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说文》:“哆,张口也。”哆,张口的样子。《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笺:“箕星哆然踵狭而舌广。”马瑞辰《通释》:“《史记·天官书》箕主口舌,故诗人以喻谗言。哆、侈皆状箕星舌广之貌。”
通“侈” chi
[例] 《法言·吾子》:“述正道而稍邪哆者有矣,未有述邪哆而稍正也。”邪哆,邪侈。邪辟放纵。哆通“侈”。
哆,昌母、歌部;侈,昌母、歌部。昌母双声,歌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咢
  • 下一篇:咻

哆chǐ

张大貌。《小雅·巷伯》二章: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传》: “哆,大貌。” 《说文》:“哆,张口貌。”朱熹《集传》:“哆、侈,微张之貌。南箕四星,二为踵,二为舌,其踵狭而舌广,则大张矣。”成,编成。南箕,星名,即箕宿星,四星连成梯形,象簸箕。

☚ 哙哙   峙 ☛

读音ch·e(ˇ),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昌者切,上,马韵。
❶张口貌。
❷放荡;放纵。
❸[哆然]人心涣散。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d·uo(-),为uo韵目,属e—o—uo韵部。敕加切,平,麻韵。
❶[哆嗦]发抖;战栗。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ch·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尺氏切,上,纸韵。
❶本义为张口;引申为离开。
❷纷纷指责貌。
❸放荡貌;放荡不羁貌。

上一条: 下一条:

哆扯chè

同“”人心离散,例:人心离散,七~八~的,都~画走了。
《尔雅》:“,离也。”邵晋涵正义:“哆然,离散之皃。、哆音义同。”


哆吃chǐ

同“拸”。张口皃。例:口张~得大,要得多。
❍ 这人口~子大,吹的美,会(shuà)~嘴头子!
《集韵》:“哆,大皃。或作拸。”

哆do1

(语)表祈使语气,有把 旁的事搁下,先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再说的意思: “回去哇!”把话说好了~”“啥子话没说好?”(潮794) |嗯,让我再看一眼~。(曲苑总2.138)

〔duo〕
哆嗦〔duo·suo〕 shoub.

哆ché

<吴堡>张口: ~唇绾嘴。

{}4114张开。胶辽官话。山东临胊。1935年《临胊续志》:「俗凡张口曰~。」江淮官话。湖北广济〖〗。西南官话。云南昭通。吴语。浙江杭州。章炳麟《新方言・释言》:「《说文》『~,张口也。』《广韵》音敕加切。今杭州凡张皆曰~,音陟加切。」浙江宁波。陈训正《甬谚名谓籀记》:「凡大口不敛者俱曰~,如~帒~箩是也。」客话。广东。罗翙云《客方言・释言》:「凡器物之张口者皆谓之~喙。」粤语。广东广州〖〗。我对鞋~咗我的鞋开了口了。闽语。广东汕头。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身》:「俗以开口为~,口大者为『嘴~~。』」多。闽语。广东潮州。庄群《吕叔寻宝》:「成立农业合作社,土地入股统一来经营,分工分业人手~。」表示语气,相当「嘛」、「呀」等。西南官话。四川成都〖〗。不忙~,等我回来再说‖借给你可以,但要等两天~‖嗯,让我再看一眼~。

哆duō

○~嗦(suo)(发抖)。


哆囉

○~唣(zao)(吵闹寻事)。
另见luo。

哆duō

哆(一)duō (二)chǐ

【辨形】右是多。9画。形声。
【辨义】 哆(一)duō 〔哆嗦〕身体因受外界刺激而颤抖: 哆哆嗦嗦|冻得直哆嗦。
(二)chǐ 形容张嘴的样子:哆口欲言。
【辨析】 二音都可形容身体动态。区别在于:
一、构词方式及词性有所不同: 哆(一)duō构成联绵单纯词或重叠式合成词,作动词、形容词;(二)chǐ单用或构成支配式合成词,只作动词。
二、词义着重点及语意轻重不同:哆(一)duō表示身体某个部位或全身因受外界刺激而颤抖,动作多连续,语意较重;(二)chǐ形容嘴的动作,语意较轻。
三、使用时语体色彩不同:哆(一)duō多用于口语;(二)chǐ用于文言书面语。

哆duō

哆chǐ

❶ 口张大的样子。《诗经·小雅·巷伯》:“~兮侈兮,成是南箕。”(侈:大。箕:星宿名,形似簸箕。)
❷ 放纵。《法言·吾子》:“述正道而稍邪~者有矣。”

*duo

B6DF
[哆嗦]duosuo颤动,发抖:打~/手一~,碗掉地上了。

发抖

发抖

战(战抖;战动;发战;摇战;打战) 抖(抖战;抖动;抖颤;作抖;颤抖) 栗(颤栗;战栗) 栗(战栗) 颤(颤动;颤栗;打颤;发颤) 闪动 颠动 打噤 哆嗦瑟索 咳歌打战
身体颤动:颤多梭
因寒冷而发抖:发噤
因寒冷或害怕而牙齿打颤:逼齿
因寒冷或害怕浑身突然发抖:冷战 冷颤
畏缩战栗:缩栗
受刺激而猛烈抖动:积伶
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自主地颤动:哆(哆唆;哆嗦) 颤索 颤栗
颤抖,哆嗦:抖摔
咬紧牙关打颤:噤战
不停地颤动:哆哆嗦嗦
(由于害怕、生气或受到寒冷等原因而身体颤动:发抖)

另见:害怕 恐惧 生气 生病 寒冷

☚ 发抖   害怕得发抖 ☛

㊀chi❶张口貌。《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
❷放佚。 《法言·吾子》: “述正道而稍邪哆有矣,未有述耶哆而稍正也”。
❸哗然,纷纷指责貌。 《穀梁传·僖公四年》: “于是哆然外齐侯也。㊁duo哆嗦。发抖,战栗。如:冷得打哆嗦。

哆chǐ

 [书] ❶ (张口) open mouth
❷ (放纵) let sb. have his own way;connive at;indulge; be self-indulgent;undiscipline
❸ (离散;离开) disperse;scatter about;leave;depart from; deviate from
另见 see also duō。


哆duō

Ⅰ  (形容敲击声) the sound of beating,rapping,tapping,etc. Ⅱ  [方] (噘起,翘起) pout (one's lips) Ⅲ (构词成分):~ 嗦 [- suo] tremble;shiver
另见 see also chǐ。

*duō

(9画)

*哆chǐ

9画 口部 〈书〉 张嘴: ~口。
 另见duō(95页)。


*哆duō

9画 口部 【哆嗦】 (—·suō) 〈口〉 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发抖: 冻得直~。
 另见chǐ(52页)。

哆()


秦印文字彙編
鄭哆。

石經五經,唐
于是哆然外齊侯也。

竪立生臺記,後唐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圎滿无障㝵大悲心陁羅尼南无喝羅恒耶哆羅夜耶南无阿利㖿婆盧羯帝。
《説文》: “哆,張口也。从口多聲。”

☚ 嗌   呱 ☛

哆duō

古代形声字。从口,多声。本读chǐ。声母演变,如单蝉、屯纯例。张口状。又大的样子。近代现代用于哆嗦,发抖,战栗的意思。

哆★常◎次


duō形声,从口,多声,用于“哆嗦”,身体因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不停地颤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6: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