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呼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呼兰地名。在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南邻哈尔滨市。县以河为名。呼兰,源于满语,意为烟囱。清朝属黑龙江将军。雍正十二年(1734) 设城守尉。同治元年(1862) 设呼兰厅。光绪四年(1878),将城守尉改为副都统,节制中、南、北、三路。光绪三十二年(1906),呼兰厅改为府。同年,裁副都统。1913年改府为县,属绥兰道。1929年直属黑龙江省。1934年属滨江省。1936年并入哈尔滨特别市。1937年复归滨江省。1949年属松江省。1954年属黑龙江省,由省直辖。1956年划归绥化专区。1958年属哈尔滨市。1965年属松花江专区。1983年划归哈尔滨市。地处松嫩平原东部。呼兰河自西北入境,在南境入松花江。农作物以玉米、谷子、大豆、高粱、亚麻、甜菜为主。工业有火柴、纺织机械、亚麻纺织、水泥等。哈萝、爱大、哈伊公路和滨北、滨洲铁路经过境内。 呼兰满语作Hulan,汉译即烟囱。参见落地烟囱条。 呼兰地名。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地濒呼兰河,故名。当松花江之北。周属肃慎地。三国,属扶余北境。晋为寇漫汗国。后魏、北齐属豆莫娄及勿吉。隋、唐属黑水靺鞨。辽为生女真地。金属上京会宁府。元为铁木哥斡赤斤后王分地,属开原路、合兰府水达达路、肇州蒙古万户府。明属奴儿干都司兀者、木兰卫。清乾隆元年(1736),设呼兰城,初置城守尉。光绪五年(1879),改设副都统驻守。三十年,呼兰厅治移此。三十一年,呼兰升为府;民国二年,呼兰改为县,府、县治均驻此。清前期至民国年间,为八旗驻防地。居民有满、达斡尔、索伦、瓜尔察(即卦勒察)、汉、回、朝鲜、蒙古、锡伯等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