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七国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七国考》

《七国考》十四卷,编纂者董说,字雨若,又字月函,号俟庵,又自号补樵。

明末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清朝初年,他剃发为僧,号南潜,著书十余种,合题《补樵书》。

《七国考》以《战国策》和《史记》为主要材料来源,兼取先秦诸子及杂史,分类辑录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韩、魏、燕七国的典章制度,分为职官、食货、都邑、宫室、国名、群礼、音乐、器服、杂记、丧制、兵制、刑法、灾异和琐征共十四门,亦即十四卷。体例与《会要》大体相同。

战国时期,由于群雄割据,战事连年,典章文献百不存一。《七国考》将战国时期各国的典章制度广为辑录,便于查考。

只是由于引书不够谨慎,甚至把一些小说、寓言一类书里的话,也收集了进去。还大量引用春秋时期的史料,几乎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所引史料本身错误的也不少。

如“奉阳君李兑”本是赵国人,但书中赵“职官”和燕“职官”中并出“奉阳君”。有的门类又残缺不全,如天文方面,只有“灾异”一门。所以《四库全书提要》就怀疑《七国考》不尽出于董说一人之手,“殆说未成之稿,偶为后人传录欤?”

中华书局在1956年将《七国考》排印前,曾据《守山阁丛书》本为主,另以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进行参校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