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哈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哈密

清代城名。《辛卯侍行记》:“缠回之称哈密,皆曰哈木尔,或呼库木尔。”《汉书》为伊吾卢地。东汉明帝时置宜禾都尉。三国属鲜卑。晋置宣禾县。北魏属蠕蠕。北周为伊吾地。隋为伊吾郡。唐太宗贞观初置西伊州,贞观六年(632)改为伊州。五代时称胡芦碛。宋西州回鹘地。元为威武王驻所,称哈密力。明初称哈梅里,成祖永乐后置哈密卫。清圣祖康熙间内附,光绪十年(1884)置哈密直隶厅,隶甘肃安西道。新疆建省后隶新疆省。1913年改置哈密县。今为新疆哈密市。在各史籍中渴密力、合迷里、渴密里、哈木尔、库木尔、感木鲁、哈俱库克等,皆是哈密的异称。

哈密

地名。汉为伊吾卢,唐属伊州,西辽、元代称哈密力等,明设哈密卫。清为哈密王领地。1884年设哈密直隶厅,民国后改哈密县。

哈密

哈密

见 “伊吾”。

☚ 伊吾   腊竺城 ☛
哈密

哈密Hami

东疆最大城市和交通中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兰新铁路线上。全市总面积8.5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建成面积17平方公里。1988年市区人口28.1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5.7万人。由维吾尔、汉、回、哈萨克、满、蒙古等20多个民族组成。哈密历史悠久,古为“丝绸之路”上重镇。汉代时称伊吾卢。明置哈密卫,清改直隶厅。1913年改县。1961年析哈密县城区设市。哈密自古为战守扼盖之地,被称为“西域襟喉,中华拱卫”,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为内地进入新疆的第一大站。哈密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47.5毫米,年蒸发量则高达2 712.6毫米。古代人民为战胜干旱,采用雪水和坎儿井灌溉农田。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高粱、玉米、棉花、瓜果等。其中哈密瓜誉满中外,优质品种有“红心脆”、“黑眉毛”、“可可其”等30多种。红枣肉厚核小,含糖量高。哈密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37多种、90处。其中主要矿藏储量为:盐1亿多吨、煤187亿吨、芒硝1.56亿吨、铁2.4亿吨、钨6万多吨、铜46万吨、熔剂白云岩1.56亿吨、石膏3 450万吨、玻璃用石英岩229.2万吨、大理石50多亿立方米。哈密工业近年发展迅速。现已建成以煤炭工业为主体,兼有炼铁、机械、电力、化工等门类的工业体系。1988年工业总产值达2.66亿元。哈密是新疆最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主要风景和古迹有:白石头、松树塘、鸣沙山、回王坟、盖斯墓、五堡古墓群、拉布乔克古城及西黑沟风景区等。

☚ 伊犁   台北 ☛

哈密

西域地名。即隋伊吾郡新伊吾城,唐伊州伊吾县。《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作哈密力,《世祖纪》作合迷里、甘木里,《五行志》作合木里、合迷,《脱力世官传》作渴密里,《释老传》作感木鲁。《明史》中《太祖纪》作哈梅里,《西域传》作哈密。永乐四年(1406)三月立哈密卫,以其头目马哈麻火者等为指挥、千百户等官,以周安为忠顺王(元末威武王之后脱脱)长史,刘行为纪善。扼西域门户,为明西北诸卫中最重要一卫。辖境:南抵沙州(今甘肃敦煌),西距火州(今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北连瓦刺(即西蒙古卫拉特),东南至肃州(今甘肃酒泉)1510里。正德八年(1513)废。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哈密旧城(镇远城),为大臣驻所。雍正五年(1727)建哈密新城,为管粮道员驻所,称粮城。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办事大臣,隶甘肃布政司。光绪十年(1884)置哈密厅。十二年(1886),改属新疆省。1913年改为哈密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