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谩长是、系行舟。

这首词写羁旅怀人,在梦窗词中写法别致,论者的反响也很特别。抑梦窗者如张炎,偏予推选;而尊梦窗者如陈廷焯,反而加以诋,认为是下乘之作。平心而论,此词不事雕琢,自然浑成,在吴词中为别调,自有其可喜之处。

就内容而论可分两段,然与词的自然分片不相吻合。

从起句到“燕辞归、客尚淹留”为一段,先写羁旅秋思,酿足愁情,为写别情蓄势。起二句先点“愁”字,语带双关。从词情看,这是说造成如许愁恨的,是离人悲秋的缘故。单说秋思是平常的,说离人秋思方可称愁,命意便有出新。从字面看,“愁”字是由“秋心”二字拼合而成,故二句又近于字谜游戏。这种手法,古代歌谣中颇经见,王士禛谓此二句为“《子夜》变体”,具“滑稽之隽”(《花草蒙拾》),是道著语。盖《子夜歌》如“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棋)”,借同音字为用;“摛门不安横,无复相关意”,本“关门”之关转作“关心”之关,是多义字别解。此词以“秋心”合成“愁”字,是离合体,皆入谜格,故是“变体”。此处似信手拈来,涉笔成趣,无造作之嫌,且紧扣主题秋思离愁,实不得以“油腔滑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目之。

两句一问一答,开篇即出以唱叹,而且凿空道来,实属倒折之笔。下句“纵芭蕉不雨也飕飕”是说,纵然没有下雨,芭蕉也会因秋风飕飕,发出令人凄然的声音。这分明告诉读者,先时有过雨来。“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杜牧《雨》)。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正从蕉雨惹起。所以前二句即由此倒折出来。倒折比较顺说,平添千回百折之感。沈际飞释前三句说:“所以感伤之本,岂在蕉雨?妙妙。”(《草堂诗馀正集》)是颇有领会的。

秋雨晚霁,天凉如水,明月东升,正宜登楼纳凉赏月。“都道晚凉天气好”,是人云亦云,而“有明月,怕登楼”,才是客子独特的心理写照。“月是故乡明”,望月是难免触动乡思离愁的。这三句没有直说愁,却通过客子心口不一的描写把它表现充分了。

秋属岁晚,容易使人联想到晚岁。过片就叹息年光过尽,往事如梦。“花空烟水流”是比喻青春岁月的逝去,又是赋写秋景,兼二义之妙。可见客子是长期飘泊,老大未回。看到燕子辞巢而去,不禁深有感慨。“燕辞归”与“客尚淹留”,用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与“何为淹留寄他方”句意,两相对照,见得人不如候鸟。以上蕉雨、明月、落花、流水、去燕……无非秋景,而又不是一般的秋景,于中无往而非客愁,这也就是“离人心上秋”的具象化了。

此下为一段,写客中孤寂之叹。“垂柳”是眼中秋景,而又关离别情事,写来承接自然。“萦”、“系”二字均由柳丝绵长着想,十分形象。“垂柳不萦裙带住”一句写其人已去,“裙带”二字暗示对方的身份和彼此关系;“谩长是、系行舟”二句是自况,言自己不能随去。羁身异乡,又成孤零,本有双重悲愁,何况离去者又是一位情侣呢。由此方见篇首“离人”二字具有更多一重含意,是离乡又逢离别的人啊,其愁也就更其难堪了。伊人已去而自己仍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也无须说),只怨怪柳丝或系或不系,无赖极,却又耐人寻味。“燕辞归、客尚淹留”句与此三句,又形成比兴关系,情景相映成趣。

前段于羁旅秋思渲染较详,蓄势如盘马弯弓。后段写客中怀人直是简洁,发语如弹丸脱手,恰到好处,毫无疵颣,没有作者通常有的堆砌典故、词旨晦涩的缺点。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原文和赏析 - 宋词三百首 - 可可诗词网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

心上秋:这是拆字法。即“心”和“秋”二字合成“愁”字。飕飕(sou):拟声词,形容凄风侵凌的声音。年事:年华与往事。不萦:指缠不住。漫:徒然。

【鉴赏】

本词就眼前景,抒心中情,是羁旅怀归之作。

首二句一问一答,“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乃《子夜》变体,风格与民间小调相近。用这种问答的方式,词人点出了伤离别的题意。其中“离人心上秋”采用了拆字法构造意象,“心”和“秋”二字合起来即是“愁”字,借以巧妙地表达词人内心的忧愁。同时由于离人的愁思因秋景而触发,语含双关,实在是构思巧妙。“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这句承接上句,化虚为实。词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思移至物上,似乎连芭蕉也染上了他的感情色彩,给人以萧瑟凄凉之感。“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这是上阕的后三句。尽管今晚“天气好”,“有明月”,然而月圆人不圆,因而害怕登楼眺望,害怕徒增烦恼和惆怅。这是全篇之眼。通过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感受,词人的思乡离愁也就充分地表达了出来。

下阕逐层对“离人心上秋”进行具体解说。“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词人在此感叹自己青春年华的逝去,往事如梦,花儿零落一空,美好的时光也像迷茫的烟水似的,一去不复返了。词人心中的惆怅流露了出来,继而“燕辞归、客尚淹留”,化用曹丕《燕歌行》:“群燕辞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燕归客留,上承“离人”,下应“行舟”,意脉贯通,表明了词人淹滞难归的羁旅之愁。“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埋怨如丝垂柳没有挽留住离人,却偏偏系住我的行舟。伊人已去而自己仍留,必有不得已的理由,却不明说,只怨怪燕之归、客之留都由于柳丝把该系住的没系住,却把不该系的系住了,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词人的怀念之情。

全词上阕写离愁,下阕写秋别。寄情于景,虚实交错,使全词显得缠绵悱恻。语言精巧细腻,含思宛转,情感朴质。


古代诗歌之吴文英《唐多令·惜别》全译、翻译和译文 - 可可诗词网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1。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2。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释】

1.心上秋:合成“愁”字。

2.“燕辞”句:语本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今 译



愁,

是怎样合成的一个

愁?

是在离人的“心”上

再加一个“秋”。

面对芭蕉,

没有雨,也觉

凄响飕飕。

都说晚凉天气好,

而我面对明月,

却怕登楼。



平生之事,已如梦,

万事皆休,空有

落水飘零烟水流。

群燕已然辞归了,游子

为何还在异乡淹留?

垂柳呵!你不能

把她的裙带儿勾,

也应该,伸出长长的丝儿,

系住她的行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7: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