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吸果夜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吸果夜蛾fruit-piercing moths

成虫吸食果树果实汁液的蛾类害虫。鳞翅目,夜蛾科。是多种果树的重要害虫。分布于亚、非、美、大洋洲许多国家。中国从东北到海南都有分布,其中以山区和丘陵地的果园发生数量较多。已知有50余种。各地发生的主要种类不一,如广东、福建、浙江和湖北武汉郊区的优势种是嘴壶夜蛾,江西清江是嘴壶夜蛾和小造桥虫,四川重庆是枯叶夜蛾。日本的吸果夜蛾也以枯叶夜蛾,壶夜蛾和嘴壶夜蛾为主。吸果夜蛾成虫具有粗壮的口器,一般口器的腹背面有许多刺齿状物,端部坚硬,锐利,适于穿刺果实。为害柑橘、梨、苹果、葡萄、桃、李、杏、枇杷、杧果、黄皮、杨梅、荔枝、柿子、无花果、番石榴等多种果实。被害果的刺孔周围现出软腐症状,以至脱落。由于果实早期受害不易被发觉,常在贮运中造成损失。吸果夜蛾在不同季节,为害不同的果实,并且发生种类也不尽相同,中国南部4~6月为害枇杷、桃、李和三华李,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害杧果、黄皮、荔枝、龙眼、番石榴和葡萄,8月中旬至12月为害柑橘。9月以后以嘴壶夜蛾为主,其他时间发生种类较杂,但嘴壶夜蛾出现数量较少。
吸果夜蛾按其刺吸果实的特性,可分为3种类型:❶嗜食健果型:本类型夜蛾的口器骨化强,端部具有适于穿刺果皮的附属物,状如锯齿,喜选择健果为害,极少从有伤口的地方刺入果肉或直接为害坏果。
❷兼食性型: 口器端部锐利,骨化较强,一般两侧具硬刺毛,能直接穿刺果皮,但对健果嗜食不严格,兼为害坏果或从有伤口处刺入果皮。
❸间接为害型: 口器端部钝或呈膜质状,骨化程度弱,缺直接刺穿果皮的能力,只能从果实腐败部分或有伤口的地方刺进果内。所有为害种类都属于嗜食健果型,或至少是兼食性型。
在中国,吸果夜蛾主要有4种:
嘴壶夜蛾 学名Oraesia emarginata (Fabricius)。前翅棕褐色,中室后在中线以内深褐色;肾状纹明显,周缘褐色;外线褐色,曲折成N状;臀角有二条向翅尖斜伸的黑褐线;外缘第三中脉上方有一三角形的红褐色斑;缘毛褐色。后翅黄褐色,靠外缘深褐色,缘毛黄白色,翅展34~40毫米,体长16~19毫米。幼虫漆黑,背面两侧各有黄、白、红色斑一列。浙江黄岩一年发生4代,广东5~6代,世代重叠。主要以幼虫越冬。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是为害盛期。成虫白天隐藏于荫蔽处所,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弱。果实被害后,伤口逐渐腐烂,终至脱落。闷热无风的夜晚,蛾量最多。幼虫取食粉防己,1、2龄幼虫取食叶肉残留表皮。5、6龄为暴食期,末龄幼虫停食一天后即吐丝将叶片及土粒等卷成筒状,潜伏其中化蛹,预蛹期约一天。卵散产在叶片上。每一雌蛾平均产卵250粒。高温对成虫交配和产卵不利,当温度高达32℃时,成虫很少交配产卵。羽化后的成虫,需取食糖类作补充营养,才能交配和产卵。平均温度23℃时,卵期3天,幼虫期23天,蛹期13天,成虫寿命13天,产卵前期3天,一世代历期55天。
鸟嘴壶夜蛾 学名Oraesia excavata Butler。前翅翅尖鹰嘴形,外缘第一肘脉作圆形突出,后缘中部有一圆弧形的内削;翅面紫褐色,有不明显的波状纹,沿前缘有深褐色斜短线;外线成双,斜伸至后缘内削的内侧;肾状纹周缘棕褐色; 中室下角的内侧有一暗紫褐色斑,直伸至后缘内削的内侧。后翅淡褐色,沿外缘及顶角为棕褐色。翅展49~51毫米,体长23~26毫米(见图)。武汉和浙江黄岩一年发生4代,以幼虫和成虫或蛹越冬。四川10月上旬初开始发蛾,10月中旬达到高峰。华南成虫高峰期在9月中下旬,较嘴壶夜蛾早约半个月。成虫交配后约1~3天即可产卵。温度27℃时,卵期3天,幼虫期21.4天,蛹期13.2天,成虫寿命15.8天,一世代历期53.4天。幼虫取食木防己。



鸟嘴壶夜蛾


枯叶夜蛾 学名Adria tyrannus (Guenee)。头、胸、腹赭褐色,下唇须第三节似匙形。前翅枯叶色,内线从前缘向后缘内斜; 肾状纹粉绿色,自顶角至后缘有一明显褐色斜线; 前翅前缘拱形,顶角很尖。后翅杏黄色,翅外缘有一粗弧形黑斑,中室下角后方有一黑色肾形斑纹。翅展约105毫米,体长约40毫米。浙江黄岩年生2~3代。主要以幼虫越冬。华南成虫高峰期在9月中下旬; 四川9月下旬开始发生,10月中旬高峰,也较嘴壶夜蛾高峰期为早。成虫产卵在植物叶片的反面。幼龄幼虫有吐丝习性,静止时头部下垂,尾部高举,仅以三对发达的腹足着地,全体呈V字形,幼虫寄主植物有木防己,木通和十大功劳等。
彩肖金夜蛾 学名Plusiodonta caelonata Kollar。前翅淡红褐色,镶有金色斑; 外线双线,深褐色,较直; 肾状纹金色; 前翅外缘中部外曲成一不明显的钝角,后缘在臀角至中部间内削。后翅暗棕色,缘毛白色。翅展29~30毫米,体长13~15毫米。幼虫取食粉防己。在广州4、5月发生数量较多。末龄幼虫化蛹于枯枝落叶中。温度24℃时,卵期3天,幼虫期18天,蛹期13天,成虫寿命13.4天,一世代历期47.4天。
防治方法是: ❶山区开垦新果园,宜连片种植,便于管理 可减少为害。
❷选育丰产、优质和果实成熟期与吸果夜蛾发生高峰期错开的果树品种。
❸人工铲除或用除草剂防除幼虫野生寄主,以杜绝虫源。
❹吸果夜蛾发生期间,除人工捕捉成虫外,可设置黄色荧光灯。黄光对吸果夜蛾有忌避作用。
❺在果实将成熟前套以纸袋。套袋前要注意防治锈壁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