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哨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哨遍 哨遍词牌名。又名《稍遍》。始见于苏轼《东坡词》。双调二百零三字,上阕五平韵四仄韵,下阕五平韵八仄韵。然其体近似散文,句读平仄往往不拘。又曲牌名。南北曲均入般涉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异。参见“常用曲谱”类。 ☚ 宝鼎现 戚氏 ☛ 哨遍 哨遍马致远 散套 ![]() 全曲十六句:6▲,7△。5▲,7△。3▲,4,4▲,5△。6▲,4,4△。7,7△。4,4,4△。第三句可作七字句,或六字折腰句。第四句多作上三下四式七字句。第六、七句对。第十、十 一句对。第十二、十三句对。末三句鼎足对,或只对两句。睢景臣《高祖还乡》套,减第九、十、十一句,仅见。石君宝《紫云亭》第八句不叶韵,改在第九句叶韵断句。散套首牌,剧套联入套内。有幺篇换头,剧套不用,散套可用可不用。亦入〔正宫〕、〔中吕〕,只用在剧套中。与词牌小异。同诸宫调。南〔般涉调〕慢词用宋词。 ☚ 般涉调 耍孩儿 ☛ 哨遍 哨遍或作《稍遍》。见宋苏轼《东坡乐府》。其小序云“乃取《归去来辞》,稍加檃括,使就声律”,是为苏轼所创。汲古阁本《东坡词》于《稍遍》后附小注:“其词盖世所谓‘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龟兹语也,华言为五声,盖羽声也,于五音之次为第五。今世作‘般涉’,误矣。《稍遍》三叠,每叠加促字,当为‘稍’,读去声。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然各本仍多作《哨遍》。《词律》卷二○、《词谱》卷三九皆以苏轼所作(为米折腰)为正体,双调,二百零三字,上片十七句五仄韵四平韵,下片二十句五平韵七仄韵,同部参差错叶。《词律》云“此调长而多讹”,《词谱》云“其体颇近散文”。《词谱》列别体八种,其中《花草粹编》无名氏所作仅一百六十字,馀皆略有参差,用韵、句法或句读有异,汪莘一首平仄各韵,不用三声叶。 ☚ 晕眉山 唤春愁 ☛ 哨遍 哨遍词牌名。一作稍遍。苏轼创制。双调。苏轼《哨遍》词序:“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隐栝,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耒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见苏轼《东坡乐府》。 ☚ 夜半乐 莺啼序 ☛ 哨遍 哨遍词牌名。一作《稍遍》。苏轼创制。双调。苏轼《哨遍》词序:“陶渊明赋《归去来》,有其词而无其声,余既治东坡,筑雪堂于上,人人俱笑其陋,独鄱阳董毅夫过而悦之,有卜邻之意。乃取《归去来辞》稍加隐栝,使就声律,以遗毅夫。使家僮歌之,时相从于东坡,释来而和之,扣牛角而为之节,不亦乐乎?”见苏轼《东坡乐府》。 ☚ 西河 解连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