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吠勒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吠勒国 吠勒国亦题《文犀国》。东汉志异小说。郭宪撰。原载《洞冥记》卷二。《太平御览》卷九三○亦引载(文字有异)。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录入。作品叙写:吠勒国贡文犀四头,状如水兕。角表有光,因名明犀,置暗中有光影,亦曰影犀。织以为簟,如绵绮之文。此国去长安九千里,在日南郡。人长七尺,被发至踵,乘犀象之车。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而成珠也,亦曰泣珠。作品所写的是远国遐方之怪兽以及该国的风土人情。写怪兽文犀“角表有光”,“置暗中有光影”,很有异趣。写吠勒其国之习俗,说国人能“乘象入海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实为奇特的想象。值得注意的是,古书屡言鲛人,此书为最早者。东汉杨孚《异物志》记有鲛人“水中出”而“寄寓人家”,别时“泣而出珠满盘”赠主人;唐冯贽《记事珠》也记有“鲛人之泪,圆者成明珠,长者成玉筋”等。这些皆本此篇“鲛珠”事,而又有所增饰。 ☚ 东方朔 文犀国 ☛ 吠勒国 吠勒国中国古代神话。明顾元庆《顾氏文房小说》本卷二:“吠勒国贡文犀四头,状如水兕。角表有光,因名明犀,置暗中光影,亦曰影犀。织以为簟,如绵绮之文。此国去长安九千里,在日南。人长七尺,被发至踵,乘犀象之车。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蛟人之舍。得泪珠,则蛟人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 ☚ 两个宝箱 吴唐 ☛ 吠勒国语出《洞冥记》,为传说中的国度,在汉长安南九千里。国人高七尺,长发至踵。出外时乘犀牛大象所拉车辆。有时骑象潜入海底,住在鲛人家舍,能采得鲛人泪珠形成的珍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