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宓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吴宓1894—1978陕西泾阳人 吴宓
吴宓
吴宓1894——1978字雨僧,又作雨生,筆名余生,陝西涇陽人,1894年 (清光緒二十年) 生。早年就讀於清華大學。1917年赴美國留學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後赴英國牛津大學研究。1921年回國,歷任國立東南大學西洋文學教授,奉天國立東北大學英文教授。1925年任清華學校國學研究室主任,國立清華大學外國文學系教授,燕京大學英文學系講師。1932年任國立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文系講師。1936年任國立北京大學英文系講師。抗日戰争爆發後,任西南聯大、武漢大學教授、系主任。曾主編《學衡》雜誌、《大公報》文學副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師範學院教授。1978年逝世。終年84歲。著有《白璧德與人文主義》、《吴宓詩集》。 吴宓 吴宓1894—1978文学理论家、翻译家。字雨僧,亦名陀曼。陕西泾阳人。1911年进清华学校留美预科。1917年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1年归国,相继任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1922年与胡先骕、梅光迪创办《学衡》杂志,任总编辑,发表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文章,受到鲁迅等的批评。1925年起任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1930年后曾去英法研究西洋文学。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校教授、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西南师范学院任教授。主要著作有《拉丁文文法》《法文文法》等大学教材,学术论文《红楼梦新谈》《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等多篇。 ☚ 王老九 林语堂 ☛ 吴宓 吴宓1894—1978原名玉衡,后改名陀曼,又改宓,字雨僧。陕西泾阳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办《陕西》杂志,借文字开通民智。宣统二年(1910)入清华学校,1917年赴美,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1年归国后历任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及外文系教授,并兼任《学衡》杂志总编、《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辑。1930年赴欧洲游学。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大学中文系、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五十年代后任西南师范学院外文系主任、中文系教授。博学多才,通十馀种外语。工诗文,著有《吴宓诗集》,卷末附录《馀生随笔》、《英文诗话》、《空轩诗话》及论文选录等。擅词曲,早年曾作传奇《陕西梦》、《沧桑艳》二种。 ☚ 姚锡钧 花村居士 ☛ 吴宓1894~1978教育家,诗人,文学家。名玉衡,字雨生,陕西泾阳县人。1911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留美预科。1917年官费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1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校,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1949年谢绝友人邀请去美国、香港、台湾等地讲学,决心留在大陆,到重庆湘辉学院、勉任学院任教,同时兼任重庆大学外文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到西南师范学院执教,任中文系、历史系、外语系教授。1955年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曾主编 《学衡》 杂志。通晓英、德、法和拉丁语,翻译出版不少西方名著。用中、英文发表研究 《红楼梦》 的论著,是有影响的“红学家”,是中西诗学的奠基人、中国比较文学的开创者。毕生从事于教育。曾编写 《世界古代史》、《法文文法》、《拉丁文文法》、《外国文学名著讲读》等高校教材。出版有20多万字的 《吴宓诗集》。 吴宓 吴宓1895~1978wu mi原名玉衡,又名陀曼,字雨僧(亦作雨生)。泾阳县蒋路乡安吴堡人。1907年就读于三原宏道学堂。1911年考入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前身)留美预科班。毕业后赴美,先在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学习,再转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新人文主义学者白璧德(Irving Babbitt)教授。1919年在美国中国留学生会演讲《红楼梦新读》,后以红学研究驰名。192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学成归国,任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开设中西诗之比较等课程,首开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先河。任教期间与刘伯明、梅光迪、胡先骕等创办《学衡》杂志,任总编辑。1924年任东北大学(沈阳)外国文学系教授。1925年任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研究院导师,研究院被称为国学研究院。1926年创办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按照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培养模式,明确提出培养目标为造就“博雅之士”。同时兼任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总编。1930年赴欧洲,游历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国家,访寻雪莱、司各特、卢梭等文化巨匠踪迹。1935年出版《吴宓诗集》。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赴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任教,后迁往云南蒙自。1938年又迁往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被教育部聘为英国文学门教授。先后开设世界文学史、欧洲文学史、希腊罗马文学史、文学与人生、中西诗之比较和翻译等课。1944年赴成都,任四川大学和燕京大学中文系、外文系教授。抗战胜利后任武汉大学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兼任《武汉日报》文学副刊主编。1949年,赴重庆任北碚相辉学院、勉仁学院、重庆大学教授。建国后在四川教育学院(重庆)任教,后随校入西南师范学院,曾出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和西南师院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左腿在批斗中跌折,双目失明。1977年返回泾阳。1978年1月17日辞世,享年84岁。1979年8月平反昭雪。生平著述颇丰。逝世后,有《吴宓日记》(20册)《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等著述问世。 ☚ 吴周氏 吴南 ☛ 吴宓1894~1978Wu Mimodern scholar,poet and translator.Works: New Talk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Poetry Collection of Wu Mi,etc.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