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昌硕篆书字典︱前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昌硕篆书字典︱前言
  • 位置: 首页/附录库/吴昌硕篆书字典

前言

 在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的晚清、民国,涌现出诸多艺术大师,吴昌硕和齐白石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两位。他们兼诗、书、画、篆刻于一身所谓‘四绝’,多方面的艺术才华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也是罕见的。相对而言,他们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还是在书、画、篆刻这三大艺术领域。不仅如此,他们在绘画上开创了融诗、书、画、印四者于一体的新的艺术风貌,因而超越了前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
 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剑侯、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缶翁、老缶、缶道人、苦铁、破荷、大聋、酸寒尉、芜青亭长等。浙江安吉人。
 吴昌硕从小就对金石篆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私塾读书时,‘性不好弄(游戏),独好刻印’〔一〕,自称‘三十学诗,五十学画’,可知他学诗学画要比学篆刻晚得多。由于在篆刻上攻习早,因此成熟时间也早,在中年时,在篆刻上已小有成就;而在五十岁以后他的画风初步形成风格。他曾自评:‘人说我善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二〕即印第一,书第二,画第三。这似与常人的评价不同。但如果我们了解他对篆刻的癖好之深,对篆刻所下的功夫之多,这一自评也并非夸大之辞。‘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源流正变。’〔三〕‘壬午秋,云台居士为购得旧拓一本,晨夕展玩,寝食几废。’〔四〕‘与在北京的文字学大家罗振玉通信中两人相约皆书篆书,“相互订正”,求得改进提高。’〔五〕从这些事实,可见其对金石篆刻是何等癖好,功夫是何等深厚!具有如此癖好与功夫,其艺岂能不高不妙?
 任何艺术大师都是敢于创新的,也是善于创新的。吴昌硕也不例外。‘活泼泼地饶精神,古人为宾我为主’〔六〕,‘画当出己意,模仿堕尘埃。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七〕‘近时作篆,莫郘亭(友芝)用刚笔,吴让老(让之)用柔笔,杨濠叟(沂孙)用渴笔,欲求三家之外别树一帜难矣,予从事数十年之久而尚不能有独到之处……。’〔八〕这些虽是论书论画之言,但也完全适用于他的篆刻。‘别树一帜’,‘独到之处’,一直是萦绕他的心头、不断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可见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但他又是十分懂得创新的规律,即怎样去创新的问题,对此吴昌硕的识见也是高人一等。他初学浙派,后也曾受过邓石如、钱松、吴让之、赵之谦等诸家一些影响,但中年后即摆脱这些流派的束缚,直接从古代金石文字中吸取丰富养料。‘奇书饱读铁能窥,蜾扁精神古籀碑。活水源头寻得到,派分浙皖又何为?’〔九〕从他大量的考证、题记、款识,我们可知他的‘活水源头’是什么:兵器如戈、矢、钺、剑、椎上的文字,器具如鼎、簠、鬲、钟、盆、铃、敦、甗、豆、炉、觚、盘、卣、尊、簋、彝、壶、斗、碣上的文字,至于摩崖、碑刻、玺印、砖瓦、铜镜、封泥、钱币、布帛、造像等更是成千上万,不计其数,其搜罗面之广,令人吃惊!这一切都成了他的‘活水源头’。他的师友、当时的金石家、收藏家如吴大澂、吴名山、方浚益、章绶衔、金树本、吴云、潘钟瑞、金主、杨岘等的收藏都成了他‘活水源头’的宝库,自己的收藏也是不遗余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兼收并蓄,以资博览考证,多多益善。入其中,如探龙藏,有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之慨。’〔一○〕我们在他的考证题识中,常常看到‘古茂’、‘古趣’、‘古朴’、‘古拙’、‘古淡’、‘古厚’、‘古意’等这样的文字。艺术不能凭空独造,对于人们习见、常见的形式,不习见的‘古’不就是‘新’吗?当然秦汉等古代文字的价值不仅仅在一个‘古’字,更在于一个‘美’字,一个‘趣’字,故才能令人‘晨夕展玩,寝食几废’。能发现秦汉等一切形式的古文字的美学价值,并能充分利用老祖宗留下的这一份宝贵遗产,为我借鉴、创新所用,这正是吴昌硕的高明之处。这种方法显然是受赵之谦等前辈金石家的影响,且他们早有实践在先,但吴昌硕要比他们任何人开拓得更广更深,见识得更多,所汲取的养料自然也更为丰富,收获更多。
 篆刻是刀与石的艺术,刀法的作用当然十分重要。齐白石的单刀法造就了他独特的篆刻艺术风格,而吴昌硕的钝刀法也是古今所未有,‘吴君刻印如刻泥,钝刀硬入随意治。’(杨岘题《削觚庐印存》)故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特色:浑朴、厚重、涩拙、苍古、圆浑的线条与粗头乱服的意趣。齐是‘单刀直入’,吴是‘钝刀硬入’,二者体现了不同形式的篆刻力量美。但必须指出的是,无论是齐白石的单刀,还是吴昌硕的钝刀,都需要非凡、超人的腕力,不是可以轻易模仿的。
 篆刻构成成分比较简单,为了求得变化,故特别重视章法,即动刀前的经营构思、布局安排。这一方面往往体现了一个篆刻家的形式感能力与艺术想象力。‘夫刻印本不难,而难于字体之纯一,配置之疏密,朱白之分布,方圆之互异。’〔一一〕吴昌硕对此也是卓绝非凡的(详见后面的实例分析)。
 印从书出,书法是篆刻的灵魂,篆书的风格就是篆刻的风格,凡是篆刻大家没有不擅长书法,尤其是篆书书法的。吴昌硕真、草、隶、篆无一不能,篆书中大篆、小篆、汉篆无一不精,他的石鼓文书法更是脍炙人口,专攻达四十年之久,兴致不减,精益求精,与日俱进,自称‘一日有一日之境界’。我们比较一下他四十六岁时所临石鼓(西泠印社藏《为子谔仁兄临石鼓》)与六十岁以后临的诸多石鼓书法,在线条与意蕴上已不可同日而语。后者遗貌取神,雄浑超迈,墨色淋漓酣畅,所谓‘屋漏痕’、‘锥划沙’、‘印印泥’、‘万岁枯藤’者尽显于此。钱君匋先生说得好:‘假如他写《石鼓文》,全是古法,没有以隶草笔法入篆,他的印便没有后来的面目。’〔一二〕四十六岁时临写的《石鼓文》从形似角度远胜于后者,但在个性、风格、特色上明显不如后者,由此可知他的追求所在。深入一碑长达四十年之久,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深入钻研,终于结成正果。他的学生诸乐三回忆:‘昌硕先生篆刻艺术的成就,首先应归功于书法功力的深厚扎实。他在世时,我常到他家去。有次我请教他印章如何能刻好,他说:“写字顶要紧,写字主要是学篆书,篆不好,印怎能刻得好呢?”’〔一三〕吴昌硕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书法基础对于篆刻艺术的重要性。
 试以一、二实例分析吴昌硕篆刻的艺术才能和特色。他曾为‘千寻竹斋’四字刻过十四方印章,为‘松石园扫洒男丁’七字刻过十方印章。这些印章大多数都是正方形。他对每一方印章都有意识地作了不同处理,具有不同的艺术形象。体格或白文或朱文,字的结构或长或短,笔划线条或虚或实,字形或方或圆,篆法或大篆或小篆,边框线条或粗或细,刀法或重或轻,章法上或疏或密,作不同排列组合,变化更多。总之在篆法、刀法、章法上极尽变化之能事,其中任何一项变化都能造成不同艺术效果,而又能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统一之整体。这可以看作是吴昌硕的篆刻游戏,但也是自己在篆法、刀法、章法三方面水平和能力的全面、集中展示,换言之,这样的游戏,要是没有篆法、刀法、章法三方面深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功夫,没有对篆刻创作规律的驾轻就熟,没有艺术想象力、创造力和极强的形式感,是‘玩’不起来的,仅有形式的游戏是没有价值的。‘物神者善变’,对于他的艺术才能,我们只能用‘神乎其神’四字来形容了。
 ‘刻划金石岂小道,谁得鄙薄嗤雕虫?’(《缶庐集》卷一)小小印章可以体现一个篆刻家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学问修养乃至艺术人格。吴昌硕以极其严肃认真、极其投入如殉道般的精神与艰苦的劳作否定了篆刻是‘雕虫小技’、‘小道’之说,他为篆刻艺术建立了一座丰碑,也为一切篆刻者树立了学习榜样。
 对于近、现代这二位最杰出的篆刻大家的风格、趣味异同,有论者作了这样很有意思的比较:‘如果我们把吴昌硕的篆刻比喻为古典诗词,精练含蓄,情景结合,意境深邃,内涵丰富的话,那么齐白石的篆刻可以比喻为白话诗,语言明快,直率抒情,痛畅淋漓。吴昌硕侧重于总结过去篆刻艺术的精华并集其大成;而齐白石侧重于开拓未来。前者深入,后者浅出。吴昌硕的篆刻非有各种文学艺术的修养,难于深得其境,齐白石则更适合一般青年学者从形式上去创造新意。……’〔一四〕大变利于新,小变利于深;齐白石属于前者,吴昌硕属于后者,各有所长,难分轩轾。能为这样两位重量级的篆书、篆刻艺术大家编纂个人字典,实在是一桩很有意义的事。

大江
 二○一三年五月


 注释:
 〔一〕《吴先生行述》,《吴昌硕谈艺录》第二四四页,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版。
 〔二〕 邵洛羊《试论吴昌硕流派》,刘江著《吴昌硕印论图释》第四○五页,西泠印社出版社二○○四年十月版。
 〔三〕《西泠印社记》,《吴昌硕谈艺录》第一九九页,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版。
 〔四〕题《季子白盘拓片》,《吴昌硕谈艺录》第一四三页,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版。
 〔五〕 吴民先《缶庐拾遗》,刘江著《吴昌硕印论图释》第三六页,西泠印社出版社二○○四年十月版。
 〔六〕 《天池画覃溪题一亭并临之索赋句》,《吴昌硕谈艺录》第六三页,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版。
 〔七〕 《论画》,《吴昌硕谈艺录》第六页,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版。
 〔八〕 《集石鼓文联语跋》,刘江著《吴昌硕印论图释》第三二九页,西泠印社出版社二○○四年十月版。
 〔九〕 《西泠印社醉后书赠楼村》,《吴昌硕谈艺录》第一二四页,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版。
 〔一○〕《西泠印社记》,《吴昌硕谈艺录》第一九九页,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月版。
 〔一一〕 《耦花庵印存》序,刘江著《吴昌硕印论图释》第七五页,西泠印社出版社二○○四年十月版。
 〔一二〕 钱君匋《谈谈吴昌硕的艺术》,刘江著《吴昌硕印论图释》第六一页,西泠印社出版社二○○四年十月版。
 〔一三〕 诸乐三《吴昌硕的篆刻艺术》(序),《吴昌硕书法篆刻作品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版。
 〔一四〕 《民国时期篆刻的繁荣》,叶一苇著《中国篆刻史》第一四八页,西泠印社出版社二○○○年四月版。
☚ 吴昌硕篆书字典︱凡例   咸阳大辞典 ☛
000108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