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周围神经损害的康复医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周围神经损害的康复医疗

周围神经损害的康复医疗

周围神经包括除了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及神经末梢,它是中枢神经与躯体各组织间的冲动传递装置。按其功能及其在中枢的起始部位不同,分成脑神经(颅神经)、脊神经及植物神经。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但其受损后的康复处理,主要着重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恢复。
周围神经损害的康复医疗原则 神经肌肉系统康复的目的是使神经传导功能、肌力、肌耐力以及运动协调性等得到恢复。在康复处理中,应着重注意和预防肢体的挛缩和变形。因周围神经受到疾病或外伤的损害后,肢体肌的运动功能发生麻痹,随意活动受到障碍。麻痹的早期,常由于局部水肿而有纤维素渗出到组织之间,这就是导致肌肉挛缩、肢体变形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手指、足趾发生挛缩后,常常不易恢复。防止肢体挛缩变形的康复医疗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保持肢体处于良好体位 将肢体抬高或吊起,也可利用水的浮力将肢体浮起,以免组织受压导致血液及淋巴回流受阻而加重水肿。
医疗体育 根据肌力、肌耐力测定的结果,适当进行肌肉的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或抵抗运动等。由于拮抗肌的相应紧张和收缩,常常引起固定性肌挛缩变形,对此必须进行医疗体育,主要作拮抗肌反方向的被动运动,以保持肌肉的正常张力和关节的可动范围。在运动疗法过程中,严忌肌肉过劳,尤其是麻痹肌不要过度伸展。
对外科术后运动训练的开始时间,一般认为: 腱粘连剥离术后一天后开始; 屈肌肌腱缝合术后3周(小儿4周); 伸肌肌腱缝合术后4周(小儿5周); 屈肌肌腱移植术后4周(小儿同); 神经缝合术后3周(小儿6周)。训练开始为主动运动,6周后开始被动运动。
温热疗法 热敷、温水浴、蒸气浴、蜡浴、泥疗等,都是借温热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松解粘连。也可用辐射热(红外线、电光浴等)帮助组织水肿或积液的吸收。温热疗法还可以做为医疗体育、按摩疗法或电动操疗法的前准备。要注意使用的温度适宜,以免引起烫伤,对感觉障碍的患者更应小心。
水疗法 利用水的浮力、温热效应以及泡沫浴或旋流浴的微细按摩作用,产生良好的止痛、缓解肌肉紧张以及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也可用于运动疗法的前准备,以增强被动或主动运动的活动幅度及锻炼成效。
电疗及超声波疗法 早期利用超短波、短波或微波电疗,可促进水肿消退、炎症吸收及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有利于神经的再生过程。若有粘连或瘢痕形成,可采用药物离子导入,超声波或音频电疗法。对麻痹肌,可根据电诊断结果施行电动操疗法或连接监测装置进行肌肉运动的生物反馈疗法。
磁疗法 磁场有消炎、消肿、止痛、松解粘连、软化瘢痕以及促进组织的再生作用,也是康复医疗的一个措施。
作业疗法 根据肌力及肌耐力的检测结果进行适当的作业训练。在肌力未充分恢复以前,用不增加阻力为主的作业疗法。若需要增加阻力时,应从短时间逐步过渡到长时间,必要时可以装带静止型或能动型夹板或相应的矫形器,以完成限定的操作。要注意防止由于感觉障碍而引起的机械磨擦性损伤。作业疗法常根据功能障碍的部位和程度,进行编织、泥塑、打字、木工、织布、踏车、刺绣、修配机器或缝纫烹调等。特别注意培养患者对作业疗法的兴趣,并不断增加锻炼的强度、难度和时间,以增进肌肉的灵巧性和肌力的耐受程度。
按摩疗法 手动按摩、电动按摩、辅加磁场按摩等,都有镇痛、消肿、促进血循环、防止肌挛缩的作用。在按摩时,可适当增加一些主动或被动运动。
矫形器或夹板的应用 神经麻痹后,肌力甚弱或完全消失,造成肢体不能保持功能位,可用器械辅助矫治。例如下肢短支具多用于神经麻痹引起的足部肌力不平衡,常见的有内翻足、外翻足、垂足、跟足、摇动足等畸形,这种矫正器能使步态趋于正常。下肢长支具多用于大腿肌群无力导致的膝关节支撑不稳、屈曲挛缩、小腿外翻等。上肢及手部可装用各种功能的夹板,以弥补动作功能障碍。
不同周围神经损害的康复医疗 周围神经除去外伤受损外,还有各种病变的损害。在前述一般处理原则的基础上,还应根据不同神经肌肉病变的性质和程度进行特殊处理。
上肢周围神经损害的康复医疗
(1) 臂丛(C5~T1)损害: 全麻痹型: 上肢全部麻痹,严重者伴有胸大肌、岗上肌、岗下肌、背阔肌受侵。
应用肩胛上举、内收及外展运动锻炼,或用肩轮训练。由于牵拉伤导致的前根、后根与脊髓断离者,预后不良,常常是截肢手术的适应证。一侧上肢能完成全部日常生活活动的80%,所以不少患者截肢后不再装配假肢,但要训练健肢的功能代偿。
上位型(Erb-Duchenne型): C5、6高位损害。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指伸肌及拇展肌麻痹。上肢外展及外旋障碍,前臂屈曲困难。感觉障碍限于三角肌区、前臂和手的桡侧。
要预防肩关节内收、内旋及拇指内收挛缩,腋下垫一棉纱卷支撑,手部带拇外展夹板。
下位型(Klumke型): 为C8及T1高位损害。小鱼际肌及腕屈肌麻痹,呈“鹰爪手”畸形。尺神经分布区感觉丧失,局部皮肤及指甲营养障碍,可伴有Horner综合征。
为预防伸腕挛缩,需带伸腕夹板,并用手关节掌屈训练器锻炼。
中位型: C7高位损害。多伴发于上两型,单独出现者罕见。主要肱三头肌麻痹,腕部伸肌无力。
为预防肘关节屈曲挛缩,作肱二头肌的被动运动,腕部可带伸腕夹板。
(2) 肌皮神经(C5、6) 损害: 喙肱痹、肱二头肌及肱肌麻痹。屈肘困难,肱二头肌肌腱反射消失,前臂外侧感觉障碍。
为预防肘关节伸展挛缩,可使用屈肘吊带。注意强化桡神经支配的肱桡肌功能,以代偿屈肘动作。
(3) 腋神经(C5、6)损害: 腋神经上支支配的三角肌及下支支配的小圆肌麻痹。出现上肢外展困难及外旋无力,三角肌区感觉障碍。完全损害者三角肌萎缩明显,神经炎时伴有疼痛。
要注意预防肩关节内收及内旋挛缩。
(4) 桡神经(C6~8,T1)损害: 肱三头肌以下损害: 伸肘力仍存在,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肘后肌以及前臂伸肌群麻痹; 肱桡肌以下损害: 部分外旋能力存在; 前臂区损害: 各伸指肌麻痹; 腕骨区损害: 只出现手背部感觉障碍。桡神经损害后由于伸腕、伸指肌群麻痹,出现“垂腕”及指关节屈曲畸形。
需带托手夹板(Thomas夹板),使掌指关节保持伸展位; 拇指外展夹板以弹簧支架使拇指外展,最好使用手关节能活动的Thomas夹板。
(5) 正中神经(C6~8及T1) 损害: 前臂内旋及屈肌肌群麻痹致前臂内旋、腕部屈曲及外旋困难,大鱼际肌麻痹,呈“猿手”畸形、指不能对掌,握力低下。掌面桡侧感觉障碍,拇、食指末节尤为明显。不完全麻痹时伴有疼痛。
为预防拇伸肌挛缩,矫正猿手畸形,进行拮抗肌被动运动,并带对指长夹板,以支撑腕关节。不全麻痹时使用对指短夹板。
腕管综合征: 腕管在腕横韧带下方。该管有数条屈肌肌腱及正中神经穿过,内容密积。当受到炎症、外伤或劳损损害时,神经膜水肿,神经纤维受压而造成麻痹。出现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外侧头以及第一、二蚓状肌无力。早期针对病因进行理疗; 晚期以松解粘连及增强拇指关节活动为主。
(6) 尺神经 (C6及T1)损害: 上臂区损害时,累及
❶尺侧腕屈肌。
❷指深屈肌。
❸小鱼际肌。
❹骨间背侧肌。
❺骨间掌侧肌。
❻第三、四蚓状肌。
❼拇内收肌。
❽拇短屈肌(内侧头)麻痹; 前臂区损害时,出现上述
❸~
❽各肌麻痹。尺神经损害时,各指内收及外展困难,拇指出现Froment氏征。整个第5指及第4指的尺侧感觉障碍。尺骨膜反射消失,尺侧屈腕困难。
为预防第4、5指的掌指关节过伸畸形,可用关节折曲板,使掌指关节曲屈到45°。也可带弹簧手夹板,使麻痹的蚓状肌处于良好位置,屈曲的手指处于伸展状态。肱骨髁上骨折形成的肘外翻,常常使尺神经受压,可行手术将尺神经前移,或作肱骨楔形接骨术以纠正外翻。
下肢周围神经损害的康复医疗
(1)股神经(L2、3、4)损害: 髂腰肌、耻骨肌、缝匠肌、股四头肌及膝关节肌麻痹,其中股四头肌最重要。出现伸小腿及屈大腿无力,行走呈“跨阈步态”,膝腱反射消失,股前及小腿内侧感觉障碍。不完全麻痹时伴有疼痛,膝部尤为明显。
进行麻痹肌的耐力锻炼,以防 膝挛缩。股四头肌麻痹后代偿功能不好者,可带大腿矫形器或护膝架。
(2) 坐骨神经(C4、5 S1、2、3)损害: 损害部位高时,出现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及腓总神经与胫神经支配肌麻痹,小腿不能屈曲,足及足趾运动完全丧失,呈“跨阈步态。”跟腱及跖反射消失,小腿外侧感觉障碍或出现灼痛。高位损害预后不良,因为神经再生和功能出现的时间太长,常常在功能未恢复以前受累肌早已变性。损害部位在股以下时,由于股二头肌、半腱肌及半膜肌未受累,故小腿屈曲功能保留,只出现腓总神经及胫神经支配肌的麻痹。
为预防膝关节挛缩、弓足、内或外翻足、趾屈畸形等,可配用下肢器械或穿矫正鞋。
(3)腓总神经(L4、5、6及S1、2)损害: 多见于腓骨头骨折或石膏绷带压迫。腓深神经损害出现胫骨前肌、趾长伸肌、 𧿹长伸肌及趾短伸肌麻痹, 呈“内翻垂足”, 出现“跨阈步态”; 腓浅神经损害时,腓骨长肌及腓骨短肌麻痹。
预防弓足、内翻足,可带小腿矫形器或穿矫正鞋。对于不能康复的病例,可行关节制动术或胫骨后肌前移植术。
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 趾短屈肌、𧿹长肌及短屈肌以及足底肌麻痹。表现足跖屈、足内收及内翻动作困难,呈外翻足。由胫骨肌挛缩而踝关节背伸过度。跟腱反射消失,足底感觉障碍。
重点预防跟足畸形,可带小腿矫形器或穿矫正鞋。
格林-巴里综合征: 为急性多发性神经脱髓鞘疾患,广泛性四肢麻痹(下肢为重),有时伴有疼痛。脑脊液有细胞蛋白分离现象,严重者有呼吸肌麻痹。急性期数天过后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可以用温热疗、水电浴、按摩、药物电离子导入,肌力及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等。重点加强比目鱼肌、胫后肌、骶棘肌的肌力,以维持身体正常姿势。严重者常在急性期因呼吸肌麻痹死亡。如能注意营养加强锻炼,预后良好,一般1~2年恢复。若遗有垂足畸形,可穿矫正鞋以克服垂足行走困难。

☚ 老年性痴呆的康复医疗   面神经麻痹的康复医疗 ☛
0000057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