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紫芝《鹧鸪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紫芝《鹧鸪天》

周紫芝《鹧鸪天》周紫芝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 ①残红:将要燃尽时的暗红烛焰。②屏帏:屏风和帷帐。③“梧桐”二句:语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④拨金猊(ní):指焚香。金猊,铜制的燃香器具,呈狻猊形。猊,狻猊,即狮子。⑤鹧鸪词:原是词牌名,又称《瑞鹧鸪》《舞风娘》等,这里指歌唱男女爱情的曲子。

鉴赏 这首词旨在写离愁别绪。上阕借景抒情,残灯将烬,屏帏透寒,秋雨梧桐,点点别情。下阕写昔日的欢悦与今日的凄清,抚今追昔,悲不能胜。全词细腻婉约,意境幽远。

周紫芝善于运用色调冷暖的对比手法,来表现今昔之别。上阕写今,下阕前句怀旧,后转入现实。“残红”“秋”“屏帏”“梧桐”“雨”,依次走进视野,与“一点”“残”“欲尽”“凉”“满”“三更”“别离”点染结合,勾勒出了一幅萧瑟凄清的秋愁图。那摇曳的残焰,袭人的凉气,缠绵的秋雨,都给人的心灵划上伤感痕迹。而过去又是怎样的景致呢?“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精致的琴瑟,缥缈的烟气,恬美的歌曲,温暖而惬意,令人顿生深深的眷恋。而今,所有的美好忆记都烟消云散,空留西楼风雨。

作者巧妙地化用了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两句,来抒写自己的落寞与惆怅,这两首词都通过“雨”来烘托心绪,秋夜无寐、别离之悲,与雨滴节奏相契合,演绎出如泣如诉的离歌效果。不过,周词的感情稍内敛,没有出现“苦”等较直接的字眼,但“苦”自上心头。

词中还出现了一个典型的意象:梧桐。梧桐最早是祥瑞的象征,用以招致凤凰,后来成为爱情的代名词。梧桐多暗示着凄美的爱情,并常与“雨”搭配,借助“雨”的清冷特质,营造出一种凄幽的意境氛围。当夜幕垂下后,人们对雨的听觉十分敏锐,那淅淅沥沥的雨声具有厚重的穿透力,直入未眠人的心里,“梧桐”与“雨”的联袂,实现了语词效果的叠加,为哀婉的感情平添了一抹色彩。

周紫芝在他的《鹧鸪天》(楼上缃桃一萼红)自注云:“予少时酷喜小晏(晏幾道)词,故其所作,时有似其体制者。”记与相识歌女“悲欢离合之事”,“感光阴之易迁”,“叹缘境之无实”(《小山词自序》),是小山词的重要主题。本篇情、境、格、调,与小山词颇为相像,但又非简单模仿,而是以灵巧的化用和幽深的情愁灌注其间,别有真意在心头。(张雅莉)

集评 清《陈廷焯:“从愁人耳中听得。”(《词则《闲情集》卷一)

宋《孙兢:“至其嬉笑之馀,溢为乐章,则清丽婉曲。”(《竹坡词序》)

链接 宋代非科举入仕之人可赐出身。宋时朝廷赐予殿试合格的正奏名、特奏名举人及其他士人的一种身份,总称赐出身。正奏名举人殿试合格的,分赐进士及第、出身或同出身。特奏名举人殿试合格的,赐同本科出身,后第一等第一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二名、第三名赐同学究出身。非科举入仕之人,如太学上舍生,或蒙朝廷重用,或名臣之子,或材武过人,或文学优异,特敕赐进士及第、赐御前进士及第等,皆称“赐出身”。


唐宋词之周紫芝《鹧鸪天》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周紫芝《鹧鸪天》

《鹧鸪天》

一点残缸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 ①残缸:即残灯。②帏:帐子。③“梧桐”二句: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④调:弹。瑟:一种弦乐器。⑤金猊:狻猊形的铜制香炉。狻猊:即狮子。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译文】 油灯跳着微弱的光焰即将熄灭,骤然转凉的秋气渗满了画屏帘帏。三更时节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揪人心,这叶叶声声分明都是别离的泪。想昔日,她调弦弹瑟,我拨香炉的烟灰,两两相对同唱柔情蜜意的鹧鸪词。而今夜独坐西楼风吹雨又打,纵使不闻她凄清的歌声也泪垂。

(汤俊峰译)

【集评】 现代·唐圭璋:“此首因听雨而有感。起点夜凉灯残之时,次写夜雨,即用温飞卿词意。换头,忆旧时之乐。‘如今’两句,折到现实之悲。‘不听清歌也泪垂’,情深语哀”(《唐宋词简释》)。

【总案】 晏几道长于将往昔相逢团聚的欢娱与眼前分离独居的凄凉对比交叉着写。周紫芝此词亦得其法。昔日在香炉旁,对面调笙,同唱情曲,何等温馨惬意。而“如今”西楼独听“风雨”,怎不“泪垂”。“调”、“拨”仅两个细节就写出当年的赏心乐事,用笔简炼。上片从触觉、听觉、视觉感知上写出环境的冷清寂寞,抒情主人公虽未正面着笔,但可想象他三更独坐、面对残灯、沉思默想往事的那种寂寞、孤独的况味。


周紫芝《鹧鸪天》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周紫芝《鹧鸪天》

《鹧鸪天》·周紫芝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这是一首怀人词,怀念的对象是一位歌女。先写秋夜卧听三更梧桐雨,“叶叶声声”都像在诉说离情。继而回忆“那时”二人对坐调弄琴瑟、拨去炉灰、同唱小调的柔情蜜意。末二句写风雨之夜垂泪忆当年的感慨,愁思难平,心潮汹涌。全词回环婉曲,情景相生,且用语天成,毫无着力痕迹。毛晋说:“紫芝尝评王次卿诗云: ‘如江平风霁,微波不兴,而汹涌之势,澎湃之声,固已隐然在其中。’其词约略似之。”这评论是很中肯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5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