或吸食六畜,或伤残田禾,百姓受害不浅。钟馗以宝剑斩二石马之首,当即血淋满地,为民除了大害。 钟馗进京寓于化龙门长公书院,有鳖精幻化成妓女李月仙,专迷赶考举子。钟馗用神笔具疏告于天庭。玉帝敕命当地土地城隍派神兵拿获鳖精,由钟馗在梦中斩之,其妖乃除。 钟馗赴考已毕,不料名落孙山,羞愧不已,难回故里。遂只身往终南山中攻读,打算下科再取功名。途经河口,天晚投宿客店,闻知李克义夫妻不孝,殴死母亲,并将生父李典逐出家门,不供衣食。钟馗取神笔具疏达于天庭。只见一声霹雳,李克义夫妇俱被雷击而死。 钟馗到达终南山,投洁空长老寺中安身读书。其妻张秀英闻知钟馗落第不归,朝夕忧郁,得病而亡。钟馗闻信号泣不绝,乃作文遥祭,又请寺内僧人超度秀英。玉帝差金童玉女手持长幡迎张秀英上升天界。钟馗考中头名状元,唐天子嫌其貌丑,黜而不录。钟馗在金殿触阶而死。玉帝令其往阴司稽查善恶。钟馗父母闻知儿子死信,双双昏闷而死。玉帝遣金甲神人引其父母上天庭与媳妇张秀英团聚,居住在逍遥宫,等待钟馗功成事毕后上天相会。 钟馗在冥府查刀山地狱,冤魂李盛诉说被同名富户李盛用钱买贿阴兵,拘来冒名替死。钟馗即放之还阳,捉拿正身李盛治罪。又历寒冰、锯解、磨磨、沸油、碨捣、割舌、称秤、木驴诸地狱。最后去转轮十殿,途中在奈何桥上相逢奉玉帝旨意上升天界的岳父母张学士夫妇。钟馗查了十殿冥司稽查册卷,逐一细察,并无差错,就回天庭复旨。玉帝特赐降妖铁简,封为掌理阴阳降妖都元帅,去往下界扫除人间妖魅。 钟馗临凡到终南山,托梦于洁空长老。长老乃塑钟馗之像立于庙中,香火不断。钟馗先在终南山诛戮山魈,救出山民黄裕之妻。又进唐宫为明皇捉拿名叫“虚耗”的小鬼,先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唐明皇诏吴道子绘成钟馗之像,供奉于大内。敕封钟馗为护国佑民降妖大元帅。封毕又颁诏天下,至今威灵不昧,显著万方。 宜山江边有五王庙,千年成精的蝙蝠精盘踞庙中。有苏氏女昆玉,许配同里舒裕为妻。舒裕赴蜀经商,在外身亡。苏女父母另择婿朱士贵。苏女至五王庙哭诉神灵后投江殉夫。蝙蝠精幻成苏女形象,嫁了朱士贵。朱士贵为其色所伤,病重不起。钟馗以铁简击死蝙蝠精,朱士贵病愈,合郡称颂钟馗神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