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𫗱269—322

晋代官吏。汝南安城(今河南平舆南)人,字伯仁。少博学善辩,享有盛名。年二十,袭父爵武城侯,拜秘书郎,累迁至尚书吏部郎,镇军将军长史。永嘉元年(307年)琅邪王司马睿出镇建康(今南京),𫗱任荆州刺史,为杜弢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败,投奔王敦。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即晋元帝)建立东晋时,任吏部尚书,继领尚书左仆射,甚得王导器重。嗜酒,常醉不醒,时人称为“三日仆射”。永昌元年(322年)王敦叛乱,刘隗建议元帝尽杀王氏,𫗱极力营救王导,上表言其无罪,而导不知。王敦攻入建康,𫗱被杀。后导见其救己之表章,悔不该当初怂敦杀𫗱,乃曰:“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周𫗱269~322

晋代将领。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东南)人。西晋末为镇军将军长史。渡江后,任荆州刺史,后累官尚书左仆射、领吏部,转护军将军。因经常酒醉不醒,人称“三日仆射”。

周𫗱269—322

东晋汝南安城 (今河南平舆南)人。字伯仁。安东将军周浚子。𫗱少有重名,弱冠,袭父爵武城侯。西晋末为镇军将军长史,元帝时历官荆州刺史、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颇以德失,因时常大醉,时人称“三日仆射”。永昌元年(322),王敦举兵向建康(今江苏南京), 有人主张尽杀王氏, 𫗱曾力称王导 (王敦堂弟) 无罪。 王敦克建康, 𫗱被敦杀。 后王导得知𫗱曾救己, 深悔未救𫗱。 有“吾虽不杀伯仁, 伯仁由我而死” 之语。

周𫗱269—322

晋将领。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平舆南)人。少时善谈论,有名望。西晋末为镇军将军长史。渡江后,任荆州刺史,后累官尚书左仆射、领吏部,转护军将军。因经常酒醉不醒,人称“三日仆射”。王敦以诛隗为名起兵叛乱,有人主张尽杀王氏,他力称王导(敦的堂弟)无罪。王敦攻入建康(今江苏南京),他被敦所杀。后导知其曾救己,悔不劝阻,有“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之语。

周𫗱269—322

字伯仁。东晋汝南安城(河南平兴)人。善清谈,少负才名,初为秘书郎。随元帝过江,官荆州刺史,为荆、湘流民起义军将领傅密所败。后为吏部尚书、转尚书右仆射。嗜酒,略无醒日,时称“三日仆射”。与王导友善,但为王敦所忌。永昌元年(322)为敦所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