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唐诗对日本和歌的影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唐诗对日本和歌的影响

早在日本京良时代以前,随着生产的发展,农耕氏族社会的解体,村落城镇的出现,古老的以农耕氏族生活为基地的和歌便逐渐和音乐分离,由一种集体性的歌谣,发展成一种具有独特节奏韵律的、个人叙事抒情的语言艺术。奈良时代,源源不断地涌入日本的唐诗和唐以前的诗歌作品,进一步激起了贵族写作和歌的冲动,他们利用自己创造的“万叶假名”作为工具,培植出一些前所未有的和歌新品种,如相当于我国应制诗的“应诏歌”,相当于我国公宴诗的“游宴歌”,相当于送别诗的“题咏歌”,相当于唱酬诗的“赠答歌”,相当于和韵诗的“和歌”。这样,赋和歌的场合和机会,便较前数倍地增加了。广泛大量写作和歌的风气,促使柿本人麻吕、山部赤人、山上忆良等杰出歌人的涌现。
唐代大量咏物诗给短歌带来新的气象。这种诗体,同讲节奏、重简洁、尚含蓄的和歌有不少共通之处,很合歌人们的口味,咏物和歌便日益繁盛。《万叶集》中便收有不少咏物歌。初唐李峤的咏物诗百廿首在日本相当有名(以嵯峨天皇御笔流传的写本残简今日犹存,稍后的宇多天皇时代的藤原佐世编的《日本国见在书录》中亦著录了此书)。日本歌人们歌咏的对象一下子扩展开来,从日月风雨、露霜雪雷,到山河水田、花鸟黄叶,从虾蝉蟋蟀、柳梅榛松,到荷叶棠棣、云雾烟霞,几至无所不包。在这些事物中,注入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富有自然情趣。歌人们又将中国得来的四季意识同日本的杂歌、相闻结合起来,创造了春杂、春相闻、夏杂、夏相闻、秋杂、秋相闻、冬杂、冬相闻,把中国诗歌中惯用的比兴手法,融进字数极少、篇幅极短的短歌中,产生了全借他物以言其情的“譬喻歌”(相当于“比”)和将情意寄托于他物之上的“寄物陈思歌”(相当于“兴”)。因而,日本著名汉学家青木正儿在《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一文中指出,《万叶集》的许多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创作态度等许多方面,都受到了中国文学特别是空前繁荣的唐诗的影响。
平安朝的和歌作者(歌人)也常常运用唐诗遣辞命意的手法作歌。例如平城天皇写的汉诗(即日本人用汉文写的诗)《咏殿前梅花》有一句是“发艳将桃乱,传芳与桂欺”,句中的“欺”字自然是唐诗用法,这里作胜过、超越讲。如王维《王右丞集》十三附丘为《同咏左掖梨花诗》:“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在《古今和歌集》中,便出现了“露を玉とあどむく”的歌句,其中“あどむく(欺く)”的用法,便是汉诗用法的移植,意为“零露欺珠玉”。一个欺字的用法,经过了唐诗——日本汉诗——和歌的吸收过程。
白居易的诗作在其生前便已远播东瀛,吟涌者、习读者、挥毫仿作者甚众。不少人据白诗而习作和歌。公元894年,大江千里接受宇多天皇的敕命,“搜古句以构成新歌”,收集句题和歌115首,咏怀歌10首,编成《句题和歌》献给天皇。所谓句题,就是以一句汉诗或一句和歌为题以作歌。如根据白据易《春江》中“莺声诱引来花下”,便作和歌“さそうぐいすりなまつるこゑに我はれて花りもとにご”“我は来にける”,慈圆《拾玉集》和藤原定家《拾遗愚草》也有据《长恨歌》诗句写的和歌,如据“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能眠”,慈圆作“君故にうちも寝ぬ夜にとこり上にずもでを见する夏虫りがけ”,定家作“暮ると明くと胸りあたりも燃元尽きぬたり萤夜半りと も火”。平安朝流行一种汉诗、和歌配上一定节拍调子吟诵的鉴赏表演形式——朗咏。藤原公任编撰的朗咏集《和汉朗咏集》,其诗句出自五八八篇中国诗文与日本汉诗文,包括日本作者三五四篇,中国作者二三四篇,其中白居易占一三九篇,突出地反映出白居易作品在平安贵族文坛上的巨大影响。
日本中世歌谣,前期的宴曲,后期的小歌,都有相当的发展。室町时代以公家、武家、僧侣为中心,包括新兴的町人、农民在内的广泛的阶级,都成为欣赏小歌的热衷者。日本永正十五年(1518)8月编成的《闲吟集》仿照《诗经》,收集三一一首歌谣,其中收录着歌人们依唐诗改作的小歌,如将温庭筠的诗句标上日语读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读作“けいぜ、ほうこんりつぼじんつせまはんまようり しも ”,颇近朗咏。又如“ふみり寝るとも かるべし月斜窗汇入る晓寺り钟”,是对元稹诗句的改写,上句采用了翻译的方法,下句则是原样引用并注上读法,唐诗便这样小歌化了。
江户时代的文学家松尾芭蕉多年漂泊各地,接触山野人民生活,在抒发自己感受时,学习杜甫、李白等诗人捕捉大自然微妙变化的手法,用极精炼的文字,展现出一幅幅声色并茂的山水小画,扩展了俳句的表现范围。他还曾学习杜甫律诗中的倒装和浓缩句法,增大了俳句的容量,丰富了它的表现力。如据刘皂《旅次朔方》:“客舍并州已十霜……却望并州是故乡”而写出“居十霜却指江户是故乡”;据杜甫《白帝城最高楼》:“杖黎叹世者谁子”而写出“须风拂感叹深秋者谁子”;据杜牧《早行》:“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而写出“马上眠残梦月远飘茶烟”。较松尾芭蕉稍晚的俳人与谢芜村,擅长绘画,崇尚王维,所作俳句意境开阔,潇洒清丽,可以说是句中有画,画中有句,多带有汉诗格调。作家上田秋成甚至说他是用假名写汉诗的诗人。例如“唐诗人此花开后有月明”(源出《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已无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