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旗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旗县

延安地区辖县之一。位于延安地区西北部。北与定边、靖边县相连,东南与志丹县相接,西南与甘肃华池县毗邻。南北长93.64公里,东西宽79.89公里,总面积3786.2平方公里,耕地48.64万亩。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233米至1809米之间。境内以白于山为界,东北部位于内蒙古毛乌素沙漠边缘,属无定河流域,地形向北倾斜。涧地平展,谷宽梁缓,间有少数残丘低峁,占全县总面积的15%。白于山以南属洛河流域,北高南低,地势向洛河川道倾斜,梁面狭长起伏,沟壑深窄陡峻,道路多沿沟顺梁修筑,占全县总面积的85%。县境内有头道川、二道川、三道川、白豹川、脚扎川、杨青川、乱石头川、宁赛川、颗颗川、洛河、石拐子河、八里庄沟、麻子沟。水系格局呈树枝状,沟溪众多。境内最大的河流洛河,流程25公里。气候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风,夏季干湿相间,秋季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8.3℃,极端最高气温是37.1℃,极端最低气温-25.1℃。年降水量575.3毫米,年日照2050.7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45天。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已探明石油蕴藏面积154.6平方公里,储量1595万吨。另有石膏、高岭土等。动物资源有蒙古牛、蒙古马、本地土种驴、骡、八眉猪、羊等。1990年全县总人口112420人,其中农业人口103057人。境内居民汉族占总人口的99.95%,另有回、侗、苗、土、满、白、壮、蒙古、土家、布依等10个少数民族。辖吴旗、铁边城、周湾3个镇,洛源、吴仓堡、新寨、王洼子、庙沟、长官庙、白豹、楼坊坪、薛岔、五谷城、长城11个乡,160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地吴旗镇。吴旗镇,相传为战国名将吴起屯兵之地,始称吴起。后因起、旗同音,遂称吴旗。汉高祖二年 (前205) 设归德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并入参辔县。魏大统元年(535)复设归德县。隋大业元年(605)改名洛源县,隋大业三年(617)被梁师都废掉。唐贞观二年 (628) 复设洛源县。明洪武二年(1369)以洛河为界,东部属保安县,西部属安化县。1949年7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设置吴旗县,隶属三边分区。1949年9月撤销县制,辖地分属定边、靖边、志丹、华池四县。1950年2月,恢复吴旗县制,1958年10月底,并入志丹县。1961年9月恢复吴旗县制至今。1933年秋,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成立,该县部分地区为苏区。1935年10月19日至25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在这里部署指挥了胜利山“切尾巴”战斗,吴旗成为红军长征胜利后的落脚点。城内有中共中央、毛泽东旧居,胜利山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该县土地资源丰富,面积广阔,以黄土为主要土壤,占面积的97.6%。另有少部分黑垆土、风沙土、红土等土类。境内有周湾、孙台等大中型水库四座,总库容1.695亿立方米,建抽水站22处,有效灌溉面积1.87万亩,占耕地面积3.9%。主要粮食作物有荞麦、小麦、糜子、谷子、玉米、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黄芥、烟叶、向日葵等。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4845.2万公斤,油料总产300万公斤。尤以荞麦品质为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维生素均高于小麦、大米,属珍贵的小宗杂粮,长期食用,对治疗高血压、控制糖尿病、消积解滞、降温解毒等均有积极作用,年产量1000多万公斤。林草资源丰富。全县林地面积88.06万亩,草地面积364万亩,林草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22%。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年羊子饲养量18.06万只,出栏3.6万只。年产羊毛9.4万公斤,羊绒1.95万公斤,羊肉365吨,为陕西省羊绒出口基地县和羊肉主要产区。经济林以山杏、苹果、沙棘为主,年产苹果980吨,鲜杏2879吨,杏仁30万公斤。鲜杏可生食或制作果干、杏脯、罐头,也可制酒酿醋。杏仁富含人体所需的磷、钙、铁、钾等微量元素,出油率高达45.8%,为传统出口商品。全县有工业企业32个,职工624人,工业总产值499.4万元,乡镇企业产值7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5%。工业产品主要有机砖、香醋、服装、粉丝、农机具镀锌件、木器、五金等。以优质荞麦精工酿造的荞麦香醋,1989年获得陕西省优质产品奖,1990年获中国妇女儿童用品40周年博览会铜质奖。乡镇企业产品主要有果品、糕点、柳编、服装等。传统出口商品柳编,以当地生产的沙柳、雾柳、红柳为原料,工艺精美,品种繁多,深受日本、法国、西德、北欧等国家和地区消费者欢迎。境内交通便利。有延 (安) 定 (边)过境公路一条,吴(旗)华(池)、吴(旗)靖(边)简易公路两条。80%的行政村通汽车。全县有邮电局(所)13个,县乡邮路44条,单程1574.5公里,年报刊发行量10649份。全县有商业网点458个,从业人员1285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967.3万元。全县有中学14所,教职工480人,在校学生4616人。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卫生学校各一所,共有教职工60人,在校学生250余人。小学284所,教师650人,在校学生1205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6.1%。全县有科技人员1691人,已授予各类技术职称1207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71%。县城建有剧场、电影院、体育场等文化体育设施。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8个,医护人员209人,病床140张。县城内有招待所4个,床位560个,年接待宾客2.1万人次。199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5786万元,社会总产值7880万元,国民收入5101万元,财政收入29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6.90元,职工平均工资1088.80元。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