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和辻哲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和辻哲郎1889—1960现代日本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曾任东洋大学、法政大学、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教授。1950年日本伦理学会成立后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和辻一生著述颇丰,涉足领域甚广,其主要伦理学著作有《人学伦理学》(1934)、《伦理学》(上卷1937、中卷1942、下卷1949)、 《日本伦理思想史》 (上、下卷1952)、《佛教伦理思想史》等。和辻认为,伦理学是关于人的共同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以形成的准则或道义的学问,他说:“探求伦理最终不外是探求人的存在方式,从而探求人本身。也就是说,伦理学是关于人的学问”(《伦理学》)他赋予人以特殊的含义,认为“所谓人是社会,同时又是该社会中的人;因此,它不单是人,同时也不单是社会,在这里可以看出人的二重性格的辩证统一”(《和辻哲郎全集》岩波书店版,第10卷第17页),就是说,个人不能脱离整体,整体由个人组成。但他认为全体高于个人,否定共性、整体性、追求个人的独立是“恶”;反之,否定个人的独立性,向共性、整体性复归,实现个性的扬弃和人伦的合一是“善”。和辻认为人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中,他称之为“间柄”(日本语),但“间柄”不是平等的人际关系,而是家庭→地域共同体→经济组织→文化共同体→国家这样一种梯形结构,从而导致他最终主张以天皇制国家为顶点的集团主义、国家主义的伦理。和辻哲郎对于日本伦理思想的研究中,称古代道德是促进民族形成统一的“祭祀统一的道德”或“清明心的道德”,从而将清明心与天皇崇拜融为一体;将多生于武家社会的主从道德或“献身道德”置于中世纪伦理思想的中心;批评平田笃胤的国学,同时也批评以井上哲次郎为代表的国民道德论。和辻哲郎的人学伦理学,创造了日本近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前所未有的庞大伦理体系,是近现代日本伦理学研究的结晶,对战后日本伦理学乃至日本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