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吾Wú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山西之太原、临汾,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汉,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泸水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注云: “己姓。夏之诸侯昆吾氏之后也。昆吾为夏伯,其地即濮阳县。” 以国为氏,系出己姓。
汉代有吾扈; 三国时吴有吾粲,乌程人,黄武初参军校尉; 晋代有吾彦,建平太守; 明代有吾谨,开化人。


吾Yú

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乃吾邱氏“省言”而得,其注云: “元吾邱衍字子行,钱塘人,有诗名,时称吾衍。”或按: “今吾邱后人有称邱氏者,知当日省言不独吾氏也。”
一音wú,为现行姓氏。

吾wú

我。《漢書》賈誼《弔屈原賦》:“國其莫吾知兮,子獨壹鬱其誰語?”《史記》作“我”。

当前位置:主页 > 汉字大全 > 通假字 >

 《尔雅·释诂》:“吾,我也。”吾,代词,表示第一人称。《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
1.通“梧” wu
〔例一〕 《汉书·扬雄传》:“横江、湘以南淮兮,云走乎彼苍吾。”苍吾,苍梧。地名。吾通“梧”。
〔例二〕 《武威汉代医简》:“石钟乳三分,巴豆一分,二者二分。凡三物皆冶,合丸以蜜,大如吾实。”吾实,梧桐子。吾通“梧”。
吾,疑母、鱼部;梧,疑母、鱼部。疑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2.通“虞” yu
〔例一〕 《山海经·海内北经》:“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吾,乘之日行千里。”郭璞注:“吾宜作虞也。”驺吾,驺虞,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吾通“虞”。
〔例二〕 《太平御览》卷五六五《乐部》三:“墨子曰:‘……周成王因先王之命,命曰驺吾。’”今本《墨子·三辩》作“周成王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驺虞。”孙诒让《间诂》引郑玄《周礼》注:“驺虞,乐章名。”驺吾,驺虞。吾通“虞”。
吾,疑母、鱼部;虞,疑母、鱼部。疑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3.通“禦” yu
[例一] 《墨子·公孟》:“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通训定声》:“吾,假借为御(禦)。”吾,抵御。吾通“御”(禦)。
[例二]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颜注引应劭曰:“吾者,御(禦)也。掌执金革以御(禦)非常。”吾,防御,吾通“御”(禦)。
吾,疑母、鱼部;御(禦),疑母、鱼部。疑母双声,鱼部迭韵,属双声迭韵通假。
  • 上一篇:后
  • 下一篇:君

读音·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五乎切,平,模韵。
❶我;我们。
❷姓。
❸[吾侪]我们。
❹抵御。《广韵》:“吾,御也。”
❺姓。

上一条: 下一条: 峿

读音·ü(ˊ),为ü韵目,属u—ü韵部。牛居切,平,鱼韵。
❶[吾吾]疏远貌。《集韵》:“吾吾,疏远貌。”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ü(ˋ),为ü韵目,属u—ü韵部。牛居切,平,鱼韵。
❶抵挡,通“御”。《墨子》:“厚攻则厚吾,薄攻则薄吾。”《广韵》:“吾,御也。”

上一条: 下一条:

吾污wǔ

抵御。例:训人无据,给被怼~了回去。
❍ 他和领导顶~了几句。
《广韵》:“吾,御也。”

〔wu〕 wel.

ㄨˊ2494我。中原官话。河南沈丘、遂平、平舆。不。粤语。广东广州。清同治甲子年《广东通志》:「谓不曰~。」

吾wu

❶我。《论语·为政》:“~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❷我的。《左传·桓公六年》:“我张~三军而被~甲兵。”(张:扩张。被:及,延伸到。)

吾wú

❶〈文〉我;我们。
❷姓。

我;我们:~国︱~人︱~身︱~友︱~辈︱~侪(chai)。

吾wú

❶ 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吾辈│吾国│吾身。
❷ 姓。

(78次) 犹我。自称之词。惟庚寅~以降 纷~既有此内美兮 恐年岁之不~与 来~道夫先路 愿竢时乎~将刈 謇~法夫前修兮 延伫乎~将反 ~独穷困乎此时也 退将复修~初服 不~知其亦已兮 虽体解~犹未变兮 耿~既得此中正 ~令羲和弭节兮 ~将上下而求索 ~令凤鸟飞腾兮 ~令帝阍开关兮 朝~将济于白水兮 溘~遊此春宫兮 ~令丰隆乘云兮 ~令蹇修以为理 ~令鸩为媒兮 历吉日乎~将行 ~将远逝以自疏 邅~道夫昆仑兮 忽~行此流沙兮 ~将从彭咸之所居《离》 沛~乘兮桂舟 邅~道兮洞庭《歌·君》 纷~乘兮玄云~与君兮齐速《歌·大》 照~槛兮扶桑《歌·东》 何践~期 ~告堵敖以不长《天》 ~谊先君而后身兮 ~使厉神占之兮 ~闻作忠以造怨兮 ~至今乃知其信然《章·诵》 ~方高驰而不顾~与重华遊兮瑶之圃 ~与天地兮比寿 哀南夷之莫~知兮 迷不知~所如 哀~生之无乐兮 ~不能变心以从俗兮 ~又何怨乎今之人 忽乎~将行兮《章·涉》 甲之鼌~以行 聊以舒~忧心 信非~罪而弃逐兮《章·哀》 憍~以其美好兮《章·抽》(2次)初~所陈之耿著兮 人之心不与~心同 蹇~愿兮《章·抽》 世溷浊莫~知 ~将以为类兮《章·怀》 ~将荡志而愉乐兮 惜~不及古之人兮 ~谁与玩此芳草 ~且儃佪以娱忧兮 登高~不说兮 入下~不能 命则处幽~将罢兮《章·思》 曰~怨往昔之所冀兮《章·悲》 来者~不闻 ~将从王乔而娱戏 忽乎~将行 ~将过乎句芒~将往乎南疑《远》 屈原曰~宁悃悃款款 谁知~之廉贞《卜》 屈原曰~闻之 可以濯~缨 可以濯~足《渔》 ~固知其铻而难入《辩·五》汩~南征《魂》 国其莫~知兮《弔》~固知其不能升《哀》
另见〔全吾軀〕

吾wú

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渔父》:“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此歌又见于《孟子·离娄上》,“吾”作“我”。则此歌应流传有自。洪兴祖、朱熹引一本也作“我”。《离骚》:“惟庚寅吾以降。”

吾wu

吾辈 吾侪1 吾人 吾身 吾徒 吾子 支吾 吾道不孤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吾wú

人称代词,我,我们:三日后~来收取,管叫你好了。(十二·265)囊中尚有一把鸳鸯剑,乃~家传代之宝。(六六·1603)

我。《儀禮·士冠禮》: “戒賓曰: 某有子某,將加布於其首,願吾子之教之也。” 鄭玄注: “吾,我也。” 《尚書中侯》卷下: “吕尚出遊于戊午,有赤人雄出授吾簡册,丹書曰: 命由吕。”鄭玄注: “吾,我也。” (《玉函山房輯佚書》)

吾wú

〖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称代自己或自己的一方。可译为“我”、“我们”、“我的”(448)。《烛之武退秦师》:吾不能早用子。——我不能早重用您。《子产论尹何为邑》:不吾叛也。——他不会背叛我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之所以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呀。

吾wú

❶ 第一人称代词。我(们),我(们)的。《论语·学而》:“~日三省~身。”《烛之武退秦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其还也。”
❷ 通“御”。抵抗。《墨子·公孟》:“厚攻则厚~,薄攻则薄~。”

我。《论语·先进》:“夫子喟然而叹曰:‘~与点也。’”司马光《训俭示康》:“~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毛泽东《与湘生》:“学校试验今日完,~于课程荒甚。”

☚ 我   余 ☛

*

CEE1
(一)wu文言代词。我;我的:~爱~师(我爱我的老师)。
(二)yu[吾吾]yuyu疏远的样子。

我(~的;~家;我身) 吾(~当;吾侬) 余(伊余) 咱 俺 伲 侬(侬家) 民 昝 予 某 朕(朕躬) 卬 个人 本人 吾人阿阳
本人和家庭:身家
旧日的我:故我
过去的我:故吾
我们:咱(咱们) 俺(俺们) 伲 吾曹吾等 我每 某们
我等,我们:某等 我辈 吾徒 吾侪

☚ 你   自己 ☛

〖吾〗 粵 ng4〔吳〕普 wú

❶ 代詞,我(的)。蘇洵《六國論》:「則〜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❷ 代詞,我們(的)。孟軻《孟子.梁惠王上》:「老〜老,以及人之老;幼〜幼,以及人之幼。」

旧时用作自称之词。《说文》:“吾,自称也。”《尔雅·释诂》: “吾,我也。” 如同称 “我”。《论语·学而》: “吾日三省吾身。”

☚ 身   余 ☛

吾wú

❶文言代词,相当于“我”或“我的”。
❷姓。

吾wú

Ⅰ (我; 我们) I; we: ~ 友 my friend; ~ 国 my or our country Ⅱ  (姓氏) a surname: ~ 扈 Wu Hu
◆ 吾辈 [书] we; 吾侪 [书] we; people like us; 吾丘 a surname; 吾人 [书] we

皇太后垂帘亲政自称“吾”,以别于皇帝自称“朕”(《宋史·后妃》上、《长编》卷99乙巳)。

吾wú

日三省

❷ 金不禁|先着鞭|支其词

❸ 三省身|支支

吾,金文作,小篆作
从口, 五聲。 第二字形叠加聲符 “五”,隸定作 “𠵥”。銘文或用作人名,或讀如 “禦”。文獻則借用爲第一人稱代詞,此爲借形表音法,與意義無關,與常見的古籍通假也有所不同。如馬王堆帛書本《戰國縱横家書·蘇秦自齊獻書於燕王章》“魚必不聽衆口與造言”,《戰國策·燕策二》作 “吾必不聽衆口與讒言”,是知“魚” 即 “吾”。
楚簡帛文作,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篆意猶存,古隸典型。

吾wú

形声字,从口,五声。也是五个手指捂住嘴巴发出的声音,“捂”本字。借作第一人称代词。《尔雅·释诂》:“吾,我也。”又读为yú,《国语·晋语》:“睱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与“余”(第一人称)通。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wu
阳平:梧(梧桐)
浯(浯河,在山东)
鼯(鼯鼠)
唔(咿唔)
上声:捂(捂盖子)
牾(抵牾)
去声:悟(领悟)
晤(会晤)
焐(用热的接触凉的使之升温,焐热)
寤(“寤寐思服”——《诗·关雎》)
痦(痦子)
yu
阳平:铻(古代的一种锄头)
衙(衙衙,行走貌,或作“踽踽”)
上声:语(语言)
圄(囹圄)
龉(龃龉)
敔(古代的一种乐器)
去声:语(作动词用)

衙(衙门)
相关链接
“吾”,《集韵》又音:“牛加切。”《汉书·地理志》有“允吾县”,应劭说“吾”音“牙”。西汉允吾县,属金城郡,东汉改为龙耆县,清改为平番县。故治在今甘肃永登县南。地名多用方言音。河西走廊第一人称“吾”读如“牙”。“衙门”即“牙门”。古代君主或将军统兵出征,常在军营门口设置牙旗(周边齿形),所以营门也称“牙门”,是军中的办公之处。柳永《望海潮》中“千骑拥高牙”的“牙”即牙旗。后由军及政,政府机关也称“衙门”。

*吾wú

7画 口部 〈书〉 代词。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 ~国|~师|~辈|~人。

吾()


吾作滕公鬲,殷周金文集成565,西周早期
吾乍(作)(滕)公寶(尊)彝。

商作父丁犧尊蓋,殷周金文集成5828,西周早期
商乍(作)父丁吾(尊)。

沈子它簋蓋,殷周金文集成4330,西周早期
吾考令乃(嬗)沈子乍(作)于周公宗。

毛公鼎,殷周金文集成2841,西周晚期
(以)乃族干(扞)𠵥(敔)王身。

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33背,戰國至秦
狼恒謼(呼)人門曰: “啓吾。”非鬼也。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西漢
辟(譬)比(此)之而知吾所以不如舜。

張家山漢簡·蓋廬37,西漢
適(敵)人陳(陣)以實,吾禺(遇)以希,皮(彼)有樂志,吾示以悲。

漢印文字徵
周免吾印。

漢印文字徵
吾毋忘。

豫州從事尹宙碑,東漢
故子心騰於楊縣,致位執金吾。

蕩陰令張遷碑陽,東漢
君諱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人也。

南宗和尚塔銘,東魏
吾師掌教異非常,戒德純成(誠)孰可量。

隴東王感孝頌,北齊
根矩定於一丸,丘吾絶於三失。

石臺孝經,唐
復坐,吾語汝。

趙璜妻蘇嗣君墓誌,唐
吾族咸謂選配得人,無遺恨矣。
《説文》: “吾,我,自稱也。从口五聲。”
“吾”是第一人稱代詞,形聲字,从口五聲。毛公鼎銘文“吾”的聲旁 “五”重疊,“干吾”讀爲“捍禦”。

☚ 名   哲 ☛

吾★常◎常


wú形声,从口,五声,代词,称自己或自己方面,相当于“我”“我们”。
【辨析】
❶以“吾”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wú:梧、浯、鼯∣wǔ:捂、牾∣wù:悟、晤、焐、痦、寤∣yǔ:语、圄、龉∣yá:衙。
❷吾/我 这两个字都用作表示第一人称的代词,但用法有区别:a.在上古,这两个字都作主语、定语,但“吾”不作宾语,“我”可作宾语;b.在现代普通话中只用“我”,不用“吾”。

(wú)

我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