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邦彦《风流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周邦彦《风流子》《风流子》 新绿小池塘。①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②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③欲说又休,虑乖芳信,④未歌先咽,愁近清觞。⑤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⑥最苦梦魂, 今宵不到伊行。⑦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 寄将秦镜,⑧偷换韩香。⑨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⑩ 【注释】 ①新绿:一说池名,一说为轩亭名。似前说为是。②“金屋”四句:统写旧日欢会之所在。金屋:本汉武帝藏阿娇之所,这里借指女子所住的华丽闺房。土花:指苔藓。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三十六宫土花碧。” ③丝簧:“丝”指琴弦;“簧”指乐器的簧片,振动能发声。这里合成一个词。指管弦乐器。④乖:违误;芳信:美好的消息。⑤清觞;洁净的酒杯。⑥待月西厢:莺莺与张生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见元稹《会真记》。⑦伊行(hang):她那儿。⑧秦镜:汉代秦嘉妻徐淑赠秦嘉明镜,秦嘉曾赋诗答谢。⑨韩香:西晋贾充之女贾午,爱上美仪容的韩寿,窃御赐西域奇香赠寿;贾充闻寿身有香,知午所赠,因以午许配寿。见《晋书》。这里借指互赠定情信物。⑩厮见:相见。 【译文】 一泓绿波荡漾的小池塘。微风拂动竹帘,点点碎影在斜阳下飞舞闪光。我触景伤情:羡慕双双燕子象当年那样能自由进出华美的屋梁;绿色的苔藓,仍自由自在缭绕着旧日的高墙。唉!隔着多少重绣花帐慢,才是她住的闺房。哦,还能听得出她在将乐器奏响。乐声传达了她内心的彷徨:好象想倾吐自己屡次失约的苦闷,终于有口难讲;又似乎想唱出对我的爱情,却抑制住忧愁把苦酒尝。 我远远的知道她此刻已完毕梳妆,且打开了红窗,正等我幽会于月下的西厢。怕只怕,今晚我连做梦都不能到她身旁。唉!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让我把宝镜换成她的奇香?苍天呀,发发慈悲吧!只让我和她见上一面,哪怕是刹那时光,却又何妨! 【集评】 清·沈谦:“‘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卞急迂妄,各极其妙,美成真深于情者。”(《填词杂说》) 清·况周颐:“元人沈伯时作《乐府指迷》于清真词推许甚至,唯以‘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梦魂凝想鸳侣’等句为不可学,则非真能知词者也。清真又有句云,‘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此等语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蕙风词话》卷二) 清·黄苏:“因见旧燕度莓墙而巢于金屋,乃想自身已在凤帏之外,而听别人理丝簧,未免悲咽耳。”(《蓼园词选》) 【总案】 本词抒发诗人在池塘旁屋外倾听琴声时的遐思,写爱情着眼于音乐上的知音。本词的艺术特色是虚实相生、想象丰富;构思细密,层层深入。全词主要是写诗人帘外听琴声时的遐想,是从丰富的想象中“虚出”,故曰“虚”。但想象的内容不是上天入地充满浪漫主义的幻想,而是非常实际的现实生活,故曰“实”。从构思方面看,自屋外池塘边,写到屋里绣阁、凤帏;从琴声写到对方的心神情态,最后是自己感情的独白,款款道来,层层深入,而燕子、土花等动植物作为诗人情感的映衬物,包括开头几句景色描写,都没有游离于人物内心体验,值得读者咀嚼玩味。 周邦彦《风流子》周邦彦《风流子》周邦彦
周邦彦 枫林凋晚叶①,关河迥②,楚客惨将归③。望一川暝霭④,雁声哀怨,半规凉月⑤,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⑥,风幕卷金泥⑦。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⑧,牵起馀悲。亭皋分襟地⑨,难堪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⑩,银钩空满(11),断肠声里,玉箸还垂(12)。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注释 ①晚叶:老叶。②关河:指函谷等关和黄河。③楚客:借悲秋宋玉自比,写自己身为楚人而客居异乡。④瞑霭:傍晚的烟霭。⑤半规:半圆形。凉月:秋月。⑥“泪花”句:化用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句意。此句为“凤蜡泪花销”之倒。泪花,烛泪。凤蜡,凤凰形的蜡烛。⑦“风幕”句:化用南唐李煜《临江仙》“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句。风幕,风中的帘幕。金泥,帘幕上的烫金。⑧绮罗香减:指身边残留的女子衣上的香气渐渐消失。⑨“亭皋”句:亭皋,水边平地。亭,平。皋,水边地。分襟地,离别分手的地方。⑩寄恨书中:语出唐李商隐《夜思》诗:“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珰。”(11)银钩:原指遒媚刚劲的书法。《晋书《索靖传》:“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12)玉箸:玉制的筷子,以喻美人之泪。 鉴赏 周邦彦与柳永都擅长以慢词长调抒发羁旅行役、相思离别的感概,长于铺叙是他二人的共同特征。虽然周邦彦此类词作的章法格局多从柳永词脱化而来,但同时又能尽量避免柳词的平铺直叙,其对章法结构的巧妙安排既使词作富于变化,又使感情的表达不失凝重浑然之质。 将这首《风流子》与柳永的《雨霖铃》相比较,二人之间的同与不同清晰可见。相同之处可见明显的承袭关系。二词写清秋赠别之愁,均把设酒饯别的场景布置在苍茫的暮霭之中,也都描写了人去酒醒后的悲凉意绪,其结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与“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更是非常地相似。不同之处除写别离相思的细节在命意和技巧上各有轩轾外,从构思布局的大处来看,柳词从长亭话别的场面写到对别后场景的推想,运笔比较平稳,而周邦彦则是先由对别时之景的描写直转而抒发别后独处的悲凉,继而又追思分手之时难舍难分的情景,再想象分手以后二人“别后涕流连,相思情悲满”(《子夜歌》)的幽愁暗恨,章法上极尽曲折之致,将离别之苦表现得淋漓畅达。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曾盛誉周邦彦为“词中老杜”,想来周邦彦词作的思力精深且有法可依的特点与杜甫确实较为接近,二人分别于诗坛词坛被后世学习诗词的人奉为圭臬,亦不是偶然。 本词开篇写别时之景,化用唐代杜甫《秋兴》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以点明时节,正是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晚秋作别长安之时。此时,残月清冷的光华照在迥远的关河之上,暮霭沉沉,大地苍茫如愁。更有失群孤雁悲戚的鸣叫打破暮色的凝重,也扰乱了送别之人本已凄凉的心。一句“人影参差”点明这凄凉原不是一两个人心中的情愫,使离愁变得更为凝重,也许正可用一个“惨”字来概括。离别之惨,惨在分手处的“牵衣掩面”,不忍遽别,别后又“重见无期”;惨在乍别酒醒之时客子余悲未了:无论是泪烛风帘,还是杵韵残香,都可以使他惆怅伤怀;惨在别后相忆,素书频寄亦难消珠泪长垂。到底情有几何,愁有几多,“唯有天知”一句把词人心底最深沉的感慨都概括其中了。 这首词表情达意,除借景言情外,结构上的腾挪跳荡也使别情的表达在曲折中愈见浑厚凝重,诗词典故的灵活运用、语言的富艳精工又为本词增添了一分绚丽和醇雅,可以看作是体现周邦彦创作风格的优秀作品。(张艳秋) 虞山枫林图【清】王晕 故宫博物院藏 集评 明《卓人月:“‘砧杵’、‘银钩’,扇对,魂芳魄艳……兼金石绮采之美,长篇不易。”(《古今词统》卷一五) 清《况周颐:“清真又有句云:‘多少暗愁密意,惟有天知’……此等语愈朴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不妨说尽,而愈无尽。”(《蕙风词话》) 周邦彦《风流子》周邦彦《风流子》周邦彦
周邦彦 新绿小池塘①。风帘动、碎影舞斜阳②。羡金屋去来③,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莓墙④。绣阁里凤帏深几许⑤,听得理丝簧⑥。欲说又休,虑乖芳信⑦,未歌先噎,愁转清商⑧。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⑨。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⑩。问甚时说与(11),佳音密耗(12),寄将秦镜,偷换韩香(13)。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14)。 注释 ①新绿:南朝鲍泉《春日诗》:“新水浮新绿,新禽新听好。”②风帘:风中的帘幕。南朝谢朓《怨诗》:“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③金屋:对美女住处的美称。④“土花”二句:土花、莓均指苔藓。⑤绣阁:绣房。凤帏:饰有凤凰的帘幕。⑥丝簧:泛指一般乐器。丝,弦乐。簧,有簧片的管乐。⑦乖:违误。芳信:情人消息的美称。⑧清商:商,古五音之一,声调凄清悲凉,故曰“清商”。⑨待月西厢:出自唐元稹《会真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后泛指情人约会。⑩伊行:你那里。(11)甚时:何时。(12)密耗:密约。(13)“寄将”句:寄将,寄去。将,语助词,用于动词之后。秦镜,秦嘉镜,后汉秦嘉因妻子徐淑得病回了娘家,没能和她当面道别,故而赠以明镜、宝钗等表达笃爱。韩香,韩寿香,晋贾充之女贾午与韩寿私通,并把皇帝赐给其父的域外异香偷偷赠给韩寿。词中“秦镜”“韩香”指男女定情之物。(14)厮见:相见。 山水图 【清】 髡残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黄昏。风景秀美之地。一塘春水在夕阳的照耀下,浅绿中泛着绚烂的火红。一幢楼阁临水而立,被落照涂上一层灿然金光。一卷疏帘把楼内楼外分隔成两个世界。迎着清风,它舞动轻躯,风姿曼妙,不仅把地上斜阳的光影搅碎,也把人本已多愁的心扰乱了。 这是一处女子的居所。楼外春光正好,她却幽然独居于深室,倩影深藏于绣阁之中。凤帷深处,弦歌声动,恰如《古诗十九首》中描写的那个幽独高洁的女子的弹唱,“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她“未歌先噎”“欲说又休”,乐歌凄清原来是因没有收到情人的音信。满含着愁思,在傍晚一轮皓月即将升起之时,她装扮一新,来到二人曾经幽会的地方。“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她的目光凝在了他前度来时经过的土墙上…… 等待。他也同样在孤独而焦急的等待中体会着相思的滋味。他多羡慕那去年来在她屋下筑巢的燕子和那缭绕楼前土墙上的苔藓! 想自己也曾经和它们一样伴她左右,而如今却只能让思绪透过那一层层凤帏去想象她俏丽的模样。相见时难,且莫说佳音不到,信物难传,最苦的是在这月色撩人的春夜,竟连梦魂都无法飞去她的身边。相思情切之时,他不禁要怨苍天无情,偏偏不给有情人行个方便…… 这首词写男女相恋却不能相见的愁苦。唐圭璋在《唐宋词简释》中对此词赏析甚为精当:“此首写怀人,层次极清。‘新绿’三句,先写外景,图画难足。帘影映水,风来摇动,故成碎影,而斜日反照,更成奇丽之景,一‘舞’字尤能传神。‘羡金屋’四句,写人立池外之所见。燕入金屋,花过莓墙,而人独不得去,一‘羡’字贯下四句,且见人不得去之恨,徒羡燕与花耳。‘绣阁里’三句,写人立池外之所闻。‘欲说’四句,则写丝簧之深情。换头三句,写人立池外之所想,故曰‘遥知’。“最苦”两句,更深一层,言不独人不得去,即梦魂亦不得去。‘问甚时’四句,则因人不得去,故问可有得去之时。通篇皆是欲见不得之词。至末句乃点破‘见’字。叹天何妨教人厮见霎时,亦是思极恨极,故不禁呼天而问之。” 据宋代王明清《挥麈录》载:“周美成为江宁府溧水令,主簿之室有色而慧,美成常款洽于尊席之间,世所传《风流子》词,盖所寓意焉。”这一说法虽未必可信,但从词作反映的内容来看,确为偷香窃玉之事。这在宋词中也是一类题材,许多评论家对此类作品往往持否定态度。如宋代张炎在《词源》中曾说:“词欲雅而正,志之所之,一为情所役,则失其雅正之音。耆卿、伯可不必论,虽美成亦有所不免。如‘为伊泪落’;如‘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如‘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所谓淳厚日变浇风也。”不过这首词虽在大多数封建文人看来有伤风雅,但是其情致表达之深挚缠绵,却历来为人称道。词中无论是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还是想象女子对自己的思念和企盼,都是在词人相思之情的统摄下,一片神行。用语有极婉转处,深情绵邈;亦有极直截处,热烈真率,其生花妙笔值得细心品味。(张艳秋) 集评 陈洵:“‘池塘’在‘莓墙’外,‘莓墙’在‘绣阁’外,‘绣阁’又在‘凤帏’外,层层布景,总为‘深几许’三字出力。既非巢燕,可以任意去来,则相见亦良难矣。‘听得’、‘遥知’,只是不见,梦亦不到。‘见’字绝望,‘甚时’转出‘见’字。后路千回百折,逼出结句,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矣。”(《抄本海绡说词》) 链接 古乐中的五个基本音级——五声。古人将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称之为五声,又称五音。这五个音级按高低排列,形成五声音阶,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的1(do)、2(re)、3(mi)、5(sol)、6(la)。在我国古代音乐中,五声音级起源较早,而且在以后的各种音阶形式中,也都包含了这五个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音级。在我国较早的历史文献中都已经对“五声”有了记载,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子产论乐云:“为九歌、八风、七音、六律,以奉五声。”又《周礼《春官《大司乐》亦云:“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以后又补充了“变宫”“变徵”两个音,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的7(si)、4(fa),与五声合为一体,称为“七声”或“七音”,形成七声音阶。(据王兆鹏、刘尊明《宋词大辞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