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Zhōu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几遍全国各地。今北京,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邑、东平、淄博,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林,贵州之从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藏、苗、瑶、彝、鲜、壮、黎、傣、水、土家、锡伯、布依、纳西、仫佬、布依、布朗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 《姓氏考略》据《河图运录法》 注云: “黄帝将有周昌。” 当为周姓之始。 ❷又据《逸周书》 注云: “商太史有周任。”似应另有所出。郑樵疑其食采于周,而以邑为氏。 ❸或系出姬姓,而支脉有别。郑樵注云: “姬姓。黄帝之苗裔后稷弃之后。有邰氏曰姜原,为帝喾元妃。出见巨人迹,践之而孕,期月生稷。初以为不祥而弃之,故名曰 ‘弃’。好种艺。尧闻之举为农师,舜封 (之) 于邰,号曰‘后稷’。 邰, 今武功县城是也 (按: 故址当在今陕西武功县南八里)。邰之总名曰 ‘周’,故国号周……至文王始伯诸候。武王光有天下,追封古公、季历、文王为王。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在永兴鄠县东南。” (按: 鄠县,即今陕西户县。) 镐在丰之东二十里(按: 镐,音hào,后称 “镐京”,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昭王之时,王纲不振,乃南巡狩,卒于江上; 穆王得八骏,西巡于昆仑之邱,以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 厉王无道,国人畔之,出奔于彘;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 “共和”。共和十八年立厉王之太子靖,是为宣王。周室中兴。其子幽王,为褒姒蛊惑,欲立其伯服而废申后太子宜咎。宜咎奔申。申侯与犬戎攻周杀幽王于戏。晋文侯与郑武公迎宜咎于申而立之,是为平王。后居东都王城,今西京河南县是也 (按: 在今河南洛阳县西五里),平王四十九年,鲁隐公之元年也。敬王又迁成周,今洛阳县也。(按: 成周,即洛阳故城,今河南洛阳县东北二十里)。敬王三十九年,获麟之岁也。敬王四十一年,“春秋” 终。元王以下十有二世,二百二十一年。赧王为秦所灭,出为庶人,百姓号曰 “周家”,因为氏。又,平王之子别封汝南者,亦为周氏。见志犹详 (按: “见” 当 “县” 之误); 又有周公黑肩之后,世为周卿士,其后或亦以周为氏。以上虽同出于姬姓,而支派有三。 ❹郑樵又注: “代北复姓有贺鲁氏,改为周氏。” ❺又注: “魏献帝次兄普氏改为周氏。” ❻ 《姓氏考略》 注引 《周书》 云: “周瑶初姓普屯,后改姓周。” ❼或为姬姓所改。郑樵注称: “唐先天中,避明皇嫌名,改为周氏。” 唐明皇李隆基,“基”、“姬” 同音,避讳而改。 ❽或为暨姓所改。郑樵又注: “(唐) 上元中暨佐有 (按: 有,《姓氏考略》引作 ‘时’)准制改为周氏。” ❾ 《姓氏考略》 注云。“梁赐成汭为周氏。” (按: 汭本唐青州人,故此 “梁”当指五代时梁)。 ❿或为喜氏所改。《续通志·氏族略·元·有故改氏》 载: “元喜同,河西人,以周为氏。”(11)今苗族之周姓,据 《中国人的姓名·苗族》 载: 清代造册登记,依名取姓。有名 “别”,意为 “猪”。当地语音猪、周近似,遂以周为姓。 春秋时晋有周舍; 汉代有周勃; 三国时吴有周瑜;晋代有周处; 唐代有周兴; 宋代有周邦彦; 明代有周顺昌; 当代有周恩来。 周zhōu❶遍及。李尤《辟雍賦》:“是以乾坤所周,八極所要。” ❷環繞。枚乘《七發》:“游涉乎雲林,周馳乎蘭澤。”班固《西都賦》:“周以鉤陳之位,衛以嚴更之署。” ❸循環反復。邊韶《塞賦》:“周而循始,乾行健也。” ❹周圍,四周。張衡《西京賦》:“巖險周固,襟帶易守。” ❺合。見“周用”。 ❻至。《漢書》班固《幽通賦》:“道悠長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❼王朝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姬發滅商而建立。張衡《東京賦》:“周姬之末,不能厥政。”邊讓《章華臺賦》:“美呂尚之佐周,善管仲之輔桓。” ❽人物。指周武王。王延壽《夢賦》:“周夢九齡,年真百兮。”指周公旦。見“周孔”。指莊周。班固《幽通賦》:“周、賈盪而貢憤兮,齊死生與禍福。” ❾周章惶懼貌。見“周遑”。 周 《说文》:“周,密也。”周,周密、谨严。《管子·九守·主周》:“人主不可不周。”尹知章注:“周,谓谨密也。” 1.通“賙” zhou [例一] 《诗·大雅·云汉》:“靡人不周。”传:“周,救也。”笺:“周,当作赒。王以诸臣困于食,人人赒给之,权救其急。”周,救济。周通“赒”。 [例二] 《汉书·游侠传》:“振穷周急,谦退不伐。”周急,救济困急之人。周通“赒”。 周,章母、幽部;赒,章母、幽部。章母双声,幽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舟” zhou [例一] 《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七:“齐亘(桓)公与蔡夫人乘周,夫人汤(荡)周。”周,舟船。周通“舟”。 [例二] 《吕氏春秋·行论》:“楚庄王使文无畏于齐。”高诱注:“无畏,申周。楚大夫。”毕沅校勘:“申周即申舟,古字通。”按,《左传》、《淮南子》、《汉书》皆作“申舟”。周通“舟”。 周,章母、幽部;舟,章母、幽部。章母双声,幽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同” tong [例一] 《韩非子·扬权》:“周合刑名,民乃守职。”顾广圻《识误》:“周,当依本书《主道》篇作‘同’。”周合,《主道》篇作“同合刑名”。周通“同”。 [例二] 《淮南子·俶真》:“譬若周云之茏苁辽巢彭濞而为雨。”周云,同云。云密布成一色。周通“同”。 周,章母、幽部;同,定母、东部。章、定准旁纽双声,幽、东旁对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4.通“侏” zhu [例] 《山海经·海外南经》:“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焦侥国在三首东。”袁珂《校注》:“‘周饶’、‘焦侥’并‘侏儒’之声转。”周饶,侏儒,短小人。周通“侏”。 周,章母、幽部;侏,章母、侯部。章母双声,幽、侯旁转迭韵,属音近通假。 周 周zhōu❶古部族名。 ❷周王朝。见《史地篇》〔周〕条。 ❸遍,全。《小雅·皇皇者华》二章:“皇皇者华,周爰咨诹。”朱熹《集传》:“周,遍;咨诹,访问也。使臣自以每怀靡及,故广询博访,以补其不及而尽其职也。”《大雅·绵》四章:“自西徂东,周爰执事。”徂,往,朱熹《集传》:“周,遍也。言靡事不为也。” ❹道旁迂曲处。《唐风·有杕之杜》二章:“有杕之杜,生于道周。”《韩诗》说:“周,右也。”毛《传》:“周,曲也。”马瑞辰《通释》:“右、周古音同部,周即‘右’之借字。右,通作周。《蒹葭》诗 ‘道阻且右’,《笺》: ‘右者,言其迂回。’ 即屈曲也。” ❺大。参见〔周行〕、〔周道〕条。 ❻通“赒”,救济。《大雅·云汉》七章: “靡人不周,无不能止。” 毛《传》:“周,救也。”郑《笺》: “周,当作 ‘赒’,王以诸臣困于食,人人赒给之,权救其急,后日乏无不能豫止。” ☚ 迩言 周行 ☛
周 周zhōu❶古部族名。《大雅·文王》一章:“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族自后稷受封其母姜嫄之国邰,历夏、商两朝,千余年至文王,故称周为旧邦。郑《笺》:“文王初为西伯,有功于民,其德著见于天,故命之以为王,使君天下。大王聿来胥宇,而国于周,王迹起矣,而未有天命,至文王而受命。言新者,美之也。”《大雅·大明》二章:“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毛《传》:“挚,国;任,姓。仲,中女也。”郑《笺》:“京,周国之地。挚国中女曰太任,从殷商之畿内嫁为妇于周之京。” ❷周王朝。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至幽王被犬戎所杀,史称西周。《大雅·云汉》三章: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朱熹《集传》: “言大乱之后,周之余民,无复有半身之遗者。” 《大雅·烝民》一章:“天监有周,昭假于下。”郑《笺》:“监,视也;假,至也。天视周王之政教,其光明乃至于下。”《周颂·般》一章: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郑《笺》:“皇,君。於乎美哉,君是周邦而巡守,其所至则登其高山而祭之。” ☚ 郇伯 周王 ☛ 周读音zh·ou(-),为ou韵目,属ou—iu韵部。职流切,平,尤韵。 ❶周围。 ❷圆周。 ❸环圈。 ❹普遍。 ❺周到;完备。 ❻星期。 ❼接济。 ❽朝代名。 上一条: 綉 下一条: 週 周〔zhou〕nios:他跑了三~。wud jid ghuangs daot bubnios. 周年 〔zhou nian〕bed ad jut. 周身 〔zhou shen〕ad joud. 周岁 〔zhou sui〕bed ad jut. 周围 〔zhou wei〕1.jid ngueal:我家~到处有田有地。welbloud jid ngueal dab jibnax mex lut mex las. 2.ndanl zhanb: 这个地方~很宽。ad leb dex nend ndanlzh anb ghund hent. 周游 〔zhou you〕jid ngueal yox. 周週{}三3540①动翻动。东北官话。辽宁沈阳:把缸~倒啦!‖来,把车~过来!②动躲藏。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洞里去。③动收缩。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这块布会~的。④动多指老年人因身体衰弱而蜷缩。吴语。浙江金华岩下〖 〗。尔这两日依又~起来罢啦?⑤动指使;派遣。客话。福建永定下洋〖 〗。~乜人去开会合适?⑥名粥。冀鲁官话。河北新城。1935年《新城县志》:「粥谓之~。今北人通呼粥为~。」⑦代这;这么。晋语。山西朔县〖 〗。~些儿。陕西北部〖 〗。~好看的一朵花儿!⑧量物品分成的部分。闽语。福建厦门〖 〗。截三~切三块。   周zhou❶周密。《荀子·议兵》:“处舍收藏,欲~以固。”(处舍:居住的房屋。以:而且。)《孙子·谋攻》:“辅~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辅:辅助。隙:疏漏。) ❷普遍。同义合成词:“周遍”。《史记·秦始皇本纪》:“亲巡天下,~览远方。”《周易·系辞上》:“知~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知:智。乎:于,在。济:有益于。) ❸绕。《左传·成公二年》:“逐之,三~华不注。”(华不注:山名。) 周❶〈隐〉清末吹糖人行指生意不景气。 ❷〈隐〉旧时粤剧戏班指钱财。 周*週❶- ❻zhōu❶环绕;循环 △ ~而复始|~期。 ❷全;普遍 △ ~身发热|~边|~游。 ❸完备;完善 △ ~到|~密。 ❹圈子;外围 △ 四~|~围。 ❺表示计量 △ 绕场一~|跑了三~。 ❻时间的一轮;星期 △ ~年|~刊|~末。 ❼接济 △ ~济。 ❽朝代名。ɑ)约公元前1046-前256年。分西周和东周:西周,约公元前1046-前771年,姬发所建;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姬宜臼所建。b)南北朝之一,公元557-公元581年,鲜卑人宇文觉所建,史称北周。c)五代之一,公元951-公元960年,郭威所建,史称后周。 ❾姓。 周週❶— ❻、賙 ❼❶周围;圆形的外围:~缘︱~遭︱四~︱圆~。 ❷绕一圈;环绕:~旋︱~转(zhuan)︱~而复始。 ❸全:~遍︱~身︱~游︱~天︱众所~知。 ❹完备:~到︱~至︱~密︱~全︱~详︱不~。 ❺星期:~三︱~报︱~刊︱~末︱一~。 ❻时间的一轮:~期︱~年︱~岁。 ❼接济:~济︱~恤(xu)。 ❽朝代名,姬发所建,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 ❾南北朝时北朝之一,宇文觉所建,公元557—581。史称北周。 ❿五代之一,郭威所建,公元951—960。史称后周。 ○~折(指事情进行往返曲折,不顺利)︱~章((一)仓皇惊恐。(二)周折;苦心)。 周zhōu❶ 圈,环形:请各明星绕场一周。 ❷ 周围:四周│周边。 ❸ 绕行一圈:周而复始。 ❹ 一定时间段的一轮:周年│周岁。 ❺ 星期:本周│上周│周末。 ❻ 全部,普遍:众所周知│周游世界。 ❼ 周到,周全:周密│照顾不周。 ❽ 接济:周济。 ❾ 朝代的名称,约公元前11世纪,由姬发建立。 ❿ 姓。 周(4次) ❶相合;相容。虽不~于今之人兮 何方圜之能~兮《离》 ❷环绕。此指环流。水~兮堂下《歌·君》 ❸本指周代。此指文王、武王等。~论道而莫差《离》 周zhōu❶环绕。《湘君》:“水周兮堂下。” ❷周游。《九思·逢尤》:“周八极兮历九州。” ❸合。《离骚》:“虽不周于今之人兮。”王逸注:“周,合也。”《离骚》:“何方圆之能周兮。” ❹朝代名,存在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期间,分西周和东周。由周武王姬发建立。《离骚》:“周论道而莫差。” 周zhou周报 周边 周长(chang) 周到 周济 周刊 周密 周末周年 周期 周全 周身 周岁 周围 周详 周恤1 周旋 周延周游 周缘2 周遭3 周章 周折 周至4 周转 北周 东周 后周四周 西周 圆周 周期表 周转房5 圆周率(lǜ) 周而复始 深文周纳 众所周知 周zhou❶圈子,环形的东西:他们绕场一~,向大家表示感谢|月亮绕地球一~大约要29天的时间。 ❷完备,周到;我考虑不~,以至出现了错误|这次行动因计划不~而失败。 ❸星期:每~放电影一次|本学期行课二十~|厂工会~~都要举行舞会。 周zhōu❶周围:穿过一层竹篱花障编就的月洞门,俄见粉墙环护,绿柳~垂。(十七一十八·368) ❷周备:众人都体谅他在病中,且素日形体太弱,禁不得一些委屈,所以他接待不~,礼数粗忽,也都不苛责。(四五·1039)
周zhōu周zhōu星期。1890年《日本国志》卷二十三:“每周为七日。”1901年《清议报》七十八册《马塞多尼亚》:“前在欧洲定造水雷艇六只。目下有二只,业已竣工,数周间(即数礼拜)必到。”1903年方燕年《瀛洲观学记》:“一来复,七日也。日本谓之一周。”1904年许炳榛《甲辰考察日本商务日记》:“每七日为一周。” 周❶當作“賙”,謂給不足也。《詩經·大雅·雲漢》: “靡人不周,無不能止。”毛傳: “周,救也。” 鄭玄箋: “周,當作賙。” 陸德明《經典釋文》: “賙,音周。”《禮記·月令》: “開府庫,出幣帛,周天下,勉諸侯。” 鄭玄注: “周,謂給不足也。” ❷徧。《詩經·大雅·崧高》: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 鄭玄箋: “周,徧也。”《周禮·天官·外府》: “以周知四國之治,以詔王及冢宰廢置。” 鄭玄注: “周,猶徧也。” 《周禮·地官·大司徒》: “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鄭玄注: “周,猶徧也。” 《周禮·地官·小司徒》: “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鄭玄注: “周,猶徧也。” 《周禮·地官·司稼》: “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稑之種,周知其名,與其所宜地以爲法,而縣于邑閭。” 鄭玄注: “周,猶徧也。” 《周禮·夏官·司險》: “司险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其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路。” 鄭玄注: “周,猶徧也。” ❸密致。《周禮·冬官·函人》: “櫜之而約,則周也。” 鄭玄注: “周,密致也。” ❹币。《禮記·檀弓上》: “天子之棺四重,水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杝棺一,梓棺二,四者周之。” 鄭玄注: “周,币也。” ❺忠信爲周。《禮記·緇衣》: “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歸于周,萬民所望。” 鄭玄注: “忠信爲周。”《禮記·緇衣》: “君吉曰: 惟尹躬天見于西邑夏,自周有終,相亦惟終。” 鄭玄注:“忠信爲周。” 《論語·爲政》: “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鄭玄注:“忠信爲周,阿黨爲比。” (《玉函山房輯佚書》) 《論語·爲政》: “君子周而不比。”鄭玄注: “忠信爲周,阿黨爲比。” (《通德堂經解》) ❻備。《春秋傳服氏注六》: “舉人之周也。” 注: “周,備也。” (《鄭氏佚書》)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周 周 zhōu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三) > 周 周 zhōu 周zhōu❶旧时北京地区镖行谓买。 ❷旧时吹糖人行谓生意不好。《切口·吹糖人》:“周: 生意不好也。” ❸旧时广东粤剧行业谓钱财。 周周zhōu〖名词〗 一、朝代名。分西周、东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59)。《周郑交质》:故周郑交质。——所以周朝郑国交换人质。《王孙满对楚子》: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商纣暴虐,鼎又迁到周朝。《范雎说秦王》:是周无天子之德。——这就是周室没有做天子的德行。 二、指周勃。汉初大臣(1)。《李陵答苏武书》:晁错受戮,周、魏见辜。——晁错被杀,周勃、窦婴被判罪。 三、指《周颂》。《诗经》中《颂》的一部分。三十一篇,多为周初作品(1)。《梅圣俞诗集序》: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因而赶上《商颂》、《周颂》和《鲁颂》的作者。 四、指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姬姓,周武王之弟,名旦,亦称叔旦。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1)。《梓人传》: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士人有时谈论殷、周两代的政绩,总是说伊尹、傅说、周公和召公。 五、朝代名,指后周,五代之一。公元951至960年,共历三帝,十年(2)。《丰乐亭记》: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从前太祖皇帝,曾率后周的军队在清流山下击破李景的十五万大军。《三槐堂铭》:显于汉、周之际。——在后汉、后周时就做官。
周zhōu〖动词〗 一、遍及(1)。《晁错论贵粟疏》: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可以走遍全国而没有饥寒的忧患。 二、环绕(1)。《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怪石森然,周于四隅。——奇异的石头十分繁密,环绕在四周。
周zhōu〖形容词〗 周密,周全,周到(10)。《马援诫兄子严敦书》:龙伯高敦厚周慎。——龙伯高诚朴宽厚、周密谨慎。《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宫殿上的瓦缝密密麻麻参差不齐,比全身穿的绸衣服上的线脚还多。《原毁》:其责己也重以周。——他们要求自己严格而且全面。
周zhōu〖副词〗 表示统括。可译为“遍”(2)。《子革对灵王》:周行天下。——遍行天下。《上枢密韩太尉书》:周览四海名山大川。——遍观整个中国的名山大川。 周1zhōu❶ 周密,谨严,周到。《孙子·作战》:“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则国必强。”《文心雕龙·镕裁》:“若情~而不繁,辞运而不滥,非夫镕裁,何以行之乎?” ❷ 周遍,全。《周易·系辞上》:“知~乎万物,而道济天下。”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其待人也轻以约。” ❸ 环绕。《左传·成公二年》:“齐师败绩。逐之,三~华不注。”(华不注:山名。)归有光《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庭。” ❹ 亲密,契合。《论语·为政》:“君子~而不比,小人比而不~。”(比:勾结。)《楚辞·离骚》:“何方圜之能~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圜:通“圆”。) ❺ 救济。《论语·雍也》:“君子~急不济富。”晁错《论贵粟疏》:“可以~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❻ 朝代名。周武王所建,至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韩非子·五蠹》:“有决渎于殷~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周2週zhōu❶ 循环。《汉书·礼乐志》:“阴阳五行,~而复始。” ❷ 周遍,周全。《新书·道术》:“~听则不蔽。” ❸ 量词。瞿式耜《戊子九月书寄》:“今皇上以丙戌十月嗣统,今已两~。” 周*zhouD6DC ❶环绕的一圈:运动员绕场一~向观众致谢。 ❷星期:~刊/~末/~日/~薪/上~。 ❸四周;周围:~遭/~边/~长/~匝/圆~。 ❹完备;没遗漏:招待不~/~到/~详/~全/~密/~纳/~至。 ❺全面;普遍:~身/~延/~知/~游。 ❻绕一圈:~而复始/~转。 ❼给,接济:~济/~恤/~急。 ❽周波的简称:千~/兆~。 ❾朝代名:西~/东~/北~/后~。 ❿〈文〉亲近;亲密:君子~而不比,小人比而不~(《论语》)。(11)姓。 救济 救济振 赡(拯赡) 救拯 拯救 拯济 舟航 济拯 利济 存济 营济 润济 拯济 调济 周赈 拯恤 营恤 救济社会:拯物 救济贫困:济贫(劫富~) 匡困 救穷 免除租税救济饥贫:蠲赈 蠲振 救济患难:救患 恤患 救济急难:周亟周济,救济;恤 周 赒 赈济,救济:振济 互相救济:互济 哀怜救济:愍救 抚慰救济:劳恤 安抚救济:安济 收容救济:收恤 收挽 开仓救济:发赈 紧急救济:急赈 急振 广泛救济:弘济 恢济 周济
另见:接济 抚恤︱勒索 ☚ 救济 救济人 ☛
完备 完备十 足 完(完具) 备(备完;备具;该备;饬备;宣备;大备;曲备;浑备;旁备) 具(具备;具脩;毕具) 周(周足;周普;周瞻) 设 赅 齐整 齐全完备:悉备 足备 全备 赅备 周备 周全 舒齐 选具 大致完备:苟完 明确完备:明备 纯正完备:纯备 丰富完备:富备 整齐完备:齐给 周到完备:修备 周密完备:详细 周备 详尽完备:委备 周详完备:详备 文献资料或文章内容等详细完备:详赡 允当而完备:允备 完备周到:备至 完备无遗:该尽 饬尽 所需的东西十分完备:无一不备 不简陋:何陋之有 (应该有的全有了:完备) ☚ 齐全 完好 ☛
环绕 环绕环(环抱;环合;环拥;环缭;环翊;环匝;环拱) 绕(缴绕;蟠绕;连~;旋绕;清流营~) 营(~绕) 回(回合;回抱;回绕;纡回;迂回) 还(还旋;还绕;旋还) 围(围绕;围抱;屏围;包围) 拱(拱卫;拱抱;拱绕;拱护;环拱;盘拱) 抱(抱拱;周抱;翔抱;萦抱;偎山~海;山环水~) 带(~河被山) 周(周帀;周旋;周络;周匝;周回;周迥)钩 团(~~转) 圆 圜(圜抱)匝 萦(萦带;萦缠) 缭(缭转)纡 绕(~围;~圜) 徇(~以离殿) 笼络 轮转 蟠委 屏拥(群山~) 周匝,环绕:寰 屏障环绕:拥带 襟带 环绕四周:环周 青翠的草木环绕四周:环翠 环绕一周:遭(遭周;周遭) 匝(磕匝;匼匝;铪匝) 周紥 回旋环绕:萦转 迂回环绕:曲环 曲折环绕:槃(槃折) 盘(盘曲;盘委;盘屈;盘桓;盘结;盘擗) 蟠(蟠纡;蟠屈;蟠曲;萦蟠) 洀 萦回绕 回环 回邅 裴徊 连接回环:钩环 曲折回环:三回九转 围绕绵长:亘带 围绕的样子:霍 团团(~围住) 匼匝 铪匝 鞈匝 曲折环绕的样子:盘盘 蟠蟠 (围在周围:环绕)
另见:缠绕 盘旋 弯曲 围绕 ☚ 环绕 环绕某物 ☛
周到 周到周(周备;周至;周全;周匝;贯周) 到(详到) 曲至 齐全 考虑安排得细致周到:面面俱到 面面皆到 各方面的关系都处理得圆满周到:面面俱圆 面面圆到 细密周到:绵密 水银泻地 诚恳周到:款备 殷勤周到:臻臻至至 款曲周至 谨敬周到:谨备 详尽周全:纤芥不遗 纤芥无遗 纤介无遗 纤介不遗 详细周全,没有遗漏:委曲详尽 精细周到:精到(考虑~) 老练周到:老到 切实而周到:笃备 周到而全面:圆全 周全 完备周到:备至 备致 (面面都照顾到:周到)
另见:考虑 照顾 全面 周详 ☚ 周到 周密 ☛
程度高 程度高深(~知;~思;~信;~情;~切;~厚) 强(责任心~) 高(~超;~级) 飞(~阁;~桥)浩(~歌) 昂(~扬) 修(~远)危(~岩) 尧 十分 不过 稍高一点:一头(高出~) 程度较高:挺(~好) 相当(~水平) 可观 程度很高:很(~是;~大;好得~) 怪(~好;~乖) 多(~么) 好(~生;~不;~快) 老(~是;~远) 百(信心~倍) 万(~~;~苦;~不得已) 生(~怕;甚生;好生) 滚(~热;~圆) 酷(~似) 殊(~为不安) 特(特别;~好) 蛮(~壮) 满(~好;~有把握) 齁(~苦) 綦(望之~切) 雅(~以为美) 精(~光;~瘦) 寡(黄皮~瘦)颇(~为) 孔(~多;~武有力)良(用心~苦) 大(老大;~不了;老~不忍) 太(~好;~大)贼(~亮) 笃(~剧) 煞 稍偏 碜 傻(~大) 赛 恶 苦怪 紧 足 畅 崭(~红;~新) 何等 何其 异常 非常 非凡 强烈 格外 分外 无比无任 不胜 十分 登天(一步~) 备至(恭维~) 倍儿 倒大(倒大来) 百般(~奉承) 兮兮(脏~) 莫名 高度 高迥 抵死 一百一 程度很高的:高度 程度最高:极(极顶;极端;极颠;极点;极度;极其;极了;极至;颇极;端极) 绝(绝顶;~妙) 最 至(至为;至上;~深) 顶(顶端;透顶;顶呱呱) 杀(气~;笑~)死(乐~;~顽固;要~要活) 穷(~凶极恶) 痛(~打;~杀;~恨) 殊(殊甚) 煞(~痛;急~;~费苦心) 泰(~西) 太(太甚;~古) 甚(莫此为甚) 盛 透(透顶;熟~) 尽(~头;尽量;人至义~) 烂 过 亢(~阳;~满) 莫(莫大) 臬 周 致 鞠 着(吓~;累~) 万分 万千 万般 到家(服务~) 尖端(~技术) 非不 巴巴(可怜~) 冲天(干劲~) 通天(~人物) 至高 积高 上上 无上(~荣光) 无比 之尤 不过(再好~) 济颠 要命(好得~) 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至高无上 最高程度:极致 所达到的最高程度:极挚 程度上不能再超过的界限:极点 极顶 表示程度达到极点:极为 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无以复加 ☚ 程度 高远2 ☛
周围 周围周(周袤;周遭;周轮;周匝;周回;周迴;周圆;四周;还周;四周围;四周遭) 围(四围) 圆(方圆) 员 遭 四厢 四邻 四隅 四畔 陀螺 四面,四周:四边 四壁厢 附近,四周:四近 四近,四周:四旁 周围的地方:环境 周围一带:方边左右 (环绕着中心的部分:周围)
另见:中间 范围 位置 ☚ 附近 地 ☛
普遍 普遍普(普泛;普通;普博;周普;还普) 遍(遍周;周遍) 广(~为;~被) 达(发达) 众 咸 皆(孔皆) 偕 宣 竟 历(~告;~览) 均 蟠(~满九州) 溥(溥遍) 洽(洽通;洽浃;周洽) 漫 泛 诩 全面 滔滔 该辩 周浃 普遍、全面:周 涉及的方面多:旁(~征博引) 泛(~指;广泛) 广泛地:纵(~观) 普遍,广泛:普广 溥汜 丰富广泛:赡宏 普遍达到:周(周遍;周溥) 备 浃(浃洽) 蟠(蟠极;蟠满) 光被(~四表) 遍及 遍达 遍满 翔洽溥洽 洽普 普洽 宏溥 满,遍及:泼 普及,遍及:普浃 广布,普及:流普 遍及天地间:际地蟠天 遍及各地:连州跨郡 连州比县 无所不至,四处遍及:极天极地 极天际地 极天蟠地 穷天际地 蟠天极地 蟠天际地 蟠地极天 际地蟠天 均匀周遍:均遍 (存在的面很广泛,具有共同性的:普遍)
另见:广大 共同 存在 ☚ 普遍、规模 规模 ☛
朝代 朝代朝(王朝;皇朝;唐~) 代(明~;清~) 时(宋~) 中国朝代名:夏(夏朝) 商(商汤;殷商) 周(东~;西~) 秦 汉(东~;西~) 魏 蜀 吴 晋(西~;东~) 宋 齐 梁 陈隋 唐 辽 金 元 明 清 一个朝代:一朝 一姓 一个君主统治的时期:朝(康熙~) 过去的各个朝代:历代 历朝 历政历叶 以前的朝代:前代 曩叶 前一个朝代:前朝 被本朝战胜而灭亡的朝代:胜朝 胜代 在位皇帝的朝代:当代 当时那个朝代:当朝 本朝 国朝 尊称本朝:圣朝 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累朝 政治清明的朝代:治朝 兴盛的朝代:熙朝 盛朝 两个不同的朝代:云鸟 更换朝代:更姓 易姓 迁鼎 鼎革 改朝换代 更姓改物 改元正位 改元正号 改姓易代 改朝换姓 帝王初即位改元:履端 更易朝代或年代:换代 过手 (建立国号的君主统治的整个时期:朝代)
另见:宫殿 皇帝 朝廷 ☚ 古代 人生各时期 ☛
充足 充足充(充周;充盈;充实) 足(足充;足实) 周(周足;周瞻) 饱(饱满) 裕(宽裕) 酣 赡(赡足;丰赡;雄赡) 盈给 满盈 起发 雄大 雄厚 饫沃 粮食充盈:粒米狼戾 充足而旺盛:充沛 充壮 丰富充足:丰足 很充足:十足 至足 百分之百 十足的:足巴巴(多到能满足需要:充足)
另见:够 剩余 满足2 丰富 富裕 欠缺 ☚ 够 充裕 ☛
旁边 旁边边(边厢;边旁;边上;边傍;边头;海~;路~) 旁(旁侧;旁畔;路~) 畔 将 侧(侧边;侧首;侧手;侧畔) 胁 颊 陲横 眉 方(在水一~) 傍(傍边) 阿 周 厢(东~;这~) 跟底 跟前 跟头 左右两边:两旁 旁仄 旁侧 左右 村旁、宅旁、道旁、水旁:四旁 四门之旁:四旁 山旁:山樊 江湖道路等的旁边:畔(水~;河~;路~;桥~;村~;枕~;耳~) 很近的旁边:近前 近旁 衿肘 跟前 身体的近旁:身边 身下 身傍 身畔身伴 手边 跟前 仪表、才能出众的人在身边:珠玉在侧珠玉在傍 珠玉在前 眼旁:眼边 眼前 眼近 眼底(眼底下) 眼睛头 眼皮底下 近在身边,伸手可以拿到的地方:手头 (左右两侧的地方:旁边)
另见:位置 方向 近地 接近2 中间 ☚ 地方 其他地方 ☛
循环 循环迴(迴环;轮迴) 周(周回;周迴;周行;周期;周转;周圆;营周;环周;还周) 纡回 轮回 轮转 轮环 往复回旋 循环反复:回周 还回 还迴 纡迴 回环 巡回 巡迴 环复 环流 翻环 转辗 循环往复 不断地循环反复:周而复始 周而复生 周则复始 终而复始 循环,周而复始:环回 环迴 循环变化:回转 迴转 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怪圈 (事物周而复始地运动或变化:循环)
另见:流动 转动 ☚ 运行1 摇动2 ☛
称天数 称天数半天:晌(半晌) 半日 一天:日(一日;昼日) 一朝 一旦 满一天:满日 淹日 周日 一整天:整日 一日 全日 尽日 竟日 穷日 崇日 渴日 极日 永日 晬日 留日 成日(成日家;成日价) 弥日 通日 终天 终日 终朝 终晷 日夜 早夜 崇朝 彻天 终天 成天 全天 长天 整天 连昼 彻昼 朝暮 朝夕 旦昏 旦暮 穷辰 穷晷 穷昼 穷景 昕夕 昕宵 毕景 昼昃 每日里 一天到晚 无天无日 从早到晚:早晚 朝夕 鼌夕 朝朝暮暮 暮暮朝朝 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通晓连夜 通明达旦 通明彻夜 通昏达曙 通宵达旦 通宵彻昼 通宵彻旦 达旦通宵 靡明靡晦 穿宵连夜 连宵达旦 连宵达曙 连宵彻曙 通晓连夜 连昏达曙 连昏接晨 分宵达曙 从早到晚,通宵达旦:尽日穷夜 整天,从早到晚:镇日(镇日家;镇日价) 整日整夜:终日终夜 整天整夜 足日足夜 黑天白日 连明彻夜 连明连夜 连明达夜 申旦达夕 终日终夜 镇日镇夜 成日成夜 不分昼夜,整天整夜:黑家白日 黑价白日 许多天:多日 永日 数日 少日 七天:周(~会;上~;本~;一周) 十天:旬(旬朔;旬期;旬时;数~) 浣(上~;下~) 浃(浃日;浃旬)挟日 一个月的最后一旬:下旬 十天之内:旬次 满十天:弥旬 阅旬 旬浃 整十天:终旬 既旬 十多天:旬余 十二天:浃辰 十五天:半月 二十天:兼旬 约定或规定的日数:期日 一年的天数:期数 ☚ 称各天 某月某日 ☛
周密 周密到 周(周匝) 密(密周;完密;缜密) 致 熟 云回 孰复 缜匝 冷静周密:静密 严谨周密:无隙可乘 详细周密:详密 细致周密:绵密 致密 细针密线 详尽周密:明密 精细周密:茧丝牛毛 严厉周密:峻密 完备周密:圆密 精确周密:精密 非常细致周密:毫发无遗 不遗毫发 极其细致周密:至纤至悉 (周到细密:周密)
另见:周到 严密 全面 ☚ 周到 细密2 ☛ 周亲和;朝代名;国名;姓:~亲/~鼎/~官/~易/~原/~南/~书/~颂/~礼/~髀算经。△西~/东~/北~/後(后)~。又见“賙”。 周zhōu职流切,平尤。 ❶周密,谨严。《孙子·谋攻》:“辅~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❷亲密,亲近。《论语·为政》:“君子~而不比,小人比而不~。” ❸适合,和调。李峤《论巡察风俗疏》:“器~于用,力济于时。” ❹周遍,普遍。《史记·秦始皇本纪》:“亲巡天下,~览远方。” ❺保密;隐蔽。《荀子·解蔽》:“~而成,泄而败。” ❻环绕,循环。《楚辞·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兮堂下。” ❼通“赒”。赒济。《后汉书·王丹传》:“好施,~急。” ❽旁边,周围。见“水周”。 〖周〗 粵 zau1〔州〕普 zhōu ❶ 周密。許慎《說文解字》:「〜,密也。」左丘明《左傳.昭公四年》:「其藏之也〜。」(之:指冰。) ❷ 圍繞,有成語「〜而復始」。歸有光《項脊軒志》:「前闢四窗,垣牆〜庭。」 ❸ 四周。魏禧《吾廬記》:「目之所~。」(眼睛所見到的四周景色。) ❹ 周遊。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有七年,親巡天下,〜覽遠方。」 ❺ 公正。《論語.為政》:「君子〜而不比。」(比:自私。) ❻ 周濟,救濟。宋濂《杜環小傳》:「好〜人急。」
周古部落名。始祖后稷,原居邰(今武功)。传到公刘,迁至豳(今彬县)。古公亶父时,定居周(今岐山周原),部族日臻强盛。周文王灭崇后迁都于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商建立周王朝。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次年平王东迁。前249年周王室为秦庄襄王所灭。 周 031 周前11世纪—前221前11世纪,周部族首领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建立的奴隶制国家,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河以东)。立宗法制,颁行典章制度,分封诸侯。传到周平王时,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都于镐时,为西周;都于洛邑时,为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前770—前476)和战国(前475—前221) 两个时期,共历34王,800余年。
周 世 系 表 一、文王以前的周世系

二、周王朝世系表 
☚ 商 春秋 ☛ 周 周朝代名。公元前11世纪姬发所创。史称为周武王。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历时800多年,34王。 ☚ 终 朱紫 ☛ 周 周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Zhou朝代名。历史上一般把周朝分为两个阶段,以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次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为线,这以前被称为西周,以后称为东周。东周时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256年周朝被秦所灭。周朝共历34王,800年左右。 ☚ 武王伐纣 西周 ☛ 周週zhōu❶周围。如:四周,圆周。 ❷环绕。如:周而复始;绕场一周。 ❸普遍,整个,全。如:众所周知;周身汗水。 ❹时间的一轮,特指一星期。如:周期,一周,周刊。 ❺完备。如:周到,周全,周密。 ❻接济,救济。如:周济,周急。 ❼电波频率单位周波的简称。 ❽有周武王建立的周朝,南北朝时的北周,五代之一的后周。 ❾姓。 周 ☚ 绍 天命观念 ☛ 周 周古部落名,采地名。周始祖后稷,原居住邰(今陕西杨陵区南),传至公刘迁至豳(今陕西彬县、旬邑),古公亶父时定居于岐山之阳,部族日渐强盛,称为周,周遂成为部族名。周文王时迁都于丰京,仍分岐周地为周公旦采地,东谓之周,西谓之召。今周原考古发掘已发现西周初期的宫殿、宗庙、手工业作坊、墓葬遗址以及大量西周甲骨文。 ☚ 郿坞 姜氏城 ☛ 周[Ⅱ ❷赒、Ⅰ❶ ❷ ❸週]zhōuⅠ ❶ (圈子; 周围) circumference; periphery; circuit: 圆 ~ circumference; circle; periphery; 绕校园一 ~ fetch [make] a circuit of the campus; 在营房四 ~ 设岗哨 post sentries round the barracks ❷ (星期) week: 每隔一 ~ week about; every other week; 为期四 ~ 的寒假 a four-week's winter vacation ❸ {电} (周波的简称) cycle: 千 ~ kilocycle; 兆 ~ megacycle ❹ (朝代, 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 the Zhou Dynasty (c. 11th century-256B.C.) ❺ (北周)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557-581), on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❻ (后周) the Later Zhou Dynasty (951-960), one of the Five Dynasties ❼ (姓氏) a surname: ~ 恩来 Zhou Enlai Ⅱ ❶ (绕一圈) make a circuit; move in a circular course ❷ (接济) help sb. out: ~ 急 help sb. tide over; help sb. out; relieve Ⅲ ❶ (普遍; 全) all; whole; entire; all over: ~ 身 the whole body; 众所 ~ 知 as is known to all ❷ (完备; 周到) thoughtful; attentive: 考虑不 ~ not well advised; do not think out [over]; 招待 ~ 至 be very attentive to guests ◆周报 weekly publication; weekly; 周边 {生} ambi ̄ tus; perimeter; {机} periphery; 周边战略 peripheral strategy; 周长 girth; circumference; perimeter; 周到 attentive and satisfactory; thoughtful; considerate; thorough; complete; well-considered; 周而复始 go round and begin again; make a circle and start again from the beginning; repeat the process again and again; go round and round; move in cycles; 周济 help out (the needy); relieve; help the poor with money; give alms; 周节 circular pitch; 周刊 weekly; weekly magazine; weekly publication; 周密 careful; thorough; 周末 weekend; 周年 anniversary; 周期 period; cycle; circle; revolution; round; complete alternation; 周期性 periodicity; cyclicity; 周全 thorough; comprehensive; complete with all that is desired; help sb. attain his aim; aid; 周日(的) weekday; {天} diurnal; 周身 the whole body; all over the body; 周岁 one full year of life; 周围 around; about; round; on every side; vicinity; 周详 comprehensive; complete and detailed; every detail taken care of [considered]; careful; 周相 phase; 周向 circumference; 周旋 circle round; mix with other people; socialize; have social intercourse with; go [move] about; attend to guests [friends]; deal with; contend with; 周游 travel round; journey round; make a tour in search of adventures, enjoyments, etc.; 周缘 pericline; circumferentia; periphery; 周遭 around; round; about; 周章 [书] be scared; trouble; effort; 周折 twists and turns; setbacks; a complicated [troublesome] course of development; trouble; complication; tortuous course; 周正 [方] upright; regular; 周知 generally known; public knowledge; 周至 attentive and satisfactory; thoughtful; considerate; 周转 {经} turnover; have enough to meet the need; 周转率 turnover rate; rotation rate; turnround rate 周week 周国名。姬姓,相传为后稷之后。原附属于商。公元前11世纪灭商,并封建诸侯,成为天下共主。早年建都于周(今陕西岐山、扶风二县北),文王时迁于丰(今陕西西安西沣水西岸),武王灭商后迁于镐(今西安西沣水东岸)。公元前771年幽王被犬戎杀死,平王继位,次年东迁,居于王城(今河南洛阳市),天下共主的地位从此名存实亡。春秋晚期周敬王迁都成周(今洞南洛阳东)。赧王时又迁回王城。公元前256年,赧王死,名义上的周王朝也不复存在。 周❶古部族名。姬姓。相传始祖为后稷,封于邰(陕西武功)。传至公刘,迁居于豳(陕西栒邑)。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陕西岐山),重视农业并筑城郭、建室屋、设官司,周人渐强盛。周文王时又迁都于丰(陕西沣水以西)。 ❷朝代名。周武王灭商后建立。都于镐(陕西长安沣水东)。周公东征胜利后,确立宗法制,进行大分封。周代曾实行井田制,农业、手工业均有所发展。农作物种类很多,曾有“百谷”之称。已出现耘草、施肥、灌溉、除虫等农业技术。青铜冶铸比之商代数量多,传播范围广。陶器制作中釉陶增多。传至周幽王时,申侯联合缯与犬戎攻周,杀死幽王。公元前770年幽王子平王东迁至洛邑(河南洛阳)。前256年为秦所灭。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共传三十四王,历时八百余年。有关周的社会性质,学术界争论较大。或说周时已进入封建社会,或说春秋战国之交始进入封建社会,或说东、西周均为奴隶社会。 周zhōu❶ 周而不比|周而复始|周急济贫|周郎顾曲|周贫济急|周全之道|周则复始|周章失措
❷ 庄周梦蝶
❸ 不食周粟|耻食周粟|大费周折|锻炼周纳|款曲周至|深文周纳|众所周知
❹ 阿党比周 周周,甲骨文作   ,金文作    ,《説文》古文作 ,小篆作 。 構形難得確解。解釋多圍繞 “周” 字形、“田” 字形展開,如或説象莊稼滿地,故用爲稠密、周密之義。或説象方格縱横,花紋燦然,是 “雕” 的初文,《新金文編》“琱”下收麥方尊銘文中近似甲骨文第一字形的 “琱” 字,説 “周” 字重見。或説本象田疇,或增小點作裝飾,後世誤作从用。“周” 字後世多用作地名、方國名,故增 “口”作區别符號。文獻多用周密、緊密、普遍、完備等義,又用作地名、朝代名。又或通 “雕”。卜辭用作氏族名。銘文用爲地名、方國名。 楚簡帛文作  ,依古體而略有訛變。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 周·凋zhōu·diāo (甲) (篆) “周”的甲骨文是象形字,田的中间种了庄稼,有纵横小道,四周有田埂为界。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说文》:“周,密也。”故有“周密”一词。周,作为历史上的一个部族是“崛起于田亩之间”,故从“田”。周的祖先名后稷,是农业专家,之所以名为“周”,可能与“周”字的本义有某种必然的联系。金文其下加一“口”,籀变“田”为“用”。“凋”,左边两点为“冰”。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田间庄稼自是不可幸免。“凋”与“掉”都有落的意思,谐“掉”音。应属会意字。“凋”作声符省去左边,与“周”混而为一,故“周”作为声符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字,生成了两个不同系列的形声字。与“周”读音相关的形声字: zhōu 啁(象声词,啁啾) chóu 绸(丝绸) 惆(惆怅) 稠(稠密) 裯(单层的被子) diao 阴平:雕(雕塑) 碉(碉堡) 鲷(一种鱼) 去声:调(调查) tiáo 调(调整) 蜩(古书上指蝉,佝偻承蜩) tì 倜(倜傥) 相关链接 1.“倜”本读zhōu,与侏、侜相通。(见《正字通》)也与“俶”音近相通。“俶”有两个读音:chù与tì,倜傥的“倜”随之读tì。 2.“周”有环绕义,如“周而复始”、“周旋”。周旋,实为“舟旋”。此为通假义。
周週; zhōu(8画)
  【提示】在异体字整理前,表示“环绕、循环” “全面、普遍”“完备、完善” “圈子”“圈数” 等义时,週是“周” 的异体; 表示 “接济” 和用于朝代名、姓氏时,“周” 没有异体。起笔是撇,不是竖。口上是土,不要错写成上横长、下横短的士。 *周1〔週〕zhōu8画 冂部 (1) 首尾相连的闭合图形;环绕中心的外围部分;圈子: ~长|圆~|四~。 (2) 绕一圈: ~而复始。 (3) 普遍;全: ~游列国。 (4) 完备;细密: ~到|~密。 (5) 时间的一轮;特指一个星期: ~期|~年|~刊|下~二。
*周2zhōu (1) 接济;救济: ~济。 (2) 朝代名。 1. 周朝,公元前1046—前256年。分东周(姬发建)和西周(姬宜臼建)。 2. 北周,北朝之一,公元557—581年。宇文觉建。 3. 后周,五代之一,公元951—960年。郭威建。 (3) 姓。
周 ☚ 吉 唐 ☛ 周週zhōu甲骨文作田字三竖都上下出头。少数不出头。四格中有四点,象庄稼形。少数没有点。不带点的,两边两竖下端出头。用为方国名,可能周氏族原农业较发达。周初金文同。后即加“口”。口(皿)即祭器,如商字后加口同。为王得天下后祭祖。西周个别有不带口而上横缺口的。战国文字和小篆继承,讹成使用的用字。隶楷继承。从字形产生周围、圈子义。如:圆周|一周|周围。引申为环绕,绕一圈。如:周而复始|周旋。约六朝时造“遇”字。用于周字的周围、环绕、普遍、时期一轮等义。现作周的异体字。见《异体字表》。又指周密,周全。如:到。又引申为普遍,全面。如:众所周知|周身。又指时期的一周,特指一个星期。又引申为给,接济。如:周济|周急。后造赒字。上古时期的周代是我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朝代。是周武王姬发所建立。约公元前1066年至前256年,约800年。 周週★异◎常★常◎常
zhōu周,表意,甲骨文、金文1初象界画分明的农田形,田中长满了庄稼,表示周代先祖世居之地;金文2、小篆增口,表示国家政令由周王口中发出,本义为古部落名。(一说甲骨文象方格内刻画之形,本义为雕刻,是“彫”的本字。)引申为姓、朝代名,假借为周密,由此引申为完备、救济、周到、普遍、全面、环绕、圈子等。週,形声,从辵,周声,本义为环绕,引申为周围、周期、一星期(七天)、全等。《异体字表》以“週”为异体字。 【辨析】 ❶“周”与“週”不是等义异体字。 ❷以“周”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zhōu:啁∣chóu:绸、稠、惆∣diāo:碉、雕、凋、鲷∣diào:调∣tiáo:调、蜩∣tì:倜。 【构词】 周边(周邊)∣周长(周長)∣周到(周到)∣周全(周全)∣周围(周圍)∣周折(周折)∣周转(周轉)∣圆周(圓周)∣众所周知(衆所周知/眾所周知)∣周报(週報)∣周刊(週刊)∣周末(週末)∣周年(週年)∣周期(週期)∣周日(週日)∣周岁(週歲)∣周五(週五)∣电影周(電影週)∣上周(上週)∣双周(雙週)∣值周(值週)周 (zhōu)密也。从用、口。 周 ☚ 㚖 宗 ☛ 周(1)〈动〉转圈;循环。 《金》十三: 拿大钟来,咱每再~四五十轮散了罢。 (2) 〈动〉周旋;应酬。 《醒》四: 只因相处的人广了,一个身子也~不过来,到了这一家,就留住了,一连几日不放出来,未免人家便不能周到。 (3) (~儿)〈量〉年满一岁为一周,简作周。 《金》八五: 李瓶儿孩子~半还死了哩。又: 薛嫂道:“孩儿出了痘疹了没曾?”妇人道:“何曾出来了!还不到一~儿哩。” 《醒》二七: 其子只好七八~之内,顽皮泼性,掩口钝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