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咏物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咏物诗

咏物诗

抒情诗之一种。借吟咏自然和社会事物,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先秦两汉已经出现,至魏晋南北朝数量大增。但不少篇章见物不见情,形同制谜。唐以后渐多佳构,不但情、物两见,而且形神毕备。是作家常用来抒怀遣兴的抒情诗体裁。

☚ 游仙诗   田园诗 ☛
咏物诗

咏物诗

以草木虫鱼鸟兽及各种自然现象为题材的诗歌。如“咏花”、“咏鹰”、“咏雪”之类。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咏物,小小体也;而老杜《咏房兵曹胡马》则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德性之谆良,俱为传出。郑都官《咏鹧鸪》则云:‘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此又以神韵胜也。”“咏物诗”源于盘盂铭辞,而形成于齐、梁。至唐乃大成。老杜咏物诗,感物兴怀,即小喻大,未尝刻意肖题,却自移易不得。

☚ 咏史诗   题画诗 ☛

咏物诗

吟咏具体事物的诗歌。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一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缘物起兴,托物言志,抒发怀抱或阐明事理。屈原的《桔颂》是较早的咏物诗。魏晋南北朝时代,咏物诗渐渐兴起,至唐大盛。咏物诗重在寄托,客观的“物”与主观的“情”、“志”没有内在联系,以形神兼备者为上乘之作。

咏物诗

咏物诗

吟咏具体事物的诗歌。它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一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或者有了某种感受以后借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的诗。其特点是缘物起兴,托物言志,抒发怀抱或阐明事理。屈原的《桔颂》,是较早的托物言志的篇章。魏晋南北朝时代,咏物诗渐渐兴起,至唐蔚为大观。宋元明清时代,历久不衰。咏物诗重在寄托。客观的“物”与主观的“情”、“志”必须有内在联系,做到形神兼备,个性突出。切忌镂形绘色的直观描述。

☚ 咏史诗   寓言诗 ☛

咏物诗

诗别集。元谢宗可撰。一卷。宗可金陵(今江苏南京)人。事迹不详。是集不知成于何年。今传本为清初顾嗣立之《元百家诗选》,后入《四库全书》。集中收诗一百有六首,皆为七言律诗。《归田诗话》评价是集谓:“谢宗可百咏诗世多传,除《走马灯》、《莲叶舟》、《睡燕》数篇外,难得全首佳者。”有《四库全书》本。

咏物诗

一卷。元谢宗可撰。宗可自称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字号、生卒年及事迹均无考。顾嗣立《元百家诗选》录其诗四十余首,此集共一百零六首诗,皆七言律诗。“如不啄燕蝶而咏睡燕睡蝶,不咏雁莺而咏雁字莺梭。其标题亦皆纤仄,盖沿雍陶诸人之波,而弥趋新巧。”(《四库全书总目》)瞿宗吉《归田诗语》曰:“谢宗可百咏诗,世多传诵。除《走马灯》、《莲叶舟》、《混堂》、《睡燕》数篇,难得全首佳者。”有清康熙中刊本 (附明瞿宗祐、清张勋二家)、《四库全书》本。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冰丝馆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清抄本 (藏于南京图书馆)均分为二卷。

咏物诗yong wu shi

poem on an objec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