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围神经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围神经炎peripheral neuritis

又叫多发性神经病变。系神经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如各种毒物中毒(重金属类及化学物品等)、营养缺乏与代谢障碍、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或与遗传有关性疾病等。其病理主要表现为轴索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性变。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四肢远端较重的迟缓性不完全瘫痪;手套或袜套型感觉减退或异常;手足血管舒缩异常和出汗与神经营养性改变等。由于病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异,表现在病变范围、程度及症状的多少等方面。本病应首先查明病因,并去除致病的因素,阻止其进展;在此同时可给予大量维生素B族药物等。

周围神经炎

周围神经炎

称多发性神经病或末梢神经炎,是指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末梢型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自主神经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本病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如下:
❶中毒性:药物中毒有异烟肼,呋喃类药物,磺胺类药物,链霉素,乙胺丁醇,苯妥英钠,长春新碱,肼苯达嗪等。毒物中毒有铅,汞,砷,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❷感染性:流感,肺炎,风湿,结核,传染性肝炎。
❸营养缺乏或代谢性:营养缺乏有维生素B的缺乏,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肠道疾病;代谢障碍有糖尿病,尿毒症,血卟啉病,粘液水肿,恶性贫血。
❹炎症和血管性:多动脉炎,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血清注射或疫苗接种后神经病。
❺遗传性: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
❻其它:癌性感觉神经病,癌性远端轴突病。周围神经炎病因虽很多,但其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❶感觉障碍:最初有肢体远端感觉过敏,烧灼样痛,病变区域内有触痛和肌肉压痛,以后感觉逐渐减退,以致消失,典型的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子型。
❷运动障碍:肢体远端对称性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肌张力减低,肌肉萎缩。
❸反射改变:踝反射,桡骨膜反射,甚至膝和二头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❹自主神经障碍:病变部位皮肤变薄,干燥,脱屑,发冷,指(趾)甲松脆,多汗或少汗。以上为多发性神经炎的共同表现,但由于病因的不同有些病人感觉障碍为主,有些以运动或自主神经障碍为主,有些病变特殊,表现亦可以不对称。周围神经炎的治疗:
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毒物中毒者应阻止其进入体内并加速排泄。药物中毒应立即停药,代谢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应严格控制血糖,尿毒症应进行透析治疗。
❷急性期注意休息,使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
❸对症治疗:应用止痛剂和大剂量的维生素B族药物(维生素B2,B6,B12,烟酸等)。
❹理疗,针灸,按摩都有助于恢复。
❺功能锻炼,防止挛缩或畸形。

☚ 老年人脑肿瘤   颞动脉炎 ☛
周围神经炎

周围神经炎

周围神经炎指由于中毒、感染、营养缺乏、代谢障碍、变态反应等因素引起周围神经的病变。临床上仅单一神经受累者称为单神经炎。若有多个神经受累则称为多神经炎。受累神经支配的部位有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障碍。感觉障碍表现为感觉消失、减退、异常或过敏,可为对称性分布或为手套、袜子型; 运动障碍表现为受累肌肉不同程度的瘫痪,肌张力低、肌力差,腱反射迟钝或消失;二种障碍均自肢体的远端逐渐向近端扩展,日久出现肌肉萎缩。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四肢血管舒缩,出汗及神经营养性改变如多汗、少汗或闭汗,四肢过冷或过热,皮肤脱屑,色素沉着等。由于病因不同、神经受损程度及部位亦各异; 有时以感觉障碍为主,也可以运动障碍为主。
引起周围神经炎的病因有;
❶中毒:重金属中毒,如铅、砷、汞、锑、磷等; 药物及化学品中毒如呋喃类、氯喹、长春新碱、乙胺丁醇、链霉素、磺胺类、异烟肼、细胞毒性药物、DDT、氯醛、双苯丙酮脲。
❷营养缺乏、代谢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 如维生素B1缺乏、尿毒症、糖尿病、卟啉病、粘液性水肿、α及β脂蛋白缺少症、异常丙种球蛋白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
❸感染: 如麻风,白喉,钩端螺旋体病等引起的局部神经感染; 菌痢、流感、麻疹、脑膜炎、腮腺炎、伤寒、副伤寒、猩红热、败血症及结核等急性或慢性感染时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变。
❹预防接种: 如血清注射或疫苗接种后。
❺放射线损伤。
❻胶原性疾病: 如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
❼与遗传有关: 如腓肌萎缩、进行性肥大性间质性神经炎、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等。
❽病因不明。
呋喃类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炎 于服呋喃西林或呋喃坦丁后1~2周内出现症状。主要为对称性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或剧烈疼痛,尚有运动功能障碍。目前呋喃西林已不作内服药。肾功能差者服用呋喃坦丁时应注意,一旦出现四肢末端感觉异常即应停药,并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维生素B1及B12
异烟肼引起的周围神经炎 营养不良患者口服异烟肼每日剂量超过10mg/kg或300mg时,则有可能发生周围神经炎,服异烟肼同时应服用维生素B6以预防。
长春新碱引起的周围神经炎 早期中毒症状为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腹痛、便秘,以后出现手足感觉异常,肢体远端肌力减退及腱反射消失,明显的中毒症状见于剂量大于每周2mg/m2时。出现症状后应立即停药,周围神经障碍症状可于数周内恢复; 若将长春新碱作鞘内注射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病变。
苯妥英钠引起的周围神经炎 治疗癫痫时,当苯妥英钠的药物浓度超过20μg/L时有出现周围神经炎的可能,但临床症状一般不严重。
血清治疗后神经炎 如治疗破伤风或白喉时,注射抗毒素时,常于典型血清病出现后2~3天出现神经根病变症状。以二侧或一侧第五颈脊神经最易受影响,出现相应皮肤节段疼痛及肌肉尤其三角肌的麻痹,亦可出现整个臂丛神经受累表现。有时须经一年余,症状才可完全恢复。
氯喹引起的周围神经炎 氯喹剂量每天超过500mg以上,服药时间超过一年以上者易出现周围神经炎症状,一般仅表现运动功能障碍。
其他如尿毒症、糖尿病、白喉等引起之周围神经炎可见有关条目。

☚ 进行性脊髓肌萎缩症   面神经瘫痪 ☛

周围神经炎

peripheral neuriti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