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十六)
 注释
 ①喻:晓得,明白。
 【译文】
 孔子说:“君子在义上明白,小人在利上明白。”
 感悟
 君子为大义在所不惜,小人为大利在所不惜。为大义在所不惜的,是义士;为大利在所不惜的,是利徒。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明白,知道。君子明白大义而舍弃小利,小人只知道小利而不顾大义。指人应重道义而轻私利。《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在此把义与利的认识和解决赋予了鲜明的道德意义。舍利者为义,取利者为不义。(阎纲《领悟人生》)
又作〔君子小人之分,在义利而已〕
【例】君子小人之分,在义利而已。小人非不足用,特心之所向不在乎义。(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丞相刘忠肃公》)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先秦《论语·里仁》)君子知道的是求道义,小人只知道求利益。

☚ 君子有机以成其善,小人有机以成其恶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关于义利关系的伦理命题。语出《论语·里仁》。“利”指利益,“义”指思想行为的规范。孔子认为,按义和按利而行是两种对立的道德选择。“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孔子虽不完全排斥利,但是反对见利忘义,他所强调的是“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在个人利益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应该服从道德原则。《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见到有利可图的事,首先要想到义,符合义的利可以获取,不符合义的利则不要获取它。《论语·子罕》:“子罕言利。”在孔子看来,道德行为应该脱离功利,以利从义。孔子的义利思想被西汉董仲舒发挥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到了明末时期,又演变成义利王霸之辩,并被儒学家发展为超功利的道义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jun zi yu yu yi,xiao ren yu yu li

the superior man is concerned with righteousness while the mean man with gain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 明白,知道。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私利。指义与利,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例] 尝观陆先生之在白鹿也,讲“~”一章,学者闻之感动流汗,朱子亲执笔而请其书焉,其相尊敬如此,夫义利之分甚微,所谓几也。(元·赵汸《对问江右六君子策》)|为善为君子,君子喻于义。为恶为小人,小人喻于利。所思既不同,善恶岂相类。义利自两途,理欲所由异。(明·朱诚泳《感寓八十八首》诗之五二)|孔子对旧等级不仅仅是削弱,更有新的建设主张。他主张在传统君臣父子框架之外,另设精神境界等级。“~”。“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方尔加《浅谈孔子的政治思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