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Yǒng《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咏 咏古诗的一体。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不有佳咏,何申雅怀。”说明“咏”也就是诗。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体凡》云:“咏以永其言。”《诗问》张历友答:“长吟密咏以寄其志谓之咏。”说明“咏”是言情寄志的,是可以曼声歌唱的。颜延年有《五君咏》,高適有《三君咏》,李白有《姑熟十咏》,杜甫有《江头五咏》等。 ☚ 引 曲 ☛ 咏诗体名。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咏以永其言。”《诗问》张历友答:“长吟密咏以寄其志谓之咏。”《文选》卷二十一有颜延年《五君咏》五首。李善注:“颜延年出为永嘉太守,甚怨愤,乃作《五君咏》以述竹林七贤,山涛、王戎以贵显被黜。” 咏读音·iong(ˇ),为i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为命切,去,映韵。 ❶歌咏;吟咏。 ❷用诗词来叙述。如:咏雪;咏梅;咏竹。 上一条: 永 下一条: 詠 咏yong唱歌。《论语·先进》:“莫(mu)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i),风乎舞雩(yu),~而归。”(莫:暮。暮春,春天的最后一段。冠者:成年人。乎:在。沂:水名。) 咏*詠yǒng❶声调抑扬地诵读;歌唱 △ ~读|歌~。 ❷用诗词的形式描述或赞颂 △ ~怀|~柳|~雪。 咏詠❶声调抑扬地念或唱:~叹︱歌~︱吟~︱~叹调。 ❷指歌颂:~赞。 ❸用诗词等来叙述:~史︱~怀︱~雪。 咏yǒng❶ 歌唱,声调抑扬顿挫地诵读:歌咏︱吟咏。 ❷ 以诗词的形式描写、叙述:咏竹︱咏怀︱咏史。 咏yong咏怀 咏叹 讽咏 歌咏 吟咏 咏叹调 歌咏队 歌咏组咏桑寓柳1 咏月嘲风2 咏(同)吟 咏yǒng❶指有所寓意的一种诗体: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三八·865回目) ❷泛指诗歌:立此一碣,又觉生色许多,非范石湖田家之~不足以尽其妙。(十七—十八·358) ❸用诗歌来叙述:如此又是~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三七·860)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到是好花,你们何不就~起他来。(三七·843) 咏謳。《禮記·檀弓下》: “人喜則斯陶,陶斯咏。” 鄭玄注: “咏,謳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咏,音詠。” 咏yǒng〖动词〗 一、歌咏,歌颂(2)。《获麟解》: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麒麟作为一种灵异的动物是很明白的,在《诗经》中歌咏它,在《春秋》中记载它,在传记和诸子百家的书中屡次出现。《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人做了一件好事,跟着就是奖赏他,再跟着就是吟咏歌颂他、赞美他。 二、吟诵(4)。《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边喝酒,一边吟诵,也可以畅叙衷情。《春夜宴桃李园序》: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我吟诵的诗歌,自惭不如谢康乐。《黄冈竹楼记》:宜咏诗,诗韵清绝。——适宜咏诗,诗韵清越高绝。 咏詠yǒng❶ 歌唱,吟唱。《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而归。”《世说新语·文学》:“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诗声。” ❷ 用诗词等来抒写或赞颂。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幸甚至哉,歌以~志。”班固《东都赋》:“下舞上歌,蹈德~仁。”(蹈:舞步,此指遵循。) ❸ 诗词等作品。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不有佳~,何伸雅怀?” 咏*△詠yongD3BD ❶声调抑扬地吟、唱:吟~/歌~/~叹。 ❷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叙述:~梅/~史。 抒情 抒情遂情 言情 叙情 宣情 抒发感情:鸣 写情 缘情 抒发内心感情:写心 抒发思想感情:写神 发志 抒发情思:写思 抽思 抒发哀思:遣哀 抒发情怀:舒情 抒怀(九十~) 遣怀 散怀 释怀 写怀 摅怀 摅情 娱情 以诗歌形式抒发情怀或抱负:咏怀 抒发情志:写志 发抒志气或才气:使气 抒发壮怀或不平之情:击碎唾壶 扣壶长吟 抒发思念之情:写念 抒发歌颂之情:摅颂 用歌诗的形式写景抒情:咏(~梅;~雪;~史) 借外物以抒发感情:托兴 借眼前的景物来抒发感情:借景生情 直率地抒情:直抒 抒发情感不过分:哀乐中节 (抒发情感:抒情) ☚ 抒发 发表 ☛
唱歌 唱歌嘲 唱(唱口;呕唱;讴唱) 歌(歌唱;载歌;赞歌;讴歌) 咏(咏唱;歌咏) 歈 喉啭 调声 讴谣 唱胜利的歌:凯唱 凯歌 高唱凯歌:唱凯 唱曲子:讴曲 唱曲 唱引 边唱歌边哼小曲儿:唱歌呾曲 开始唱:开腔 开唱 歌唱起音:起调 低声唱:哼 低唱 低声吟咏,小声歌唱:低吟浅唱 低唱微吟 放开嗓子,高声歌唱:引吭高歌 引吭高唱 引吭高声 宴饮歌唱:宴歌 歌 秋日歌唱:秋吟 清美地歌唱:清讴 婉转动听地歌唱:啭喉 严整恭敬地歌唱:肃唱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地悲壮歌唱:击缺唾壶 击碎唾壶 击碎歌壶 叩唾壶歌 叩壶长吟 如意敲缺 琼壶敲缺 敲碎唾壶 敲缺唾壶 唾壶击缺 唾壶击碎 唾壶敲缺 艳情的歌唱:艳唱 悲哀地歌唱:哀歌 悲壮地歌唱:歔歈 悲歌 出众的歌唱:逸唱 歌唱水平很高:喉清韵雅 随意地歌唱:谩歌 随口唱歌:嘲歌 痛快地饮酒,纵情地歌唱:痛饮狂歌 狂歌痛饮 发音不准,歌唱不好:五音不全 胡乱歌唱:乱唱 胡歌(胡歌野调;胡歌野叫) 死前最后的歌唱:绝唱 (吟唱歌曲:唱歌)
另见:歌喉 歌手 歌妓 歌声 悦耳 ☚ 唱歌 唱的方式 ☛
歌唱 歌唱歌(歌吟;歌呼;歌咏;歌咢;歌讴;歌谣;歌颂;讴歌) 唱(讴唱;咏唱) 咏(吟咏) 讴(讴谣;讴吟) 呕吟 吟咏歌唱:吟歌 随意吟歌:漫歌 吟诵,歌唱:咏歌 歌咏 啸咏 唱吟 歌诵 谣诵 歌诵经文:唱经 歌诵佛经:诵吹 歌颂,咏唱:谣吟 齐声歌唱:讴 (用唱歌、朗诵等形式颂扬:歌唱)
另见:唱歌 歌颂 ☚ 歌唱 吟唱 ☛
歌颂 歌颂歌(歌唱;歌谣;歌讴;歌诵;歌咏;讴歌;颂歌;登歌) 咏(乐咏;诵咏)讼 颂 调讴 歌颂仁德:咏仁 歌颂高尚的品德:咏德 歌颂功德:颂德 歌颂功业:乐勋 歌颂官吏德政:歌袴 歌颂太平的典故:忘帝力 歌颂盛世:鸣盛 吟咏歌颂:咏歌 临终前的咏歌:负手之歌 论赞歌颂:论歌 称扬歌颂:称歌 赞美歌颂:赞颂 因喜悦而歌颂:歌悦 被全国人民普遍歌颂:氓獠户歌 痛恨当时社会现状,带讽刺地歌颂世风习俗:嫉世呕俗 (用诗歌颂扬:歌颂) ☚ 称颂 传颂 ☛
歌咏 歌咏咏(啸咏) 歌吟 讴吟 讴唫 讴谣 讽啸 歌咏所思者:咏思 赞颂歌咏:赞咏 游乐歌咏:游咏 依琴瑟而歌吟:弦歌 长啸歌吟:啸歌 啸吟 谈论啸吟:谈啸 风雅的歌吟:雅歌 昔日的歌咏:旧唱 纵情歌咏:狂歌 (歌唱吟咏:歌咏) ☚ 吟诗 吟咏程度 ☛ 咏詠yǒng为命切,去映。 ❶曼声吟诵或歌唱。《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其声也。” ❷咏赞,歌颂。班固《东都赋》:“下舞上歌,蹈德~仁。” ❸以诗词叙述。白居易《将归先寄舍弟》:“~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❹指诗词作品。见“佳咏”。 咏詠yǒng❶声调抑扬地念,唱。如:歌咏,吟咏。 ❷用诗词等来叙述。如:咏梅,咏雪,咏史。 咏[詠]yǒnɡ ❶ (诵读) chant; intone: 吟 ~ recite (a poem) ❷ (用诗词等来叙述) express or narrate in poetic form: 《 ~ 梅》 Ode to the Plum Blossom; ~ 怀 express heart feelings by verse or song ◆咏叹 intone; chant; sing; 咏叹调 {音} aria; 咏赞 sing the praises of; praise 咏yǒng❶ 咏风嘲月|咏月嘲风
❷ 歌咏升平|一咏三叹
❸ 嘲风咏月|颂德咏功
❹ 一觞一咏 咏詠yǒng(8画)
  *咏〔詠〕yǒng8画 口部 (1) 依照一定的声调缓慢地诵读或歌唱: ~叹|歌~|吟~。 (2) 用诗、词等抒写: ~史|~梅|~怀|杂~。 咏詠yǒng小篆作詠。从讠(言),永声。歌唱义。或从口作咏。隶楷两和写法都有。现以咏为规范字。从简。詠为异体字。见《异体字表》。有指声调抑扬地念,唱义。组词如:歌咏|吟咏。转义指用诗词等来叙述。如:咏梅|咏雪。 咏詠★异◎常★常◎异
yǒnɡ詠,形声,从言,永声,本义为依照一定的腔调抑扬顿挫地缓慢诵读,引申为吟诵、用诗词的形式描述或抒发等。又作“咏”,意符改为口。《异体字表》以“詠”为异体字。 【辨析】 咏(詠)/永 “咏(詠)”指拉长声音来歌唱、吟诵,“永”指水道漫长,这两个字意义相近,读音本来微异,后来相同,是同源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