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题人物指汉至魏晋时期对人物的德行、才能、风采等方面的品评。汉代的人物品评内容包括:(一)人物的贵贱、贫富、祸福、寿夭等;(二)人物的才能;(三)人物的道德行为品质;(四)人物的仪容。其品评依据为儒家的“礼”和道德原则。汉末魏初,人物品评开始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统治者对人才的任用采取地方“察举”和政府“征辟”的方法,以对人物的德行才能的考察评议为依据,人物品评遂极重要。士人的升迁,经常取决于某些有影响的名士的评论品题,当时郭泰、许劭、许靖等人俱为品评人物的权威。汉魏之际刘劭《人物志》为这一时期人物品评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正始(240—248)以后,人物品评从政治实用的发展为哲学和审美的。强调“简约玄远,尔雅有韵”。其特征是:重才情,强调人物的个性;崇思想,推重文化娱乐或智慧、巧艺;标放达,标榜玄远自得的理想人格;赏容貌,追求仪容的独立价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为此期人物品评的汇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