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周淑安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周淑安
周淑安周淑安(1894—1974) 沈尊光 安 旭 中国歌坛人物第1页 周淑安1894——1974福建厦門人,女,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 生。1911年畢業於厦門女子高等師範學校。1914年赴美国留學,入哈佛大學攻讀音樂藝術理論,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習鋼琴,後取得哈佛大學藝術學士學位。1927年入紐約音樂學院習聲樂。1928年回國,從事中學音樂教育,後任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教授及聲樂组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教於瀋陽音樂學院。1974年1月5日病逝。終年80歲。作有《同胞們》、《抗日歌》、《不賣日貨》等歌曲。编有《戀歌集》、《抒情歌曲集》、《紡紗歌》。著有《我的聲樂教學經驗》。 周淑安 周淑安1894—1974曾用名胡周淑安,中国现代女音乐家、声乐家、作曲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1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14年清华大学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生,先后在布拉津书院、哈佛大学攻读音乐理论,在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和康乃尔大学师范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声乐与音乐教授法,并取得哈佛大学艺术学士学位。1921年回国,在上海中西女塾、厦门大学等校任教,曾指挥过合唱。1927年再次赴美,入比布底音乐院进修声乐。1928年回国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并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声乐教授及声乐系主任,是中国第一位女声乐教授、声乐系主任和女指挥。1938~1946年在四川乡间研究音乐并教乡村小孩唱歌。1946~1949年在上海允中女子学校进行音乐教学。1959年应沈阳音乐学院之聘到该院任声乐系教授。1974年病逝于上海。周淑安是中国早期学习和研究欧美传统声乐艺术的音乐教育家之一。她在上海的中学任教时,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女子合唱队,曾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编写过音乐教材,流行全国。并为声乐教学的民族化探索、奋斗了数十载,为我国声乐艺术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她在教授声乐的同时,还创作了《同胞们》、《抗日歌》、《不买日货》等抗日歌曲和《假朋友、假师生》、《纺纱歌》等艺术歌曲,反映了她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思想。她在创作中还非常注意歌词的声韵和在歌曲中吸收民族民间音调,如《安眠曲》、《乐观》等就是根据民族民间曲调写成。所创作的合唱曲《佛曲》和一些儿童歌曲,曾录制了唱片。1935年,她的歌集《抒情歌曲集》(商务印书馆)、《恋歌集》(商务印书馆)和《儿童歌曲集》(开明书店)等相继出版发行。论文《我的声乐教学经验》(音乐出版社《音乐论丛》第四辑,1963)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在国内有较好的影响。 ☚ 陈鹤琴 应尚能 ☛ 周淑安 周淑安周淑安 (1894—1974),中国现代女音乐家、声乐家、作曲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1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14年清华大学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先后在布拉津书院、哈佛大学攻读音乐理论,在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和康乃尔大学师范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声乐与音乐教授法,并取得哈佛大学艺术学士学位。1921年回国,在上海中西女塾、厦门大学等校任教,曾指挥过合唱。1927年再次赴美,入比布底音乐院进修声乐。1928年回国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并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声乐教授及声乐系主任,是中国第一位女声乐教授、声乐系主任和女指挥。1938—1946年在四川乡间研究音乐并教乡村小孩唱歌。1946—1949年在上海允中女子学校进行音乐教学。1959年应沈阳音乐学院之聘到该院任声乐系任教授。1974年病逝于上海。 ☚ 赵元任 梅兰芳 ☛ 周淑安 周淑安周淑安 (1894—1974),中国现代女音乐家、声乐家、作曲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1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14年清华大学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先后在布拉津书院、哈佛大学攻读音乐理论,在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纽约音乐学院和康乃尔大学师范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声乐与音乐教授法,并取得哈佛大学艺术学士学位。1921年回国,在上海中西女塾、厦门大学等校任教,曾指挥过合唱。1927年再次赴美,人比布底音乐院进修声乐。1928年回国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并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声乐教授及声乐系主任,是中国第一位女声乐教授、声乐系主任和女指挥。1938—1946年在四川乡间研究音乐并教乡村小孩唱歌。1946—1949年在上海允中女子学校进行音乐教学。1959年应沈阳音乐学院之聘到该院任声乐系任教授。1974年病逝于上海。 ☚ 赵元任 梅兰芳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