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哈恰图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哈恰图良1903—1978Aram Ilyich Khachaturyan

苏联作曲家。生于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的装订工人家庭。1934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班,后又入研究生班学习三年。1943年加入共产党。1951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和格列辛音乐师范学院作曲系教授。1957年起任苏联作曲家协会理事会书记。为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国歌的作者。作品具有亚美尼亚民间音乐的特色,曾被批评有形式主义的倾向。主要作品有合唱曲《斯大林颂》(1938年)、《小提琴协奏曲》(1940年)、《第二交响曲》和《大提琴协奏曲》(1943年)、《假面舞会》组曲(1944年)、《斯巴达克》(1959年)、以及电影《他们有祖国》、《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和《奥赛罗》等的配乐。

哈恰图良

苏联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1903年6月6日生,1978年5月1日逝世。1929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39~1948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副主席,1950年任教于格涅辛和莫斯科音乐学院,1957年任苏联作曲家协会书记。主要作品:芭蕾舞剧《斯巴达克》(1956)、《加雅涅》(1940~1942)、《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940)、《钢琴狂想协奏曲》(1955)等。

哈恰图良

哈恰图良1978HaqiatuliangAram khachaturian,

前苏联作曲家。生于梯弗里斯,这里聚居着30个民族,民族音乐极为丰富。他在青少年时期没能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是在这种具有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他18岁去莫斯科,19岁考入格涅辛音乐学校,先后学大提琴与作曲。1929年毕业,考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作曲,师从米亚斯科夫斯基。在学习期间,他创作了小提琴与钢琴的《歌与诗》。1933年,他的毕业作品是《e小调第一交响曲》。毕业后,进入研究生班继续深造,1935年创作《钢琴协奏曲》,1939年,为莱蒙托夫的话剧《假面舞会》创作深受群众欢迎的通俗音乐。1940年为大卫·奥依斯特拉赫创作了 《小提琴协奏曲》一跃而居于苏联著名作曲家的行列。1942年创作舞剧《加雅涅》获斯大林奖金一等奖。1943年创作了 《第二交响曲》 (又名 《排种》)1946年创作了《大提琴协奏曲》,1949年创作电影音乐《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再次获得斯大林奖金一等奖,1950年创作群众歌曲《誓为和平》。1952—1954年创作了舞剧《斯巴达克》。作品还有:《第三交响曲》、《小提琴、双簧管、钢琴三重奏》和钢琴曲《托卡塔》、《童年时代的画面》等世界著名的优秀作品及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音乐。1951年起任莫斯科音乐学院和格涅辛师范学院作曲教授。1954年获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

☚ 柴可夫斯基   卡巴列夫斯基 ☛
000081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