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咽的发生与咽囊的演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咽的发生与咽囊的演变

咽的发生与咽囊的演变

咽来源于原始咽,在发生上与鳃弓和咽囊有密切关系。鳃弓是胚体头部原始咽两侧的柱状弓形隆起,背腹走行,左、右成对,共有6对,由间充质局部增厚而成。其外面为体表外胚层所覆盖,内面与咽壁内胚层相贴。从表面看,相邻两鳃弓之间外胚层下陷成沟,叫鳃沟,与鳃弓平行走向,共5对(图1)。从内面看,相邻两鳃弓之间,咽壁内胚层向外膨出,形成5对囊状突起,叫咽囊。胚体内面的咽囊与胚体外表的鳃沟相互对应,鳃沟底部外胚层与咽囊的内胚层紧密相贴,形成一层薄膜,叫作闭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这些鳃弓和咽囊衍生成某些重要器官的结构,有的则退化消失。

图1 咽的内面观(第5周)


1.咽 2.咽囊 3.食管


咽囊的演变 咽由前肠头端衍生而来。原始咽侧壁上的咽囊在发育过程中各自演变为不同的结构。第1对咽囊膨大,形成为中耳的鼓室。鼓室与咽相连的部分伸长,形成咽鼓管。与第1对咽囊相对的第1对鳃沟形成外耳道,两者之间的闭板有中胚层侵入,形成鼓膜(图2)。第2对咽囊退化消失,也有人认为形成腭扁桃体的陷窝及其上皮。胚胎第6周时,第3对咽囊腹面突出左、右两个长形囊,囊壁迅速增生并变成细胞索,伸向尾侧。第7周时,其上端与咽壁脱离,下端扩大,左、右相遇,形成胸腺。左、右第3对咽囊的背部增厚,各形成一细胞团,随胸腺下移至甲状腺侧叶的下缘背面,形成下一对甲状旁腺。第4对咽囊的背部也增厚形成两个细胞团,下移至甲状腺侧叶的上缘背面,形成上一对甲状旁腺。第4对咽囊的腹侧部分退化消失,偶尔也有发育为肠腺组织的一部分。第5对咽囊常称后腮体,很小,附着于第4对咽囊上,可随甲状腺下移到甲状腺组织中。有人认为它可衍化为甲状腺的滤泡旁细胞,但也有人认为滤泡旁细胞是神经嵴移至该处后演化而来的。

图2 咽囊的演变(第5~8周)

I~1V分别为第1至第4鳃弓

1.第1咽囊 2.第2咽囊 3.第3咽囊 4.颈窦5.第4咽囊 6.食管 7.鼓膜 8.扁桃体 9.甲状旁膜 10.后鳃体 11.胸腺 12.甲状腺


甲状腺是原始咽腹壁的衍生物。胚胎第4周初,在咽腹侧壁上第1对咽囊之间的部位,内胚层增厚下陷,形成一囊,即为甲状腺的原基,囊呈管状并增长,叫甲状舌管,其末端细胞增生并分向两侧,形成左、右两个细胞团,由此发育为甲状腺的两个侧叶和中间的峡部。第5~6周时,甲状舌管退化,其起始点则留有一浅窝,称为盲孔。
原始咽壁经过上述演变之后,便形成背腹扁平的漏斗形咽,其头端宽部与口腔相接,尾端窄部与食管相连续。
颈窦的演变 颈窦为发育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正常现象,是第2对鳃弓尾端生长较快,以致将第2、3、4鳃沟同时深陷未闭所形成的盲凹(图2)。在胚胎第5周时最明显,第6周时,由于颈部组织结构的发育,表面凹陷部渐变平坦而使颈窦消失。但是,在颈窦趋向封闭的过程中,有时会由于第2、3、4鳃裂的残留,第2鳃弓向后延伸时只将颈窦表面封闭,而在内方仍保留有囊状结构,称颈囊肿。属颈窦残留的异常现象。有时第2鳃沟和第2咽囊同时残留,一端开口于颈侧,另一端开口于咽部,形成遗留下来的盲凹或瘘管,称为颈瘘(或鳃瘘),其残余上皮可发生鳃裂。
☚ 口腔的发生   食管的发生 ☛
000010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