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無鱗 > 河豚 > 吹肚魚 吹肚魚 chuīdùyú 亦稱“氣包魚”、“烏狼”、“探魚”。黄者稱“黄䲅”。“河豚”之謔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河豚》:“吹肚、氣包,象其嗔脹也。”《事物異名録·水族部·河豚》:“《通雅》:“䲅、鮐、鮭,皆今之河豚。亦曰烏狼。一曰探魚。黄者曰黄䲅。” 河豚【同义】总目录 河豚玳瑁鱼斑鱼嗔鱼斑儿乌狼吹肚鱼胡夷鱼探鱼鲑𩽿鲳鰗鮧鯸鯸鲐鳔
吹肚鱼 吹肚鱼河豚鱼的别名。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本草注》引《日华子》云:‘河豚有毒,以芦根及橄榄等解之。肝有大毒。又为鱼,吹肚鱼。’此乃是侯夷鱼,或曰胡夷鱼,非《本草》所载河豚也……吹肚鱼,南人通言之,以其腹胀如吹也。” ☚ 乌狼 玳瑁鱼 ☛ 部分鱼名 部分鱼名比目鱼:魪(两魪) 魬 鲽 鰜 鳎 鲆婢 生介 左介 牛脾 板鱼 屣鱼 偏口鱼 鞋底鱼 菩叶鱼 拖沙鱼 王余鱼 婢屣鱼 河豚:鲀 鲐 鲑 鮠 鲑 鮧(鯸鮧)魺 敷 鮄 鱄 鯆 鰗 鳔 井鱼 馋鱼 拜风 探鱼 鹕夷 乌狼 气包鱼 玳瑁鱼 吹肚鱼 追风使 江豚:魭 鲐 鲑泡 江猪(拜江猪) 鲇鱼:鮧 鮀 鰋 鲨鱼:鲨 鲛 墨鱼:鲗 ☚ 各种状况的鱼 常见的鱼 ☛ 吹肚鱼chuī dù yú《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河豚(1)。药名。河豚的别名,参见“河豚”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