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玉章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吴玉章1878—1966四川荣县人 吴玉章1878—1966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名永珊, 号玉章,四川荣县人。早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并在东京创办《四川杂志》,宣传革命。后参加广州起义、内江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总统府秘书。1914年1月抵法国,入巴黎法科大学研究政治经济并与蔡元培等组织华法教育会与留法勤工俭学。1916年返国,在北京办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五四运动时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3年与杨闇公等在成都组织中国青年共产党,创办《赤心评论》,组织工会、农会。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宣布解散中国青年共产党,返川建立和发展四川省国民党组织。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大会秘书长,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大革命失败,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起义失败后赴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后曾任苏联科学研究院远东分院中国部主任、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等职。1935年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后,被派赴法国主办《救国时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回国,曾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任中共代表出席政协会议并兼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大学校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和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等职。被选为第一、二、三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和第七次、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 吴玉章
吴玉章
吴玉章1878——1966名永珊,四川榮縣人,1878年(清光緒四年) 生。1892年初,入成都尊經書院。1900年在榮縣城任家庭教師。1903年赴日本留學,入成城中學。加入中國同盟會,被選爲同盟會評議部評議員。1906年成城中學畢業後,考入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07年在東京創辦《四川雜誌》,被查封後,復回岡山第六高等學校。1911年回國,参加黄花崗起義,失敗後流亡日本。同年6月回国;11月領導四川内江起義,任内江軍政府行政部部長。中華民國建立後,任總统府秘書處總務科科長。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被袁世凱通輯,匿居上海,11月赴法國。1914年秋,入巴黎法科大學研究政治經濟學,1915年在法国與蔡元培組織留法勤工儉學會。1916年6月; 又與蔡元培等創辦華法教育會。1917年回國後,在北京創辦留法勤工儉學會預備學校。1918年參加護法軍政府。1919年回四川。1922年任成都高等師範學校校長,並與楊闇公等秘密组織中國青年共產黨,發行《赤心評論》。1924年辭成都高等師範校長職務,繼续在成都從事革命活動。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重慶創辦中法學校。1926年1月,出席廣州中國國民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任大會秘書長,被選為国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927年3月,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兼秘書,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委員; 同年參加南昌起義,任革命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1928年赴蘇聯,入中國問題研究院,研究農民土地問題。1928年入莫斯科中山大學特别班學習。1930年10月赴海参威,任遠東工人列寧主義學校教員。1932年任蘇聯科學研究院遠東分院中國部主任。1935年7月,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10月赴法國創辦中文《救國時報》,任主编。1936年7月,回莫斯科,任東方大學中國部教員。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被派往歐洲作抗日宣傳工作。1938年4月回國,任第一届國民参政會参政員; 同年10月,中國共產黨六届六中全會選爲中共中央委員。1939年任魯迅藝術學院院長。1940年延安成立憲政促進會,被選爲會長。1941年3月,任第二届國民参政會参政員; 同年任延安大學校長。1943年魯迅藝術學校,自然科學院和延安大學合併為延安大學,繼續任校長,並擔任陝甘寧邊區政府文化委員會主任。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選為中共中央委員;7月任第四届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12月參加中共代表團赴重慶參加政治協商會議。1946年春,兼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中國共產黨駐渝代表。1947年3月撤回延安。1948年8月,晉察冀解放區華北聯合大學和晉冀魯豫解放區北方大學合併成立華北大學、任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國文字改革協會理事,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委員。1950年8月,任中國教育工會主任; 10月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任校長。1952年任中國史學會副會長。1954年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1955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1956年兼任社會主義學院院長。並選為第一至第四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 同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選為中央委員。1966年12月 1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8歲。著有《辛亥革命》、《中國史教程》、《吴玉章回憶録》、《文字改革文集》等。 吴玉章1878-1966原名永册,字树人,号玉章,四川荣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日本留学。1928-1937年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和任教。 1938年回国后, 历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 延安大学校长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 华北大学校长。 1949年以后又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工会主任、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主席。1928年起从事文字改革运动。在苏联期间,参与修改瞿秋白的 《中国拉丁化的字母》,并写出 《拉丁化中国字初学课本》。 主要论文有 《关于汉字简化问题》 (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上的报告, 1955年)、《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 (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的报告,1955年)、《汉语拼音方案在各方面的应用》(1964年)、《利用拼音字母帮助扫盲和推广普通话》(1959年)等。 吴玉章 吴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号玉章,四川荣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1898年,参加康有为领导的变法维新运动。1903年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新城学校。1905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任同盟会评议部评论员。1907年与焦达峰、孙武等人在东京组织共进会,创办《四川》杂志,宣传武装反清。1911年4月,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同年6月,回家乡四川荣县领导荣县起义。辛亥革命后,应孙中山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秘书处工作。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他坚决主张武力讨伐袁世凯,参加了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因此被袁通缉,于年底流亡法国。1914年入巴黎法科大学。1915年在巴黎与蔡元培等组织成立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勒工俭学会。1917年回国后,在北京开办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希望留法学生认真学习科学“将来归国以贡献于吾国社会”。同时参加反对北洋军伐的“护法运动”,并作为四川省代表参加护法军政府(孙中山领导的)。十月革命后,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以共产党员身份到中国国民党内做统一战线工作,在重庆创办中法学校(大学部称中法大学),并着手整顿四川省国民党组织,促进国共合作。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大会秘书长,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同年10月赴原苏联,在莫斯科中国问题研究所学习,后任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同时参加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工作。1938年到欧洲参加世界和平会议。回国后,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陕甘宁边区文教委员会主任、华北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中华教育工会主席、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66年12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著有:《辛亥革命》、《历史文集》、《吴玉章回忆录》等。 ☚ 徐特立 陶行知 ☛ 吴玉章1878—1966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活动家,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和文字学家。名永珊,字树人,号玉章。四川荣县人。早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秘书长。1928至1937年,受党指派到苏联、法国和西欧工作。回国后,担任党政重要领导工作。建国后主要从事文化教育部门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他的伦理思想散见于各种著述,主要著作有《吴玉章抗战言论选集》、《辛亥革命》、《历史文集》、《中国历史教程序论》等。在伦理思想方面,认为,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关系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是建立在中国家族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批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并从道义上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进行了有力的谴责。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和广泛宣传,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一致的,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必须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强调每个人要对国家、社会和他人尽道德义务,每个人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既是人们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准则,又是人们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人生在世,事业为重”的命题,认为事业是衡量人生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社会主义社会要求人们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为人民服务放在人生的最高位置。还提出“理想是一种美好的品质”的命题,认为人们所具有的远大志向、崇高理想以及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念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但必须以行动去实践理想。他十分重视青年的道德品质教育和自我道德修养,认为自觉的道德修养是广大青年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不可缺少的保证和推动力量。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教育实践影响熏陶了几代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党内外受到人们的尊崇。毛泽东称他是“一辈子做好事”、“几十年如一日的人”,被人们尊为“革命五老”之一。 吴玉章1878~196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原名永珊,号树人,荣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年) 三月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 在东京参加同盟会,任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次年秋在东京主办 《四川》 杂志。宣统二年 (1910年) 回国,积极从事广州起义准备工作。起义失败后回到四川,在荣县、内江等地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9月28日,荣县宣布独立。1912年赴南京任内务部参事和筹办国史馆专员。1913年因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遭通缉,被迫流亡法国,进入巴黎法科大学学习,与蔡元培等组建华法教育会。1916年冬回国,次年在北京开办留法勤工俭学会预备学校。1918年被派往广州参加护法运动。1919年10月回成都,利用主办 “地方自治” 的机会宣传革命,并在成都设立留法勤工俭学分会和预备学校。1922年8月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4年与杨闇公等创建中国青年共产团,并发行 《赤心评论》。同年5月被迫出川。1925年4月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返川。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任组织部部长。1926年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央常委等。同年参与组织领导 “泸顺起义”。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央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同年10月被派往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等处学习和工作。研究改革中国文字,参加新文字方案的起草,著有 《中国新文字的新文法》、《中国文字的源流及其改革方案》 等书。1935年8月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到法国巴黎,主办 《救国时报》。1938年回国作为中共代表出席国民参政会,任参政员。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39年11月到陕甘宁边区,先后任新文字协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华北大学校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科学普及协会主席、社会主义学院院长等职。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务委员。著有《辛亥革命》、《文字改革文集》等。 吴玉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四川荣县人。生于1878年,卒于1966年。早年参加辛亥革命。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49年出席政协会议,为中国教育工会首任主席。吴玉章很早从事教育工作。1919年,参与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会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为中国革命和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吴玉章 065 吴玉章1878—1966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名永珊,字树人,号玉章。四川荣县双石乡人。1903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1911年回国,领导四川人民的“保路斗争”。1914年去法国巴黎法科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19年回国,投身革命。1922年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10月到莫斯科,在中山大学中国问题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特别班攻读马列主义研究中国问题。1930年在苏联远东工人列宁学校担任中国历史的教学工作。1933—1935年任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被派往欧洲进行抗日战争的国际宣传工作。1938年回国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11月,到延安任宪政促进会会长,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1948年被任命为华北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和中国教育工会主席。历任中国共产党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 徐特立 黄炎培 ☛ 吴玉章 吴玉章1878—1966Wuyuzhang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现代教育家。名永珊,字树人,1878年12月30日生于四川荣县,早年参加中国革命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3年,在成都建立“中国青年共产党”。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后去苏联,在中山大学中国问题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此后参加共产国际的工作,曾赴法办《救国时报》,在欧洲进行国际宣传。1938年回国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返延安。历任中国共产党第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从1954年起,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 黄炎培 陈独秀 ☛ 吴玉章1878—1966中国现代教育家。很早开始从事教育活动。1919年参与并组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21年—1929年曾任成都高师、重庆中法大学校长。30年代在苏联远东工人列宁主义学校任教,后任苏联科学研究院远东分院和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任鲁迅艺术学院和延安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重视工农干部的培养和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革命人生观、精通技术业务、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主张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参见“历史”中的“吴玉章”。 吴玉章见“中国史学史”中的“吴玉章”。 吴玉章1878—1965现代史学家。名永珊,字树人,号玉章,四川荣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入同盟会,从事旧民主主义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大革命和“八一”南昌起义。1939年任延安大学校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原则、史料、方法等颇具研究。著有《中国历史大纲》、《中国最近五十年民族与民主革命运动简史》、《辛亥革命》、《历史文集》等。参见“语言文字”中的“吴玉章”。 吴玉章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毕生从事中国的文字改革运动。1930年写出《拉丁化中国字初学教本》。1931年倡导组织海参崴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1940年与林伯渠等发起组织“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1955年在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上作《关于汉字简化问题》的报告。1958年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作《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主要著作有《新文字的发音方法》、《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其重要论文收入《文字改革文集》。参见“教育”中的“吴玉章”。 吴玉章 吴玉章吴玉章(1878—196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现代教育家,原名永珊,字树人,号玉章。生于四川省荣县双石乡蔡家堰。曾留学日本,与孙中山共组中国革命同盟会。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 徐特立 黄炎培 ☛ 吴玉章 吴玉章吴玉章 (1878—196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现代教育家,原名永珊,号树人,字玉章。生于四川省荣县双石乡蔡家堰。曾留学日本,与孙中山共组中国革命同盟会。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 徐特立 黄炎培 ☛ 吴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1903年赴日留学。1905年入同盟会,任总部评议员。1913年冬赴法留学,参加组织华法教育会,扩大留法勤工俭学会。1917年2月在北京开办留法预备学校。1922年在成都高师组织“中国青年共产党”。 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1927年底至1937年,在苏联学习和工作。抗战时期曾任中共的国民参政会代表、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出席政协会议代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华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等。从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起,历任党的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从1954年起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从195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66年12月逝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