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溺文
辞赋名篇。唐代柳宗元作。《柳河东集》、《全唐文》见载。赋前有序,记叙写作之原因:作者贬在永州,听说一个普通人在渡水时,因舍不得丢掉缠在腰间的千钱而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正文分两部分,先哀溺者之为货而死;接着就此事引伸开去,发表感慨。主要意思是告诫世人要从此事中吸取教训,“前既没而后不知惩兮,更揽取而无时休。”赋以抒情笔调,对死者表示哀悼,像是一篇祭文,但重在借题发挥,其批判、讽刺的锋芒指向上层社会的人们,揭露他们“始贪赢以啬厚兮,终负祸而怀仇”的愚昧本质和可悲的下场,就和那个要钱而舍命的渡水人一样。文章语意双关,明哀死者,暗骂今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句句不离氓者溺死事,而处处扣住上层社会中一些人贪求不已、至死不悟的可悲之状,巧妙幽默,发人深思。全文在形式上仿哀祭文体,而多含寓意,又见特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