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咽后脓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 abscess

为咽后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因其发病机理不同,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急性多发生于小儿,起病较急,发热、烦躁、咽痛拒食。吃奶时吐奶或引起咳呛。说话含糊不清,哭声如鸭鸣。头部处于向后仰伸位。慢性者,多数有全身性结核症状,病程较长,咽部无疼痛,多在脓肿较大引起咽部阻塞症状时始被发现。急性咽后脓肿一经确诊,应即切开排脓。结核性咽后脓肿,除抗痨治疗外,可经口内穿刺吸脓。

咽后脓肿

咽后脓肿

咽后脓肿发生于咽后隙中,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急性者多见,为咽后隙淋巴结的急性化脓性病变。80%以上发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过半数发生在周岁以内。多发于春冬两季。慢性者较少见,系结核性冷性脓肿,多见于成人,但年轻者亦可患之。致病菌常为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易发于营养不良或有全身慢性疾病的幼儿。常见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鼻炎、鼻窦炎、咽炎、增殖体炎、扁桃体炎以及猩红热、麻疹、流感等急性传染病,均可致咽后隙化脓性淋巴结炎,而后形成咽后脓肿。中耳炎所并发的颞骨岩部炎或硬脑膜外脓肿,可经颅底破裂孔侵入咽后隙;贝佐德氏脓肿亦可经咽旁隙侵及咽后隙。此外,咽后壁异物及外伤均可引起此病。
慢性咽后脓肿系颈椎结核性骨脓肿,向前穿破椎前筋膜进入咽后隙,亦可由咽后隙淋巴结结核形成冷性脓肿。
急性者起病较急,有畏寒、高热、咳嗽、咽痛、吞咽困难,吮乳时啼哭、呛逆或拒食,患儿常显烦躁不安。言语不清呈鼻音,或如鸭鸣。常有呼吸困难,其程度视脓肿大小而定,入睡时加重,有鼾声与喘鸣。如脓肿压迫喉入口处或并发喉部炎症,则吸入性呼吸困难与喘鸣更为明显。患儿多呈失水、衰竭现象。
结核性冷性脓肿发病较慢,常伴有午后低热、盗汗、咳嗽、虚弱等结核病症状,无咽痛,渐觉喉部梗阻感及吞咽不便。
患儿头常前俯,并偏向患侧,借以减轻疼痛及呼吸困难。唾液外溢,但无牙关紧闭。患侧颈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咽后壁一侧隆起,粘膜充血,患侧咽腭弓及软腭被推移向前。咽后冷性脓肿,常隆起于咽后壁中央,局部粘膜无明显充血。脓肿触之柔软,有波动感,检查时务必轻柔,以免患儿哭闹挣扎,致脓肿突然破裂,大量脓液涌入呼吸道,发生窒息。
结核性咽后脓肿患者当转动头部或按压头顶时,可发生头痛。穿刺抽吸有稀薄脓液,培养为结核杆菌。
颈侧位X线照片可见颈椎前有隆起的软组织阴影,有时可见脓液平面; 若颈椎有结核病变,片中可见骨质破坏。
脓肿破裂,可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脓肿向外延展,可并发咽旁脓肿; 脓肿向下发展,可引起急性喉炎、喉水肿、纵隔炎;脓肿侵蚀大动脉,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根据病史、症状及检查所见,不难诊断,但应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旁脓肿、咽后壁动脉瘤、脊索瘤、颈椎畸形相鉴别。
急性咽后脓肿一经确诊,应切开排脓。术前应充分准备好器械、照明及吸引器。患儿不需麻醉,忌用吗啡及阿托品,避免抑制咳嗽功能及痰浓缩不易咳出。患儿取仰卧、头低足高位,用角形压舌板或直接喉镜 (或麻醉喉镜),暴露咽后壁,在脓肿最隆起处进行穿刺抽脓,尽量吸出脓液,然后在脓肿最低部作一纵形切口,以长血管钳扩大创口,畅通引流,并吸净脓液。手术过程中应避免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术后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给予支持疗法。每日复查伤口,如有积脓,再用血管钳撑开切口引流,直至痊愈。
结核性咽后脓肿除全身抗结核治疗外,亦可穿刺抽脓,脓腔内注入链霉素,但忌在咽部切开,以免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如有颈椎结核,宜由骨科医生清除病灶,引流脓肿。

☚ 扁桃体周围脓肿   咽旁脓肿 ☛

咽后脓肿

retropharyngeal abscess

咽后脓肿yān hòu nóng zhǒng

retropharyngeal absces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3: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