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质 吴质177—230字季重。济阴(今山东菏泽)人。建安中为朝歌长,迁元城令,以文才为曹丕、曹植所重,曹丕称帝,为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人为侍中,封列侯。今存书笺三篇,诗一首,抒写其建功立业的抱负以及与曹丕兄弟的深厚情谊。原有集五卷,已散佚。 ☚ 邯郸淳 诸葛亮 ☛ 吴质177—230字季重。济阴(今山东定陶县西北)人。三国魏文学家。建安中,以文才为曹丕、曹所器重,后出为朝歌长,转任元城令。入魏,任北中郎将,进位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太和四年入朝为侍中,卒。原有集五卷,已佚,今存《答魏太子笺》等文。 吴质 吴质177—230字季重。济阴(今山东荷泽)人。以才学通博,为曹丕、曹植兄弟所礼爱,吴质亦善处其兄弟之间。建安中为朝歌长,又迁元城令。黄初元年(220)曹丕即位,征吴质为北中郎将,封列侯,使持节督幽,并诸军事。太和四年(230)入朝为侍中,其年夏卒。吴质为人机警,善于计谋。虽从容优游于曹丕、曹植兄弟之间,但明显倾向于曹丕,事事为曹丕考虑周到,因而与曹丕感情投契,私交甚笃。就象曹植与杨修的关系一样。所以,曹丕不但对吴质优礼有加,拜官列侯,且亦常与品诗论文。今传曹丕《与吴质书》、《又与吴质书》,吴质《答魏太子牋》等,即为二人书信往来之作,为研究建安文学和古代文学理论,留下宝贵资料。《隋书·经籍志》著录《吴质集》5卷,已佚。今传文7篇(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卷三十),《思慕诗》1首(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五)。 ☚ 左延年 曹叡 ☛ 吴质思慕诗 吴质 吴质177—230三国魏文学家、辞赋家。《三国志》有传。字季重。济阴(今山东定陶县)人。建安中,以文才为曹丕、曹植所器重,常侍从游宴;赋诗颂德。后出为朝歌长,转任元城令。入魏,任北中郎将,进位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太和四年(230),入朝为侍中,其年夏卒。质与曹氏兄弟交久,颇为所重。今存其与丕二书及与植一书,载于《文选》。三书皆多骈语,而以《答东阿王书》为最典型。为文辞藻繁缛,而内容平庸,故刘师培讥其“词浮于意”(《中古文学史讲义》)。今见《魏都赋》,仅存两句。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5卷,已佚。 ☚ 吴均 何逊 ☛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吳剛 > 吴質 吴質 wúzhì 即吴剛。 吴质 吴质177——230字季重,济阴(治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以文才为曹丕所喜,甚见礼爱,交游无间。建安中出为朝歌长,又迁元城令。曹丕称帝,拜振威将军,复拜北中郎将,使持节都督幽、并诸军事。太和年间入朝为侍中,封列侯。卒,初以怙威肆行,谥曰丑侯,其子应上书论枉,后改谥威侯。有集5卷,今佚。作品存世颇稀,仅有文3篇、诗1首。其诗抒写怀抱,感情真挚,为文则词藻繁缛,内容平庸无物,刘师培讥其“词浮于意”(《中古文学史讲义》)。 ☚ 王粲 刘桢 ☛ 吴质 吴质177—230三国魏文学家。字季重,济阳(今定陶西北)人。质才学通博,为五官将,出为朝歌长,迁元城令,以文才受知于曹丕。及曹丕立,官至震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入为侍中,封列侯。他在曹氏门下地位颇高,不亚于“建安七子”,而且与曹丕的交谊独厚。相传曹丕立为太子,就得力于他的运筹之功。丕死,他作诗以寄哀思。质的著作,今存世者不多,有书笺3首,收于《文选》;诗1首,见于《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注。 ☚ 坚持沂蒙山区 邮鸡蛋 ☛ 吴质177~230Wu Zhiman of letters of Wei of the Three Kingdoms 吴质三国时魏文学家。字季重。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少有才学,任五官将、朝歌长、元城令。文帝时官至震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称建安七才子。是曹植文章之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