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前分析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前分析篇》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著作,是后人编辑的他的主要逻辑著作《工具论》中的一篇。《前分析篇》共两卷,第一卷共46章,第二卷共27章,主要内容是讨论推理的有效性、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三段论的定义、类型、作用和规则以及归纳推理等问题。 《前分析篇》从研究证明入手提出了三段论的学说,它把三段论定义为一种论说,在这种论说里,从某些给出的命题,按照必然性推出某些未被陈述的其他东西。但在其后具体讨论三段论时,这个显然失之于过宽的定义被撇开了,代之以下列定义:三段论是一种由两个前提把结论的词项和称之为中词的第三词项联结起来的一种论证。 《前分析篇》在逻辑史上第一次引用了符号、字母,即引用变项来论述三段论的。它按照中词对大词、小词这两个端词所处的不同关系,把三段论区分为三个格:(1)A被断定为C的属性,而C被断定为B的属性;(2)C被断定为二者的属性;(3)二者被断定为C的属性。每个格有若干个有效式,三个格共14个有效式。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在三个格中,只有第一格的四个有效式是完善式,因为它们所表现的事物的联系是显而易见、不证自明的,其余两个格的若干个式不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是不完善的式。在第一格四个有效式中,AAA和EAE式是最重要的,因为后两个式AⅡ和E10可以归结为前两个式。这里表现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体系的公理化倾向。亚里士多德还制定三段论的规则。 在提出直言陈述句和由这些陈述句构成的三段论学说的同时,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中用了更多篇幅讨论了模态三段论,其中包括由二个必然前提构成的三段论,二前提一为必然一为实然的三段论,二前提皆为可能判断的三段论,一前提为偶然(可能)另一前提为必然的三段论,一前提为可能另一前提为实然的三段论等。 在《前分析篇》中,亚里士多德还论述了演绎与归纳的关系,并详细讨论了完全归纳推理。他指出,任何一个确信或是通过三段论,或是通过归纳获得的,归纳三段论就是一个端词通过另一个端词与中词发生联系的三段论推理。此外,《前分析篇》中还论述了类推和省略推理,前提相互对立的三段论以及通过不可能者的证明的反驳方法等。 《前分析篇》是亚里士多德比较成熟的逻辑著作,其基本内容几乎原封不动地为今天的传统逻辑所继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