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吴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吴天1912—江苏扬州人 吴天吴 天(1912— ) 少 舟 洪 平 中国电影家列传(三)第316页 吴天为了不该忘却的纪念——记戏剧家吴天 王啸平 戏剧艺术1990年4期 吴天 吴天1912—1989剧作家。原名洪为济。江苏扬州人。1927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时,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1933年到南京从事戏剧活动。1935年去东京,参加东流社。这期间开始创作《洪水》等剧本,改编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为《巡察专员》。1936年去马来西亚从事革命戏剧活动并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后转为中共党员。此后一直从事编导工作。1946年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务主任。1949年后曾在北京、长春、珠江三个电影制片厂任编导,为全国剧协委员。他的创作有独幕剧《伤兵医院》《春回来了》《同心合力》,多幕剧《海恋》,电影剧本《喜迎春》《国庆十点钟》《拍案颂》,散文集《怀祖国》,译作《马门教授》,论著《表演艺术论》《演剧论》。 ☚ 邓拓 端木蕻良 ☛ 吴天 吴天1912.8.27——原名洪为济。号一舟,又名洪吴天,洪为忌。笔名有违忌、洪叶、方君逸等。江苏扬州人。1931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读书时,领导学生运动,积极参加大学联、自由大同盟、左翼剧联的工作,后被学校开除并被逮捕。获释后,1933年在南京从事左翼戏剧工作。1935年赴日本东京留学,参加左联东京支部的东流社、杂文社,组织中华戏剧座谈会,从事文学和戏剧的创作活动。改编了果戈理的《巡按使》为《视察专员》,并创作话剧《洪水》。1936年回国后,因遭通缉追捕,去马来亚、新加坡等地从事教育工作和业余戏剧工作;发起组织星洲业余话剧社,组织和领导抗敌后援会,创作独幕剧《伤兵医院》、《春回来了》、《同心合力》、《活该》等。1938年回国,继续从事革命戏剧活动。先后任上海剧艺社编导、上海戏专教务主任,《前线日报》副刊及《文章》杂志编辑。创作有独幕话剧《走》、《被迫害的》和《雾晨》,曾合为《孤岛三重奏》出版。1940年出版四幕悲剧《海燕》。1941年出版独幕剧集《囤户》,发表独幕话剧《奖状》、《月夜》、《二旅客》,后结集《海内外》出版。同年还出版五幕话剧《家》(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和六场话剧《春雷——新的传奇》。1942年创作五幕话剧《四姐妹》、《银星梦》,六幕话剧《离恨天》。1943年创作独幕话剧《满庭芳》。1944年出版五幕话剧《花弄影》。1945年出版五幕话剧《秦淮月》、四幕话剧《红豆曲》。这一期间,还翻译了弗列特力支的话剧《马汉姆教授》,法国柯克兰的戏剧论著《表演艺术论》。1946年出版戏剧理论著作《剧场艺术讲话》,编写电影剧本《一帆风顺》、《喜迎春》、《忆江南》(与人合作),改编五幕十二场话剧《红楼梦》、七场话剧《子夜》、三幕四场话剧《蝴蝶夫人》、三幕话剧《笑声泪影》。1948年出版三幕笑剧《无独有偶》。建国后,先后任中央电影局电影演员剧团副团长,北京、长春、珠江等电影制片厂编剧和导演,从事电影剧本的编导工作。创作并导演的影片有《国庆十点钟》、《换了人间》、《空印盒》等,还创作了描写闻一多斗争事迹的电影剧本《拍案颂》。 ☚ 严寄洲 吴若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