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大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大猷1907—

广东高要人
著名物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教授。1956年去台湾,任台湾“清华大学”教授,1983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别名:洪道

吴大猷

回忆吴大猷(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香
港)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7月版
78页
天津友人怀念吴大猷
科学界的巨星——吴大猷
抗战期中之回忆
物理学家吴大猷博士
退而不休的吴大猷博士
中国当代学人访问录(1):不妥协者——吴大猷
博士素描
张高峰
张天心
吴大猷
黄肇珩
程玉凤译
贾亦珍
团结报1984年4月4日
*中国一周1956年3期
*传记文学1964年5卷3期
*自由谈1969年20卷8期
*艺文志1978年156期
*新书月刊1983年3期
吴大猷荣任中研院院长
“质直好义”的吴大猷院长
吴大猷求学记
物理学家吴大猷
物理权威学家吴大猷先生
十年的“南开”生活
吴大猷(1907- )
科学家的生活——吴大猷博士
高瞻远瞩的吴大猷
李砚
程玉凤
黄文
黄肇珩
李德安
吴大猷
编纂组
胡有瑞
应平书
*海外学人1983年137期
*艺文志1983年219期
名人传记1985年3期
*当代人物一席话第105页
*当代名人风范(3)第1025页
*吴大猷文选·博士文选第257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9册第486页
*现代学人散记第27页
*学人风范第14页

吴大猷

台湾的科学发展(个人廿余年的经历)
我在大学求学经历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力争台湾派代表
到北京参加国际科联年会
吴大猷
吴大猷
李方诗等主编
*传记文学1987年50卷2期
*传记文学1987年51卷1期
中国人物年鉴(1989)第160页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赴大陆参加国际
性学术会议
李方诗等主编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186页
20世纪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吴大猷
(1907—2000)
李维民主编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71页

吴大猷董光璧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五)第103页

吴大猷1907——

廣東高要人,1907年 (清光緒三十三年) 生於廣州。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1929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留校任助教。1931年獲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補助金,赴美國留學,入密西根大學研習。1932年獲文碩士學位。193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34年返國,任國立北京大學物理學教授。1938年任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由國民政府軍政部借聘,率研究生數人赴美研習並計劃科技研究機構事宜。1948年4月,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嗣留美國,進密西根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任教及研究,並在加拿大國家研究院任理論物理組主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物理教授、系主任,布魯克林理工學院教授等職。1956年秋去臺灣,在臺灣大學及清華大學任教。1962年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代理所長。1957年為加拿大皇家學會會侣。1967年春,任“國家安全會議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任“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1973年辭去“國科會”兼職。1978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退休。回臺灣定居。1983年11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著有《多原分子振動光譜及結構》、《量子力學散射論》、《氣體及電離體方程式》、《狹義及廣義相對論》、《近代物理學的基礎》、《古典動力學》等。

吴大猷

吴大猷

吴大猷(1907—),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广州市人。1925年考入南开大学矿科,次年转入理科物理系。1931年赴美国留学,入密歇根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9年,撰写关于 《多原子之结构及其振动光谱》 专论,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1946年,应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借聘出国研习考察,在美国入密歇根大学,开始从事核子物理的研究工作。1949年,受聘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主持理论研究工作。1962年,台湾“中研院”物理所恢复,被聘为代理所长,同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学侣(会员)。1963年,辞去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所担任的职务,应聘到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任教与开展研究工作。1967年,任台湾“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任台湾“科学委员会”主任职务,又任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长。1983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为改善台湾地区教育现状,吴大猷提议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培养优良的学风。他要求从中学时代起教师就要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知识、克服那种为升学考试而学习的思想和习惯,在大学里要着重培养学生具有献身学术的忠诚精神,不为功利所惑; 主张改善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科学教育,对中小学的科学课程、教材、师资、设备等都需要进行改革; 总的精神是加强基础教育; 要废除联考制度,他认为联考的主要弊病在于:学生重强化,不求甚解,对求学目的、态度、习惯等都有偏见。联考不废,则高中教育无法改善,联考不考的科目,高中不教也不学,势必严重地影响教育质量。改善的办法是:高三时全省作会考,学生以会考成绩及高中平时成绩,向若干大学申请入学。他认为,理想的大学,是能给予学生良好的基本训练——在知识上,求知态度和方法习惯上使学生以后可以继续成长。这样似是低的要求,却需要良好的教师和设备,同时还要求教师要致力于对学术所产生的浓厚学术气氛和高的学术水准。只有楼馆建筑、图书和设备没有学术研究的人和气氛,不能说是第一流的大学。吴大猷一生孜孜不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对物理学中的原子物理、分子物理、核物理、离子物理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论文有100多篇,中英文专著10多部,学生遍于海内外,其中有几位是国际上著名的学者。1983年吴大猷的 《理论物理》(七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 吕叔湘   王力 ☛
吴大猷

吴大猷

吴大猷 (1907— ),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广州市人。1925年考入南开大学矿科,次年转入理科物理系。1931年赴美国留学,入密歇根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9年,撰写关于 《多原子之结构及其振动光谱》专论,获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奖。1946年,应国民党政府军政部借聘出国研习考察,在美国入密歇根大学,开始从事核子物理的研究工作。1949年,受聘到加拿大国家研究院,主持理论研究工作。1962年,台湾 “中研院”物理所恢复,被聘为代理所长,同年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学侣 (会员)。1963年,辞去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所担任的职务,应聘到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任教与开展研究工作。1967年,任台湾 “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任台湾 “科学委员会”主任职务,又任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长。1983年出任台湾 “中央研究院” 院长。
为改善台湾地区教育现状,吴大猷提议在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培养优良的学风。他要求从中学时代起教师就要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知识、克服那种为升学考试而学习的思想和习惯,在大学里要着重培养学生具有献身学术的忠诚精神,不为功利所惑; 主张改善整个教育系统中的科学教育,对中小学的科学课程、教材、师资、设备等都需要进行改革;总的精神是加强基础教育;要废除联考制度,他认为联考的主要弊病在于: 学生重强化,不求甚解,对求学目的、态度、习惯等都有偏见。联考不废,则高中教育无法改善,联考不考的科目,高中不教也不学,势必严重地影响教育质量。改善的办法是: 高三时全省作会考,学生以会考成绩及高中平时成绩,向若干大学申请入学。他认为,理想的大学,是能给予学生良好的基本训练——在知识上,求知态度和方法习惯上使学生以后可以继续成长。这样似是低的要求,却需要良好的教师和设备,同时还要求教师要致力于对学术所产生的浓厚学术气氛和高的学术水准。只有楼馆建筑、图书和设备没有学术研究的人和气氛,不能说是第一流的大学。吴大猷一生孜孜不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对物理学中的原子物理、分子物理、核物理、离子物理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论文有100多篇,中英文专著10多部,学生遍于海内外,其中有几位是国际上著名的学者。1983年吴大猷的 《理论物理》(七册) 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 吕叔湘   王力 ☛
吴大猷

吴大猷

广东省高要县人,1907年9月29日生。1929年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1931年赴美国留学,193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33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哲学博士。1934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学校教授。1943年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夏被派赴美国,研习原子核物理新发展,并负责国防部筹划成立的科学基本研究机构有关事务。1947年任美国密执安大学客座教授。1947年至1949年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8年至1949年任纽约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任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组主任。1956年任教于台湾大学和台湾 “清华大学”。1960至1961年任瑞士洛桑大学客座教授。1962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1963年后先后任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物理研究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核子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67年3月被聘为台湾当局“国家安全会议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8月任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1973年离职。1978年开始长期定居台湾。1983年10月出任台湾 “中央研究院”第六届院长,1993年底辞职。后被聘为台湾当局“总统府”资政。2000年3月病逝。著有《多原分子振动光谱及结构》《量子力学散射论》《气体及电离体方程式》《狭义及广义相对论》《近代物理学的基础》《古典动力学》 等书。

☚ 吴大宇   吴子房 ☛
000036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