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求 唐求一作唐球。蜀州青城(今四川崇庆)人。性放旷疏逸,不与俗交。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然而归。世称“唐隐居”、“唐山人”。唐昭宗大顺(890—891)中,王建帅蜀,召其为参谋,不就。求酷好吟咏,平日为诗,每有所得,不拘长短,即撚其稿为丸,投大瓢中,日后方补足成诗。晚年卧病,投瓢于江,祝曰:“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瓢泛至新渠,有识者见曰:“此唐山人诗瓢也。”得诗数十篇,遂行于世。其诗多隐逸、题咏、酬答之作,因题材较窄,被孙光宪讥为“诗思游历不出二百里”(《北梦琐言》),但“其赠送寄别之诗,布于人口”(《茅亭客话》),如《送友人归邛州》等篇什,亦颇清新可喜。《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事见《诗话总龟》卷四六、《唐诗纪事》卷五○、《唐才子传校笺》卷一○。 ☚ 鱼玄机 杜荀鹤 ☛ 唐求 唐末蜀州青城县味江山人唐求,至性纯悫,笃好雅道,放旷疏逸,几乎方外之士也。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或吟或咏,有所得,则将稿捻为丸,内于大瓢中。二十余年,莫知其数,亦不复吟咏。其赠送寄别人之诗布于人口。暮年,因卧病,索瓢致于江中,曰:“斯文苟不沉没于水,后之人得,方知我苦心尔。”漂至新渠江口,有识者云:“唐山人诗瓢也”。探得之,已遭漂润损坏,十得其二三,凡三十馀篇,行于世。 求,隐君也,成都人。值三灵改卜,绝念鼎钟,放旷疏逸,出处悠然,人多不识。方外物表,是所游心也。酷耽吟调,气韵清新,每动奇趣,工而不僻,皆达者之词。所行览不出二百里间,无秋毫世虑之想。有所得即将稿捻为丸,投大瓢中。或成联片语,不拘长短,数日后足成之。后卧病,投瓢于锦江,望而祝曰:“兹瓢傥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瓢泛至新渠,有识者见曰:“此唐山人诗瓢也”。扁舟接之,得诗数十篇。求初未尝示人,至是方竟传,今行于世。 唐求字字著意,棱露不凡。 隐君负性高古,诗冷峻,得贾生骨。观其不苟传于后世,诗志可知矣。惜瓢中之诗,大半为屈正则所收,流传人间者,如食罕味,忽忽欲尽耳。特附贾氏升堂之后,以褒其志。 唐求求一作球。居蜀之味江山。《全唐诗》编诗一卷。 唐求生卒年不详晚唐诗人。唐蜀州 (今崇州市) 人。唐乾符二年 (875年) 任蜀州青城县(今都江堰市西南) 县令。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蜀,被延请为参谋。视新政权割据不满,弃官避于青城山中,自称 “味江山人”。喜深山访友,游览胜景,尤喜登山临水,乘兴赋诗。是一位性孤傲清高、愤世嫉俗、落拓不羁、放旷疏逸的诗人。其诗《全唐诗》 录为一卷,共35首留存。 唐求Tang Qiu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Works: Poetry Collection of Tang Qiu,et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