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Shào现行罕见姓氏。今广东之新会有分布。《姓氏词典》引 《姓谱》亦收,未详其源。 哨 《广雅·释诂》二:“哨,衺也。”哨,不正。《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注:“哨,不正貌。” 通“悄” qiao 〔例〕 《巴郡太守碑》:“哨然愍悼,民亦劳止。”洪适注:“以哨为悄。”哨然,忧虑的样子。哨通“悄”。 哨,心母、宵部;悄,清母、宵部。心、清旁纽双声,宵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哨读音sh·ao(ˋ),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所教切,去,效韵。 ❶岗哨;放哨。 ❷吹哨;哨子。 ❸鸟叫。 上一条: 詔 下一条: 睄
哨读音q·iao(ˋ),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七肖切,去,笑韵。 ❶不正貌。郑玄注:“哨,不正貌。” 上一条: 俏 下一条: 峭 哨shào❶吹、说、传:这东北嗑越唠越舒服,越唠越成串,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村里村外一下子冒出了一串又一串的幽默火爆的小嗑,一时间街头巷尾~得火热。(迟秀才《老乡话东北》) ❷鸟叫声:什么鸟白?什么鸟黑?一抬头看见什么鸟飞?什么鸟就在屋檐下?什么鸟~得颤巍巍?(曹保明《中国东北行帮》) 哨本字当为“嗾”。1. 指使狗时口中所发的声音;口中发出声音来指使狗。俗语:“冰沟里哨狼。” (谓怂恿别人上当)《猎原》(2):“‘狗烧!狗烧!’大人娃儿们却叫。狼由他们‘烧’去。你咋‘烧’,也是个狗。那吠声,却仗了人势,一团团滚来,聒噪。狼于是回首,笑几下,狗便远远躲了。”“烧”是借字。2. 像使狗一样怂恿。 哨shào❶鸟鸣。〔例〕这时,百灵张亮出自己的鸟一哨, 不仅叫的口跟百灵霸主的鸟一样多,还比他那百灵叫得好听。(学86.9.51)∣嚷嚷什么呢? 像黄雀儿那么哨,好惹的遛早的人掀开鸟笼子的蓝布套瞅瞅?那算怎么回事呢?(上84.6.63)∣“公的?母的?”“这个现在还不肯定, 这个现在还不肯做决定。它要哨的就是公的,不哨就是母的。”(究206) ❷戏言人健谈。 〔例〕北京有句讥人长篇阔论说话的歇后语,谓之:“进口百灵——哨上啦!”就是形容似鸟能哨之意。(的237)∣她娘小名叫巧儿,更是神通广大, 从十六岁就爱保个媒,一张巧嘴能把死人哨得翻个身,三十年喝过的喜酒,足够开一个烧锅。(人82.2.4)∣百灵世家有个毛病,跟他的鸟儿一样——爱哨。(学86.9.51) ❸从侧面留心观察。〔例〕你放心, 过林他再也不敢把孩子拐出国。跟你说, 我儿子就在机场上班,我让他哨着点。(作88.1.14) 哨〔shao〕 1.saob zit: 一个~子。ad leb saob zit。2.saob: 放~。fangb saob. 哨卡 〔shao qia〕 kat. 哨子 〔shao·zi〕 saob zit;ghobngheb. 哨ㄕㄠˋshào四4797①动看望;拜访。客话。江西上犹社溪〖 〗、赣州蟠龙〖 〗、瑞金〖 〗。②动吹口哨。官话。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折:「行者又嚎,沙弥又~,您须不夺人之好。」《水浒传》第三八回:「张顺略~一声,只见江面上渔船都撑拢来到岸边。」③动吹奏粗大的竹管发出像鸟叫的声音。中原官话。山东曲阜。清桂馥《札朴・乡言正字》:「吹竹筒像鸟声曰篍,俗作~。」④动使车辆往后退。⑴胶辽官话。辽宁大连〖sau53〗。把车往后~一~。⑵晋语。山西太原〖sau45〗。⑤动退(色)。胶辽官话。辽宁大连〖sau53〗。⑥动用语声指使狗。古北方方言。《方言》第七:「秦晋之西鄙,自冀陇而西,使犬曰~。」清钱绎笺疏:「《公羊传》疏云:今呼犬谓之属。~、嗾,属声之转,字异义并同也。」⑦动吹牛;吹嘘。北京官话。北京〖 〗。你这张嘴可真能~‖~起来一套一套的。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二:「(她娘)从十六岁就爱保个媒,一张巧嘴能把死人~得翻个身,三十年喝过的喜酒,足够开一烧锅。」⑧动用巧语使上当(比欺骗轻,有时指玩笑行为)。北京官话。北京〖 〗。他把我~到他家去了‖他~了我一块钱去买水果了。⑨动窥探;跟踪。北京官话。北京〖 〗。大伙儿~着他,看他上哪儿去‖我一路~着他。⑩动说风凉话。闽语。福建漳平永福〖siau24〗。⑪动雨斜着落下来。冀鲁官话。山东。明冯惟敏《闺思》:「风儿寒倷何,雁儿叫怎么,雨丝儿~的窗儿破。」⑫动逗弄;戏耍。冀鲁官话。山东淄博。《聊斋俚曲集・翻魇殃》第十一回:「王四的外号是叫王哨子,猜他买不起,竟来~他。」⑬动嘴不让人。闽语。福建漳平永福〖tsߵio24〗。伊喙嘴尽~。⑭形指炉子通风良好,火焰旺盛。晋语。山西忻州〖 〗。这个炉子~得很。⑮形寂寞。晋语。内蒙伊克昭盟、土默特旗。◇ 《爬山歌选(上)・一恨二恨走杭盖》:「当村盖起一座龙王庙,一个人不在多半村村~。」⑯形有偏向而不公正。吴语。浙江象山。清道光十四年《象山县志》:「今言偏颇不平曰~。」⑰形小。西南官话。四川荣县。1929年《荣县志》:「凡物小曰~。《考工记》:『~、顷,小也。』」⑱形形容牙长不正而嘴歪的样子。⑴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释人》:「昭人有『~着嘴』之语。」⑵闽语。广东汕头〖sa213〗。~牙牙齿不正而外露。◈ 《集韵・宵韵》:「~,口不正也。」⑲形尖而细。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针尖儿太~啦,做不成活儿。⑳形(眼)尖。中原官话。陕西商县张家塬〖 〗。眼窝~。   哨shào❶巡逻;警戒 △ 放~|巡~。 ❷为警戒、防守而设定的岗位;也指执行这种任务的士兵 △ ~所|岗~|~兵。 ❸哨子 △ 吹~。 ❹姓。 哨❶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卡(qia)︱~所︱前~︱岗~︱放~︱巡~︱查~。 ❷鸟叫。 ❸一种小笛:吹~。 ○呼~(用手指放在嘴里吹出的高尖音)。 哨shào❶ 侦察,警戒:哨探。 ❷ 为侦察、警戒、巡逻、防守等任务而设的岗位:哨所│哨兵│前哨。 ❸ 量词,表示军队:一哨人。 ❹ 鸟叫。 ❺ 哨子,一种能吹响的器物:吹哨儿。 ❻ 姓。 哨shào❶鸟叫。如:黄鸟~得就是好听。 ❷海阔天空地闲谈。如:这人一天也不在家呆着,成天到处~去。 ❸用巧言使上当(比欺骗轻,有时指玩笑行为)。如:他把我~到他家去了。/他~了我一块钱去买水果了。 ❹窥探,跟踪。如:大伙儿~着他,看他上哪儿去?/我一路~着他。 哨shao哨兵 哨卡(qia) 哨声 哨所 哨位 哨子 暗哨 步哨查哨 防哨 放哨 岗哨 黑哨1 呼哨2 花哨 口哨 前哨 巡哨观察哨 瞭望哨 巡逻哨 边防哨所 花里胡哨 站岗放哨 哨shào哨shào旧时山西晋南地区言话谓喝。见潘家懿 《山西晋南的秘密语“言子话”》。 哨shào❶ 不正。《礼记·投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壶,请以乐宾。’” ❷ 细小。《后汉书·马融传》:“若夫鸷兽毅虫,倨牙黔口,大匈~后,缊巡欧纡。”(匈:胸。) ❸ 军队的左右两翼。《宋史·宋琪传》:“左右~各十指挥,是二十将。”又为明、清时代军队编制单位。戚继光《纪效新书·记水兵》:“~官见领兵官一跪一揖。”梁启超《谭嗣同传》:“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各官,亦多属旧人。” ❹ 巡逻或巡逻人员。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质明,避~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又指岗哨。《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有~当涧东坡上,是为龙马~,有~无人。” ❺ 吹出尖声,打口哨。《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到得江边,张顺略~一声,只见江上渔船都撑拢来到岸边。” ❻ 吹。白朴《梧桐雨》第四折:“顺西风低把纱窗~,送寒气频将绣户敲。” 哨*shaoC9DA ❶进行警戒防守的岗位,巡逻:~卡/~兵/放~。 ❷用金属、塑料、竹、木、陶土等制成的能吹响的器具,也指这种器具吹出的有特定意义的声音:~子/~音/集合~。 ❸用嘴发出的较尖的声音:吹口~/打呼~(用手指放在嘴里吹出尖声)。 ❹姓。 鸟鸣 鸟鸣哨 哢(鸟哢) 啭 鸟吟 鸟叫 鸟啼 禽言 鸟言 鸟歌 鸟语 禽语 莺语 鸣嘤 嘤呦 燕叫:燕语(~喃喃) 凤凰叫:节足 即即 凤鸣 凤鸟夜鸣:善哉 凤晨鸣:贺世 鹤叫:唳(鹤唳;哀~) 杜鹃啼鸣:啼血 滴血 鸟夜鸣:夜鸣 鸟儿拂晓的啼鸣:晓舌 哓舌 春来禽鸟初鸣:试舌 鸟在林间鸣叫:鸣林 众鸟鸣叫:呼噪 鸟类和谐地鸣叫:雝鸣 哕喈 鸟婉转地叫:啭(鸣啭;鸟啭) 间关 莺婉转而鸣:莺转 莺啭 禽鸟婉转鸣叫:弄音(拂羽~) 莺啼婉转如歌:莺歌 莺啼 莺吟 莺鸣 莺啼婉转悠扬:莺弄 莺哢 鸟雀因恐惧而发出鸣叫声:哓哓 ☚ 鸡鸣 马叫 ☛
运动场所 运动场所球类运动的场所:球场 古代蹴鞠场地:鞠场 鞠域 鞠城 习射场:射场 射堂 射圃 射囿 骑射场:金沟 金埒 古代习射取士之所:泽宫 比武场:校场 校埒 围猎的场所:围 猎场 围起来专供皇帝、贵族打猎的场地:哨(哨鹿) 围场 供帝王贵族围猎之所:林苑 围猎雉的场地:雉场
另见:活动1 运动 锻炼1 ☚ 活动场所 娱乐场所 ☛
军事场所 军事场所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教场 教军场 警戒分队或哨兵所在的场所:哨(~位;前~;游~;暗~) 署 设在关隘上的哨所:关所 设在边境或要道的哨所:哨卡 古代边境的哨所:警候 站岗放哨的位置:岗哨 警戒的岗哨:警岗 军队防守的长条地带:防线 疆土辽阔,防线坚固无比:金城千里 重兵防守处:钉子 两军交战的场所:阵(阵场) 战场 沙场疆场(战死~) 兵场 杀场血场 斗场 矢石之间 讨贼的战场:贼场 战场的中心:垓心(困在~) 双方军队作战时的接触线:战线(扩大~)阵线
另见:军队 官兵 驻扎 警戒 武器 ☚ 军事场所 阵地 ☛
巡逻 巡逻哨 巡弋 逻弋 逻巡 斥逻 舰艇等巡逻:游弋 游绎 游奕 巡逻街坊:巡坊 值班巡逻:当巡 白昼巡逻:巡昼 夜间巡逻:巡夜 巡更 夜持 传夜 行夜 晚逻 敲梆子巡夜:击柝 击梆 柝击 摇铃击柝:铃柝 在城内巡逻:巡街 视察巡逻:视逻 追查巡逻:追巡 保卫巡逻:防逻 护卫巡逻:护逻 警戒巡逻:警逻 流动巡逻:游巡 侦察巡逻:遮罔 侦候巡逻:诇逻 扩大巡逻:拓逻 巡逻频繁:梭巡 巡梭 (行走查看警戒:巡逻) ☚ 警戒2 战斗 ☛
铃铛 铃铛铃(铃子;车~;金~;铜~;风~;门~;马~) 铎(铃铎) 琅珰 琅当 铜铃和旗旛:铃旛 银制的铃:银铃 银铛和貂尾:银貂 古代车上的铃:鸾(鸾铃;鸾和;和鸾) 銮和 装于轭首或车衡上的铃:銮 皇帝车驾上的铃:銮铃 悬挂在殿阁塔檐下的金属片:铁马檐马 檐铎 檐铃 风铁 风铎 像玉佩一样摆动或相碰时发出声音之物:风佩 风佩 旧时悬于官府大门外、让上诉者敲击的铃:讼铃 僧道游方时手持的响器:铃杵 其他响器:哨(哨子) 汽笛 警笛 叫子螺号 鼻儿 铁牌 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或木质响器:云板 云版 云牌 铃铎中的悬垂物:舌(铎舌) ☚ 响器 军品 ☛
生理性声音 生理性声音嘴唇开合声:吧嗒 吧唧 抽烟声:吧唧 吧哒 叭叭 咬牙声:格格 喝水声:咕嘟(咕嘟咕嘟) 咕嗒 喝粥声:呼啦 众饮食声:嗿 吞咽声:嗗 下咽汤声:啯啯 口腔气流通路阻塞,软腭下垂,鼻腔通气发出的音:鼻音 转鼻 睡熟的鼾声:鼻息(鼻息声) 齁喽喽 熟睡时粗重的鼻息声:鼻及 鼻圭 齁(齁齁;齁声;齁鼾;鼾齁) 呼噜钩钩 鼾鼾 鼾声 鼾息 鼻鼾 熟睡时鼾声特别大:鼻雷 鼻息如雷 鼻息雷鸣 鼻气如雷 鼻鼾如雷 齁如雷吼 鼾声如雷 酣声如雷 睡觉时的打鼾声:咍台 极大的鼾声:如雷鼻息 打喷嚏声:呵嚏 阿鹊 阿叱 阿嚏呃啾 呼吸声:呼哧 詓詓 喘息声:哼哧 吭哧 吁吁(气喘~) 呼哧 呼嗤 哮喘声:齁喽 齁声 吹气声:呼 噗 用口吹物的细小的声音:吷(~气) 用口或叫子吹出的高尖声:哨(口~儿) 吐气声:嘘 咳嗽声:謦 啌啌 呕吐、咳嗽声:喀 吐唾声:哕 哇 啡 心跳声:怦(~~跳) 突突 怦怦 嘣嘣 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发出的声音:心音 心脏猛跳声:咯腾 掉泪声:簌簌 噗噜(噗噜噜) 空腹鸣叫声:叽里咕噜 饥饿时的肠鸣声:辘辘(饥肠~)
另见:生理 ☚ 叹声 动作声 ☛
侦察 侦察诇(诇候;诇察) 谍(谍候;谍诇) 斥(斥候) 哨(哨探;~马)觇(觇候) 探(探候;探侦;探伺;探访) 微 校察 诊察 候望 伺候 刺访 刺察 候伺 刺探侦察:诇侦 探伺侦察:刺察 从中侦察:内诇 巡逻侦察:逻候 逻察 逻侦 巡伺 协助侦察:协查 侦察并办理案件:侦办 暗中侦察:刺探 探刺 觇察 觇侦 微验 间侦 探细 侦察得知:诇知 侦察知悉:察悉 侦悉 侦察破获:侦破 侦破并捕获:破获 (为弄清地形、敌情等所进行的侦查活动:侦察)
另见:军事 公安 调查 打听 探查 察看 ☚ 侦察 侦查 ☛
吹奏 吹奏啾 吹凤 吹竹 吹弄 吹紫 品竹 品箫 吹奏管乐器:管 吹奏管弦乐器:弄竹弹丝 吹奏,歌唱:吹叶嚼蕊 吹笛:调笛 奏笛 吹奏洞箫和笛子:品箫弄笛 弄笛品箫 吹笙:吹簧鼓簧 调笙 啾笙 开始奏笙:起龙 吹箫:吹管 吹奏竽:吹竽 吹号:掌号 撮嘴或用哨子吹出响声:哨(口~儿) 歌唱吹奏:歌吹 善于吹奏:妙吹 停止吹奏:韬吟 (吹奏笙箫等管乐器:吹奏) ☚ 弹奏 击乐 ☛ 哨明代军队编制单位。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守仁更改兵制,规定二十五人为伍,二伍为队,四队为哨,哨有长,协哨二佐之。 哨 哨军队编制单位。明、清军制。《明史·兵志一》:“3120人为1枝,每枝分中、左、右哨。” 《清史稿·兵志三》: “以500人为1营,设营官、哨队官及亲兵,分别队伍旗帜,申明号令,改设6军,凡筑营结阵诸法,一律讲求。其部队营制,设营官1人,哨官4人,哨长5人,什长40人,正兵360人,营官亲兵50人,哨官护兵40人,营官自率中哨,凡500人。其马队营制,设营官1人,帮办2人,督队官5人,每哨5棚,每棚什长人,正兵9人,营官自率中哨,合伙兵、马夫凡316人。” ☚ 绍庆路民屯 舍利军详稳司 ☛ 哨shào❶防守、警戒,巡逻的岗位。如:放哨,岗哨,哨兵。 ❷一种小笛。如:吹哨集合,哨声响了。 ❸鸟叫。如:这鸟哨的很好听。 ❹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宋史·宋琪传》: “左右哨各十指挥。”明永乐(1403~1424年)时,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合称五军。明万历(1573~1620年)时哨已改为较小的编制单位。 《明史·兵制》: “三千一百二十人为一枝,每枝分中、左、右哨。”每哨约1040人。清绿营以500人为1营,1营分5哨,每哨100人。湘军陆军每营500人,营辖4哨,哨辖8队,分由营官、哨官、什长率领。 哨shàoⅠ ❶ (为警戒侦察等而设的岗位) sentry post; post: 放 ~ be on sentry duty; stand guard [sentry]; 岗 ~ sentry post; 观察 ~ observation post; 前 ~ outpost; advance guard; 暗 ~ hidden [secret] guard ❷ (哨子) whistle: 吹 ~ blow a whistle Ⅱ (鸟叫) (of birds) warble; chirp ◆哨兵 sentry; guard; 哨声 whistling; 哨所 watchhouse; sentry post; post; 哨子 whistle 哨军队编制单位。明代五军营与神机营在营下分设中军、左右掖与左右哨,哨为营以下的一级编组。嘉靖中军、哨、掖之名均罢废。募兵制盛行时期,戚继光的戚家军有哨一级的编制,四队为一哨,四哨为一官,四官为一总(见《明通鉴》卷三十九)。清代湘军之制, 营之下分立前、后、左、右四哨, 设哨官四人,哨长四人,护勇二十人,什长三十二人,正勇三百三十六人,伙勇四十二名,一营共五百人(营官一人哨官四人在外)。淮军等勇营多沿用此制。 哨shào ❹ 花里胡哨|花狸狐哨
哨 金文; 篆shào[口(意符) + 肖(聲符)→哨(《説文》:“哨,不容也。從口,肖聲。”哨,用嘴吹的警笛叫“哨子”。 引申爲軍警站崗〈放哨〉。邊防上的駐兵點〈哨所〉。引申爲巡邏、偵察。)] [明] 吴承恩《西遊記》(第十一回):“陰風颯颯,是神兵口内哨來煙;黑霧漫漫,是鬼祟暗中噴出氣。” 哨shào(10画)
  【提示】右下是 , 起笔是竖。月,单独位于字或部件的下面时,起笔的竖撇改竖;中间的两横,宋体与左右两边相接,楷体与左边相接,与右边相离。 *哨shào10画 口部 (1) (~儿) 用竹、木、陶土、金属、塑料等制成的能吹响的器物: ~子|吹~儿。 (2) 〈方〉 (鸟)叫。 (3) 〈方〉 说话;闲谈(含贬义): 神聊海~。 (4) 侦察;巡逻: ~探|~兵|~所。 (5) 为警戒、侦察而设的岗位: ~卡(qiǎ)|岗~|查~|观察~。 (6) 量词。相当于支或队,用于军队: 一~人马。 哨shào古代形声字。从口,肖声。音变如肖稍梢捎例。本有口小不容义。引申用口吹出高尖音。用于呼哨。转为名词,哨儿,哨子。是一种小笛。如:吹哨集合。近代现代指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如:放哨|哨兵|前哨。 哨★常◎常
shào形声,从口,肖声,本义为容器口不正的样子,假借为侦察,由此引申为警戒或侦察的士兵或岗位、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又假借为鸟叫,由此引申为用嘴或器物吹出高而尖的声音、哨子(能用嘴吹出高而尖的声音的器物)等。哨〈动〉(1)挑唆;唆使。也作“烁”。旧读sāo。 《醒》二一: 今日鼓弄,明日挑唆,把俺那老砍头的挑唆转了,叫他像~狗的一般望着狂吠。又: 后来您只捣了一百杠子,俺倒打了二百杠子,倒是人~着你那老砍头的来! (2) 撩逗;戏弄;哄骗。 《醒》十四: 吃了他几杯酒,叫他一顿没下颔的话~的把个拿手放了,可惜了这般肥虫蚁!又五八: 我不合你打虎,你~起我来了。 《聊·翻》十一: 王四的外号是叫王哨子,猜他买不起,竟来~他。 <方>今北京、山东话有此义。 (3) 义同〖花哨〗。鸟鸣。 《金》三三: 我听见金雀儿花眼前高~,撇的我鹅毛菊在斑竹帘儿下乔叫。 《醒》七十: 童七家里果然有两个腊嘴: 一个狠会~的,一个不大会~。 <方>今北京和山东牟平话有此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