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风咏月 吟风咏月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风咏月,席地幕天,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本指诗人以风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形容心情的悠闲自在。后多含贬刺之意,谓诗歌流连光景,脱离现实。亦作“吟风弄月”、“嘲风弄月”、“弄月嘲风”等。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宋朱熹《抄二南寄平父因题此》:“析句分章功自少,吟风弄月兴何长。”《宋史·周敦颐传》:“程颢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俺又不曾弄风嘲月,怎揽下这愁山闷海。”《水浒后传》第六回:“我和你今日啸傲烟霞,嘲风弄月,何等自在。” ☚ 锦囊佳制 一寸丹心 ☛ 吟风咏月谓吟诵自然景物以抒发情怀。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 “吟风咏月,席地幕天,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 嘲吟风月 吟风弄月 吟风弄月(吟风咏月咏月嘲风)原指吟咏风花雪月等自然景物,以抒发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后多用为贬义,形容内容空虚无聊的文艺作品。吟:吟咏。弄:玩赏。 ☚ 意在笔先 引吭高歌 ☛ 吟诗 吟诗咏诗 咏言 赋诗 吟诗或作诗:吟风弄月 吟风咏月 吟风啸月 吟风吸月 弄月嘲风 弄吟风月 月弄风嘲 吟风感月 谑月嘲风 啸月吟风 揽月吟风 感月吟风 风吟月啸 弄月传风 弄月吟风 咏风嘲月 咏月嘲风 吟咏诗文:讴书 吟讽 吟咏或写作艳美雅致的诗词:嚼蕊吹花嗳蕊吹香 嚼蕊挼英 吹花嚼蕊 弄香挼蕊 对月吟诗:吟月 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一觞一咏 一咏一觞 联句吟诗:联诗 野外吟诗:野吟 推敲吟诗:敲吟 满怀激情地吟诗:豪吟 苦心吟诗:苦吟 枯吟 骑驴风雪中 苦吟之典故:骑驴索句 诗人苦吟:苦觅 诗肩瘦 ☚ 吟咏内容 歌咏 ☛
写诗 写诗赋(赋诗) 作诗 做诗 裁诗 课诗 口业 咏吟 吟讽 吚哦 作诗和对对子:吟诗作对 作诗竞相以生僻字押韵:矜奇斗险 吟诗,作诗:咏言 用口哈气使笔解冻,然后挥笔作诗:呵笔寻诗 创作诗歌:咏唱 诗文创作:警拔 警发 警迈 当场作诗:即席赋诗 集会作诗:拈题分韵 饮酒赋诗:觞泳 朋友之间互相宴请,饮酒作诗:诗酒征逐 作诗并题写:咏题 写诗词:赋 走兔 扣寂 吟哦 谢家活计 作诗填词:调词 吟诗作赋:一吟一咏 梦中觅句赋诗:谢枕 写作诗文:吟笺赋笔 赋笔吟笺 创作诗赋:草赋 著述辞赋:陈词 作歌词而咏唱:作歌 创作和吟诵诗文:赋咏 诵读写作辞赋:课赋 吟诗作赋:咏雩 奉皇帝之命而写诗文:应制 应帝王之命而作诗文:应诏 科举考试的命题限韵赋诗:试诗 不起稿随口吟诵成诗:口占(~一首) 吟诗 限时成诗:击钵催诗 作诗的诀窍:诗家三昧 作诗文有章法:有伦有脊 有脊有伦 写诗写到痴醉的程度:诗颠 诗痴 撰写美好的诗文:缀玉联珠 编珠缀玉 珠联玉缀 以风为题材作诗:吟风 咏风 以风花雪月为题材的写作:抹风弄月 抹月批风 抹月披风 弄月吟风 批风抹月 批月抹风 披风抹月 吟风弄月 吟风感月 吟风吸月 吟风啸月 吟风咏月 吟弄风月 嘲风弄月 嘲风咏月 嘲弄风月 咏月嘲花 咏嘲风月 咏风嘲月 咏月嘲风 刻意吟风弄月:雕风镂月 以史事为题材作诗:咏史 就眼前情景写诗:题诗 仿照别人诗词格式作诗:和(~诗;奉~;应~;属~) 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作诗:和韵 赓韵 ☚ 写的内容 写作态度 ☛ 吟风咏月《辞源》源云:《文苑英华·九四五·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风咏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按,此语源出、他型,诸本迭有补逸。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成语词典》补逸曰: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抄二南寄平父因题此诗》:“析句分章功自少,吟风弄月兴何长。”内蒙古版《汉语常用成语手册》补逸云:《宋史·周敦颐传》:“故(程)顥之言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江苏版《成语词典》补逸云: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宋《二程全书·遗书三》:“诗可以兴,某自再见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补逸云:晋·王嘉《拾遗记》:“免学他嘲风咏月,污人行止。”清·方薫《山静居诗话·一三》:“诗发乎情,故能感人之情,……非若嘲风弄月可以妆点而成也。”《元曲选·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恰东楼饮宴,早西出阳关,兀的般弄月嘲风留客所,便是俺追欢买笑望夫山。”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且把饮旨酒,赏名花,对美人的这些风雅事儿,以至那些言情遣兴的诗词,弄月吟风的勾当……一概丢开。”又,《古今杂剧·明·周王·杨诚斋〈吕洞宾花月神仙会〉二》:“深谢四位伶官,逢场作戏,果然是锦心绣口,弄月嘲风。” 吟风咏月yín fēnɡ yǒnɡ yuè见“吟风弄月”。 吟风咏月yínfēng-yǒngyuè见“吟风弄月❶”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席地幕天,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去所以然而然。” 吟风咏月;席地幕天 吟风咏月;席地幕天yín fēng yǒng yuè;xí dì mù tiān【上】吟:吟咏,作诗。写诗作词吟咏风月。指以风月为题材抒写闲情逸致,抒发性情。 ◆也作“咏月嘲风”。柯钧《人生哲理》:“从前,德国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诗人,写了许多吟风咏月、写景抒情的诗篇。” 【下】地为席,天为幕,在露天下席地坐卧。形容生性旷达开朗,不拘形迹。 ◆也作“幕天席地”。唐·韩偓《惆怅》诗:“何如饮酒连千醉,席地幕天无所知。” 【综】形容性情闲适,胸襟豁达。 【例】 ❶ 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风咏月,席地幕天。” ❷ 小蒙在“返城风”中回到了上海,重新置身于“水泥森林”中反而觉得不适,还是挺怀念在边疆与几个文学青年吟风咏月、席地幕天的那段生活。 ☚ 遗形藏志;返璞归真 至人遗物;达士拔俗 ☛ 吟风咏月yín fēng yǒng yuè吟:吟咏,作诗。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诗人写作以风月为题材。后多谓作品内容空虚,逃避现实。元·张养浩《普天乐》曲:“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其乐无涯。”也作“吟风弄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