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咏物词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咏物词辨

咏物词辨

咏物词是词体中重要的亚类,海外学者对此发表了种种看法。
一、关于定义 林顺夫认为,广义地说,咏物词是指描绘物体的词。“物”与经验主体“我”、“心”相对,凡被“心”所理解、所感知者皆称之为“物”。因此,“物”泛指物质世界里的具体实体与现象,以及人事、思想与想象中的东西。但诗人和批评家所说的“咏物词”,范围要狭窄得多。他们是指自然界中的小东西,如花、鸟、虫、鱼,从不指大片风景、诗人生活和历史事件(后三者分别是咏景、咏事和咏史词描述的对象)。
二、关于性质 孙康宜认为,周邦彦词的移情法推动了词的客观性的发展,这体现在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南宋词人身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作里的诗歌自我(poetic self)渐渐地沉浸在外在事物里面,以致整个主客关系开始颠倒了过来。在咏物词里,诗歌的代言人似乎已不见半点踪影,从种种细物(如梅花、落叶、鸿雁)上才能觉察出个人的情感。也就是说,词中那些意象,貌似独立而在的物体,实际上是诗人个人情愫的象征性延伸。虽然这方面的象征手法不再与周词的移情作用相同,但两者还是有类似的含蓄性质——刘若愚称这种性质为诗词的“不透明”(opaque)性。
三、关于演变史 参见“咏物体的演变”条。
四、关于两宋词风 参见“两宋咏物词风的差异”条
五、关于审美价值 林顺夫说,从题材上看,咏物词似乎是一种价值不大的艺术形式;其实决非如此,它是某种审美情趣的重要体现。这种审美情趣就是:欲图避开阔大的经验世界,向着细物——微型世界退却(即倾向留滞于物),让读者从这微型世界里,凭借对所写之物的感性体验,去理解抒情的自我。这种情趣是很难捉摸的,但它支撑着一种颇具诱惑力的生活方式:南宋经济繁荣,但政治腐败,许多文人不得踏入仕途,只好在施主的资助下,吟诗赋词,过着隐士般的生活。(参见林顺夫的《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孙康宜的《中国词的发展》和格雷斯·S·冯的《吴文英和南宋词艺术》。)

☚ 令引近慢考   咏物体的演变 ☛
000068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9: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