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有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有训1897—1977

江西高安人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副院长、数学物理化学部主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论著有《康普顿效应中变线与不变线的能量分布》、《在康普顿效应中变线与不变线的强度比率》等。
字:正之

吴有训

科学院副院长、科技协会副主席吴有训追悼会
在京举行
 人民日报1977年12月8日
吴有训教授事略
江西古今历史人物辑录(之三)吴有训
(1897-1977)
管惟炎
尹湘豪等
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3期
江西社会科学1983年3期
吴有训(1897-1977)关国煊*传记文学1983年43卷4期

吴有训

吴有训传
科学家的高尚情操——读《吴有训》一文
吴有训在西南联大
深切怀念吴有训先生
奇迹,创造在难忘的岁月——记物理学家吴有
训年轻时的创举
聂 冷
赵相如等
林家治
王淦昌
林家治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587页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0年9月3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3期
物理通报1987年5期
名人传记1987年6期
吴有训的育人选才思想与实践
已故杰出科学家、教育家吴有训《吴有训》一书
出版
林家治
李方诗等主编
现代领导1989年5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1)第208页
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吴有训
纪念诞辰100周年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8)第176页
20世纪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吴有训
(1897—1977)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38页
纪念人物:科学家教育家吴有训纪念馆落成开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418页
吴有训(1897—1977)《中国科苑英华录》
编写组
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上)第
31页
吴有训(1897—1977)京 声 溪 泉新中国名人录第367页

吴有训

中国物理学家。1897年4月2日生于江西省高安县,1977年11月30日去世。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赴美国留学,随康普顿从事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中央大学任教。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包括1938年以后在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同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学部学部委员并兼任主任。主要从事X射线光谱方面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在芝加哥大学以精湛的实验技术和精辟的理论分析证实了康普顿效应。回国后继续从事X射线对单原子及多原子气体散射的研究。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吴有训

078 吴有训1897—1977

物理学家、教育家。生于江西高安。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随A·H·康普顿从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秋回国。先后在江西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1928年秋起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校长。1948年底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50年夏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同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5年受聘为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及主任。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还担任过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他在物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成就是: 在参与A·H·康普顿的X射线散射研究的开创工作中,以精湛的实验技术和卓越的理论分析,验证了康普顿效应。他积极组织并参加近代物理学研究,是国内开展近代物理实验的先驱者。

☚ 丁西林   施汝为 ☛

吴有训1897—1977

物理学家。江西高安人。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1926年,学成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主任、理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校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毕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早年对证实近代物理学中著名的“康普顿效应”作出重要贡献。解放后致力于科学组织工作,培养大批科学建设人材。对于发展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