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木汗?—152316世纪时期的哈萨克汗国可汗。1511年继位后,对外联合东察合台汗国,严防瓦刺人、乌孜别克人的入侵,使领土得到稳定和巩固;对内制定了新的法规,即《哈斯木汗法典》,在国内进行贯彻和实行。在其统治时期,哈萨克族人口增至100万,军队增至30万,达到了汗国的鼎盛时期。 哈斯木汗 哈斯木汗?—公元1523年哈萨克汗国的可汗,为哈萨克汗国创建者加尼别克汗之子,可汗穆伦德克的堂兄弟。公元1511年,穆伦德克死后继位。外交上,他联合别失八里汗国(东察合台汗国),严防瓦剌人西侵、乌孜别克人北进,从而使其大为扩张了的领土得到稳定和巩固;内政上,他根据哈萨克人长期形成的习惯法,加以增补和改进,制定了新的法规,史称《哈斯木汗法典》,在全国普遍加以贯彻和执行。在此同时,发展经济和文化。在他统治的时期,哈萨克族的人口增加到100万,军队增加到30万,每逢作战,几乎无往不胜。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达到了哈萨克汗国的鼎盛时期。 ☚ 穆伦德克汗 布达什汗 ☛
哈斯木汗 哈斯木汗清末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族首领,为阿吉公的儿子。公元1877年,阿吉公死后继位。俄国境内的哈萨克族不断迁居阿勒泰,他妥为安置,部众日渐增加。约死于1897年。 ☚ 阿吉 精思汗 ☛ 哈斯木汗1445—1523哈萨克汗。※贾尼别克汗之子。继位前,即掌管大片领地,与穆伦德克汗相抗。1511—1523年(—说1508—1518年)在位。其统治期间,统一哈萨克诸部,联合别失八里(或作亦力把里)统治者,与月即别(乌兹别克)昔班尼汗进行长期战争。领地南括锡尔河流域及其诸城,东南抵七河流域,东北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至雅克河流域。首府从锡晏那克城迁至土耳克斯坦城,汗居阿合买提亚萨吾依丁宫殿里。明正德八年(1513),与赛德汗结盟反对塔什干统治者。与邻近地区特别是中亚农业区和城市进行频繁贸易。制定《哈斯木汗法典》(又称《哈萨克汗国名鉴》,采取措施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使汗国人口增至百余万,士兵达30万,出现兴盛局面。因治绩显著,被誉为哈萨克汗与速檀中最坚强者。嘉靖二年(1523)卒,子马玛什(谟马失)继位,未几卒,侄塔赫尔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