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锻冶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锻冶场” 苏联文学团体。 1920年2月由退出无产阶级文化协会的部分诗人如В.亚历山大罗夫斯基、М.格拉西莫夫、В.基里洛夫、С.罗多夫、Г.萨尼科夫等在莫斯科组成。创办过《锻冶场》、《工人杂志》等刊物,召开过全俄无产阶级作家代表大会。 他们力图摆脱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约束,主张作家在选择创作方法上有完全的自由,并提高写作技巧。 但对无产阶级文化的认识有庸俗社会学倾向。其诗歌创作是苏联军事共产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抒情诗的代表。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他们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创作思想发生危机,组织因而涣散。 1923年后因作家革拉特科夫等的加入,又重新趋于活跃,成为一个以小说家为核心的颇具规模的文学团体。主要成员还有Н.李亚什科、诺维科夫-普里波伊、М.沃尔科夫等。 代表作品有革拉特科夫的长篇小说《水泥》、李亚什科的长篇小说《高炉》。20年代末由于受到拉普的排挤,内部宗派斗争尖锐。 1931年与拉普合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