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Jū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围场、景县,山东之鱼台、龙口、东平、平邑,山西之太原,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畲族、白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❶其据 《白虎通》 云: “尧师有君畴”,当为君姓之始。 ❷又云: “西域莎车有君姓。” 周代有君陈、君牙; 明代有君助,漳州知府。 君jūn❶古代各級統治者。孔臧《諫格虎賦》:“下國之君,方帥將士于中原。”君,諸侯。司馬相如《長門賦》:“修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乎幸臨。”君,皇帝。 ❷用作動詞,統治,主宰。班固《答賓戲》:“其君天下也,炎之如日,威之如神。” ❸敬稱。對平輩。司馬相如《上林賦》:“且二君之論,不務明君臣之義,正諸侯之禮。”二君,子虛、烏有。子孫稱父祖。見“先君”。 君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君 《说文》:“君,尊也。”君,古代各级统治者的通称。《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此指帝王。通“群” qun [例一] 《诗·小雅·楚茨》:“诸宰君妇,废彻不迟。”俞樾《群经平议》卷十:“古音君与群同。……君妇者,群妇也。”君通“群”。 [例二] 《管子·问》:“君臣有位而未有田者几何人?”君臣,群臣。君通“群”。 君,见母、文部;群,群母、文部。见、群旁纽双声,文部迭韵,属音近通假。 君 君古代对人的尊称。男女皆可称呼。李商隐《夜雨寄内》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此称女子。李煜《菩萨蛮》:“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此称男子。 ☚ 儿曹 丈 ☛ 君❶古代称天子。唐高适《封丘作》:“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❷对人敬称亦作“君”。杜甫《梦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❸女子称丈夫曰“君”。杜甫《新婚别》:“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席。” 君 君jūn❶国君,君王。《邶风·式微》一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毛《传》:“微,无也。中露,卫邑也。”郑《笺》:“我若无君,何为处此乎?臣之极谏之辞。”王先谦《集疏》:“君,谓黎侯。”《秦风·终南》一章:“颜如渥丹,其君也哉。”郑《笺》:“渥,厚渍也;颜色如厚渍之丹,言赤而泽也。其君也哉,仪貌尊严也。”《大雅·桑柔》八章:“维此惠君,民人所瞻。”郑《笺》:“惠,顺。维至德顺民之君,为百姓所瞻仰者。” ❷作国君,用如动词。《小雅·斯干》八章:“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家室君王。”郑《笺》:“宣王所生之子,或且为诸侯,或且为天子。”孔《疏》:“君,诸侯也,王,天子也。”《大雅·假乐》二章:“穆穆皇皇,宜君宜王。”毛《传》:“宜君王天下也。”郑《笺》:“故或为诸侯,或为天子。” ❸小君,国君夫人。《鄘风·鹑之奔奔》二章:“人之无良,我以为君。”毛 《传》: “君,国小君也。”郑《笺》:“小君,谓宣姜。”《卫风·硕人》三章:“大夫夙退,无使君劳。”《韩诗》说:“退,罢也。”《鲁诗》说:“君,谓女君也。”郑《笺》:“庄姜始来时,卫诸大夫朝夕者皆早退。无使君之劳倦者,以君夫人为新配偶,宜亲亲之故也。”王先谦《集疏》:“无使君劳,极形夫人之尊贵。” ❹先君,死去的君王。《小雅·天保》四章:“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毛 《传》:“君,先君也。”古代祭祀中,由活人代表死人或神来接受祭祀。这个代死人或神受祭的人称为尸,或尸嘏主人。君曰,实际上是尸嘏主人代先君曰。郑《笺》: “尸嘏主人传神辞也。” ❺赏罚严明为君。《大雅·皇矣》四章:“克明克类,克长克君。”毛《传》: “赏庆刑威曰君。”朱熹《集传》:“其赏不僭,故人以为庆;刑不滥,故人以为威。”僭,jiàn,差失。 ☚ 局 君子 ☛ 君读音j·ün(-),为ü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举云切,平,文韵。 ❶君主。 ❷封号。 ❸对说话或书信中的对方的尊称。 ❹[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上一条: 汮 下一条: 涒 君ㄐㄩㄣjūn二2982名贝类的肉不新鲜的味道。闽语。广东揭阳〖kun33〗。少撮这些蚬食着~~。   君jun❶国君,君王,与“臣”相对。《左传·文公十三年》:“天生民而树之~。”(树之君:为他们立君王。树,立。之,他们。) ❷战国时给功臣或贵族的封号,如“孟尝君”、“信陵君”。 ❸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能安之者,其在~乎!”(安:安定。其:表示推测的语气。)卢纶《寄耿拾遗李校书端》:“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可寄~。” 君〈隐〉清末以来中原地区江湖诸行指数目十。亦作“足、极”。参“柳、月、汪、栽、中、神、星、张、满、足”。 君jūn❶帝王或诸侯 △ ~王|~主|~臣。 ❷对人的敬称 △ 刘~|诸~。 ❸姓。 君❶古代指国王,诸侯:~主~臣︱~权︱国~︱储~丨昏~︱暴~︱弑(shi)~。 ❷对人尊称:诸~︱请~入瓮(weng)。 ❸旧时称自己或别人的父亲:家~︱尊~。 ○~子(古代指居于统治地位的人,后指人格高尚的人)︱正人~子︱梁上~子︱谦谦~子︱~子 言,驷(si)马难追。 君jūn❶ 君主:国君│君王│君臣。 ❷ 对人的尊称:诸君│刘君。 ❸ 姓。 君jūn❶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词汇】国君︱君主︱君王 【组词】开国之君︱忠君爱国︱忠君爱民︱明君贤臣 【例句】李煜虽能写出优美、凄婉的诗词,但仍是一个亡国之君。 ❍ 当年显赫一时的一国之君如今已化成了飞烟。 【近义】皇︱王︱帝 【反义】臣 ❷对人的敬称。 【词汇】郎君︱夫君 【组词】奉告诸君 【例句】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 ❍ 还请张君鼎力相助。 【近义】公 君(43次) ❶国君;君王。竭忠诚而事~兮 待明~其知之 故相臣莫若~兮 吾谊先~而后身兮 专惟~而无他兮 疾亲~而无他兮 思~其莫我忠兮 事~而不贰兮 曰~可思而不可恃 设张辟以娱~兮 ~罔谓女何之《章·诵》 哀见~而不再得《章·哀》 昔~与我成言兮《章·抽》 ~含怒以待臣兮 蔽晦~之聪明兮 ~无度而弗察兮《章·日》 骤谏~而不听兮《章·悲》 专思~兮不可化 ~不知兮可奈何 ~之心兮与余异《辩·二》 以为~独服此蕙兮 将去~而高翔 岂不郁陶而思~兮《辩·四》尝被~之渥洽 ~弃远而不察兮《辩·五》 历九州而相其~兮《弔》 ❷古代对人的敬称。~欣欣兮乐康《歌·一》 思夫~兮太息《歌·云》 ~不行兮夷犹 望夫~兮未来 隐思~兮陫侧《歌·君》 ~廻翔兮以下 吾与~兮齐速《歌·大》 ~谁须兮云之际《歌·少》 ~思我兮不得闲 ~思我兮然疑作《歌·山》 ~将何以教之《卜》 去~之恒干 舍~之乐处 ~无上天些~无下此幽都些 工祝招~ 侍~之闲些《魂》 君jūn❶ 君王;国君。《尚书 · 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惜诵》:“竭忠诚而事君。”《九叹·愍命》:“君乖差而屏之。” ❷ 古代对人的敬称。《战国策·齐策》:“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云中君》:“思夫君兮太息。”《湘君》:“望夫君兮未来。” 君jun君臣 君权 君王 君主 君子 暴君 国君 昏君 明君 人君 天君 先君 忠君 诸君 君主国1 君子国2 君子兰 清君侧伪君子 隐君子 君主立宪3 君主专制 君子协定 君子之交 请君入瓮 梁上君子 谦谦君子 正人君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君(同)王 主 帝 皇 (反)臣 民 君jūn❶君主:历来野史,或讪谤~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一·7)明日酿到他弑~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 (三三·758) ❷一剂药中起主要作用的:只在这群药里算那为~的药,说起来吓人一跳。( 二八·635) ❸代词。a)妻子称丈夫: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生日日说恩情,~死又随人去了。(一·22)b)对人的尊称:“吾不忍~(指宝玉)独为我闺阁增光,见弃于世道。”(五·121)妾痴情待~五年矣,不期~果冷心冷面,妾以死报此痴情。(六六·1609)
君jūn君慶賞刑威曰君。《詩經·大雅·皇矣》: “克明克類,克長克君。” 鄭玄箋:“慶賞刑威曰君。” 《禮記·樂記》: “克明克類,克長克君。” 鄭玄注: “慶賞刑威曰君。” 君jūn旧时中园江湖诸行谓数目十。 臣;君○臣chén(名)〈书〉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子|~僚|~服|藩~|称~|钦差大~。 ●君jūn(名)〈书〉君主:~主|~王|~权|~命不能违|国~|暴~|昏~。 君←→臣 民jūn ← → chén mín君:君主。 臣:君主时代的官吏。 民:老百姓。 【例】 宜君宜王。(《诗·大雅·假乐》) [晋]悼公使张老为卿,辞曰:“臣不如魏绛。”(《国语·晋语》) 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诗·大雅·假乐》) 君jūn〖名词〗 一、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有称帝王的,有称诸侯的,有称大夫的(268)。《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春秋》一书中,记载着杀死了三十六名国君,灭亡了五十二个国家。《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弑君鸩母。——武则天杀死君王,毒死了母亲。《阅江楼记》: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尽忠皇帝,报答皇上的心意,难道会不油然地兴起吗? 二、对对方的尊称。可译为“您”、“先生”(32)。《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 ——您将哀怜我,让我生活下去吗?《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贵人多荐君有大才。——显贵的人多推荐您有大才。《青霞先生文集序》: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在这个时候,您的直言敢谏之名传遍全国。 三、封号。古代男女的封号均可称君(26)。《冯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孟尝君左右的人认为孟尝君看不起他,就给他吃粗劣的饭菜。《唐雎不辱使命》: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现在我拿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唐雎不辱使命》: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可是安陵君违抗我,是轻视我吗?
君jūn〖动词〗 一、做国君,像国君,把……当作国君。(4)。《贾谊治安策一》: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等他们的子孙生下来,全部让他们做国君。《太史公自序》:君不君则犯。——国君不像国君的样子,就会受到侵犯。《原道》:臣焉而不君其君。——臣子那里能不把他的国君当作国君。 二、君临,统治(1)。《晏子不死君难》:君民者,岂以陵民? 社稷是主。——统治人民的人,难道只是用他来凌驾在人民之上?是要他主持国家大政。 君jūn❶ 君主。贾谊《过秦论》:“~臣固守,以窥周室。”范仲淹《岳阳楼记》:“处江湖之远,则忧其~。” ❷ 统治。《韩非子·五蠹》:“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国。” ❸ 封号。《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为质,兵乃出。”《信陵君窃符救赵》:“封公子为信陵~。” ❹ 尊称。❶ 对祖先和父母。《周易·家人》:“家人有严~焉,父母之谓也。”王勃《滕王阁序》:“家~作宰,路出名区。” ❷ 妻妾对丈夫。《孔雀东南飞》:“十七为~妇,心中常苦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光华流照~。” ❸ 称对方。《鸿门宴》:“沛公曰:‘~安与项伯有故?’”柳宗元《捕蛇者说》:“~将哀而生之乎?” ❹ 作者自谓。陶潜《饮酒》之五:“问~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李煜《虞美人》:“问~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君 君您。诸葛亮《答法正书》:“~知其一,不知其二。”傅增湘《与陈垣》:“弟所怀疑者为国忌、加冠两事,~乃并下条伏曼容议亦为之纠正。”冯平《与狄君武》:“~生较晚,平已甘苦备尝;今则哀乐中年,依然如故。”毛泽东《与湘生》:“初一日接~书,今二十五日矣。” ☚ (1) 泛称 君子 ☛ 君*junBEFD ❶古代称皇帝、诸侯等统治者:~主/~王/国~。 ❷对人的尊称:张~/诸~。 ❸[君子]junzi指有地位、有好品行的人。 ❹姓。 帝王 帝王帝 王(天王;人王) 皇 辟 天子 君长 君人 人君 人牧 大君 元后 衮职 借指帝王:凤 驾 黈 枢纽 灵阃 黼宸 黼扆 青盖 隆颜 宸旒 宸极 朝廷 九重(~大怒) 极阳干景 黄朱 盖高 雷精 垂旒 神皇 青冥 鼎湖 霓旌 鸾龙 飞龙 黄屋 庙堂 庙廊 旒冕 旒扆 旒纩 借指帝王、帝位:紫宸 冕旒 帝王的代称:宸 车驾 黄屋 翠华 翠盖 古代帝王对先王的自称:予末小子 帝王、后妃:宫 帝王、权贵:凤翼 帝王之称:君 翁 天皇 大圣 帝王之弟、妹称帝王:日兄 对封建帝王的美称:云日 对帝王或长官的敬称:钧慈 帝王的尊称:神圣 对帝王或神圣的威灵之尊称:圣灵 帝王自称的谦辞:冲人 冲子 帝王或太后的极称:圣 帝王的贬称:天囚 (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帝王) ☚ 帝王 各种帝王 ☛
对方 对方尊称对方:君 子 公 卿 驾(台驾) 对对方的敬称:尊驾 对对方的敬辞:台颜 台端 台严 贱称对方:贱材 老儿 恋爱的对方:对象 朋友 说亲时的对方:对家 (跟行为的主体处于相对地位的一方:对方) ☚ 各方2 对手 ☛
君主 君主君(君人;君宰;人君) 主 皇 帝 上(君上) 王(公王) 日(日君;日角;天日;皓日) 辟元首 所天 天光 人牧 大明 灵极 庙朝 高高在上 君主与臣下:君臣 荃宰 龙虎 比喻君主:龙骥 借指君主:帷帏 帷幄 人君,君主:人主 龙鳞 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主上 主公 古代对君主或诸侯王的敬称:大王 古代君主的谦称:寡人 一国的君主:国王 称本朝的开国君主:高后 继承前辈王位的君主:后王 年幼的君主:幼主 幼君 冲主 冲帝 冲圣 前代君主:先王 英明的先王:神后 王朝末代的君主:季王 当代的君主:时王 时主 时君 历代君主:累圣 霸国的君主:霸主 (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君主)
另见:帝王 登位 帝位 朝代 朝廷 统治 治理 ︱臣 ☚ 君主 君王 ☛
支配的人 支配的人操纵﹑主使的人:主子 居支配地位的人:宰匠 在某方面有支配地位的人物:阀(军~;党~) 主宰的人:君(夫~;太~) 万物的主宰者:天(天帝;上天;苍天)真宰 造物 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后台 实际地位最高、操纵一切的人物:太上皇 在幕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后台老板
另见:支使 支配 主持 ☚ 使者 使唤的人 ☛
国家领导 国家领导用以称国家的最高领导:元首 国家、政党、团体的领导人:领袖 领袖人物或领袖地位:赤帜 古代诸侯盟会的领袖:盟主 才能平庸的领袖:布衣之雄 后进领袖:季彦领袖 为创建国家建立特殊功勋的领导人的尊称:国父 某些国家的元首:总统 现代某些国家的元首:君(~主) 皇 帝 王 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国王 某些国家政府的首脑:总理 古代一些游牧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可汗 ☚ 头目 统治者 ☛
主次 主次轻重 主客 事物的主次和始末:本末源流 主要的与次要的:本末 颠末 主要的:主(~从;~力;~要;~导;~体;~干) 君(~药;~臣佐使) 本(~部;~科) 要 最主要的:首要 次要的:从(~犯) 次(~犯;其~) 从属,次要:辅 ☚ 主次 主次颠倒 ☛
敬称 敬称尊敬的称呼:尊称 敬称 贵称 对人的尊称:门下 阁下 使君 对人的敬称:您 君(诸~;张~) 驾 台(~兄;尊台;兄~) 卿 位(各~;列~;众~) 芳(~翰;~龄;~颜) 贤(~弟;~侄) 高明 称呼对方的敬词:尊(~姓;~口;~府)大驾 高驾 尊驾 鸾盖 敬称他人:马首 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足下 敬辞,尊称男子:公 ☚ 称呼 贱称 ☛ 君jūn举云切,平文。 ❶国君;君主。《孟子·滕文公》:“父子有亲,~臣有义。” ❷主宰;根本。《老子》:“言有宗,事有~。” ❸封号;封君。《史记·太史公自序》:“作孟尝~列传第十五,……作春申~列传第十八。” ❹对人的尊称。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住长江尾。” ❺统治;治理。《礼记·祭统》:“不明其义,~人不全;不能其事,为臣不全。” 〖君〗 粵 gwan1〔軍〕普 jūn ❶ 君主,君王。許慎《說文解字》:「〜,尊也。」蘇洵《六國論》:「燕、趙之〜,始有遠略。」 ❷ 封號。賈誼《過秦論》:「商〜佐之,內立法度。」(商〜:商鞅,本姓衞,又名公孫鞅。後因軍功而封於商,號為「商〜」,故又稱為商鞅。) ❸ 對對方的敬稱,相當於「您」。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何以知燕王?」
君官名。汉代西域诸国中有此设置,名称不一,但均佩汉印绶。 君 君帝王的别称,民之首。《说文解字》: “君: 尊也。从尹发号, 故从口。 , 古文象君坐形。” 《经籍馔诂》:“君者臣之天地。” 《礼记·曲礼下》: “天下之吏: 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 自称于诸侯曰天之老,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资治通鉴·周纪》: “臣光曰: 臣闻天子之积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 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 、卿、大夫是也。” ☚ 决国政 劳 ☛ 君 君❶古代对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之通称。《仪礼·丧服》:“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土地者皆曰君。”后指君主国家的元首。如称“君主”。 ❷古代的一种尊号。如商鞅称商君,白起称武安君。亦用于统治阶级上层妇女,如汉武帝之外祖母被尊为平原君。 ❸对人的尊称、敬称。《史记·张仪列传》: “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称谓录》 卷三十二《尊称·君》:“《容斋随笔》东坡云: ‘凡人相与呼者,贵之则曰公,贤之则曰君,其下则尔、汝之。虽王公之贵,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则进而君、公、退而尔、汝者,多矣。’案,黄宗羲《金石要例》云,名位著者称公; 名位虽著,同辈以下称君。” ❹旧时妻称夫为“君”。古乐府 《孔雀东南飞》: “十七为君妇。” ☚ 下妾 明公 ☛ 君jūn❶君主。如:国君。 ❷对男子的尊称。如:诸君,李君,君子。 君jūnⅠ ❶ (君主) monarch;sovereign;supreme ruler: 国 ~ monarch ❷ [书] (对人的尊称) gentleman;Mr.: 张刘二 ~ Messrs. Zhang and Liu; 诸 ~ gentlemen ❸ (姓氏) a surname: ~ 畴 Jun Chou Ⅱ [书] (对对方的尊称) you;sir: 祝 ~ 晚安。 Good night,sir. ~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You ask me when I can come back but I don't know,/ The pools in western hills with autumn rain o'erflow.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Let the king be a king,the minister (be) a minister,the father a father and the son a son.; 君迁子 {植} Diospyros lotus;{中药} the fruit of date plum; 君权 monarchical power; 君辱臣死 When the prince is put to shame,the minister dies.;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A prince should employ his ministers according to propriety and ministers should serve their prince with loyalty.; 君王发狂,百姓遭殃 Kings go mad,and the people suffer for it.; 君无戏言 The king's words are to be taken seriously.; 君主 monarch;sovereign; 君主立宪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君子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gentleman; 君子不念旧恶 A gentleman does not bear grudges.; 君子国 the (imaginary) land of the virtuous; 君子好逑 a gentleman's good mate; 君子和而不同 A gentleman gets along with others,but does not necessarily agree with them.; 君子怀德 A princely man is fond of virtues.; 君子绝交不计仇 A good man terminates a friendship without rancour.; 君子兰 {植} kaffir lily; 君子坦荡荡 A gentleman is open and poised.; 君子协定 a gentleman's agreement;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A word spoken [A word once said] can never be taken back.;A word spoken goes faster than a swift horse.;A word from the princely man is a sufficient incentive for action.;A gentleman never goes back on his word.; 君子忧道不忧贫 You are not acting for your interests.;You are acting against your own interests.; 君子在德不在衣 It's not the gay coat that makes the gentleman.; 君子贞而不谅 A gentleman is firm,but not stubborn.; 君子之交淡如水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Friends agree best at a distance.;The friendship between gentlemen appears indifferent but is pure like water.;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The good influence of men of virtue will not last more than five generations.; 君子自重 A gentleman takes care of himself.;Decency forbids. 君jūn 1、指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皇帝、国王、国君。《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2、封号名。战国时实行封君制,与郡县同时共存,"君"只食封地租税,不占有其民。当时最有名的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平原君列传、信陵君列传、春申君列传》。秦时也有封君制。《史记·商君列传》:"秦封之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汉书·魏豹传》:"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汉间也杂以封君制。《汉书·英布传》:"陈胜之起也,布乃见番君。其众数千人。番君(吴芮)以女妻之。""项梁闻陈涉死,立楚怀王,以布为当阳君。"《汉书·韩信传》:"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聚兵井陉,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 3、自称,非封号。《汉书·项籍传》:"(项)梁自号武信君。" 君君,甲骨文作 ,金文作  ,《説文》古文作 ,小篆作 。 甲骨文上部字形中的一竪和 都代表筆, 合體表示从又持筆,即以手持筆,字形可以隸定作 “尹”。“尹” 的下部从口,“口” 可能是裝飾符號,也可能因其發號施令,故从口,可知“君”是 “尹” 的分化。卜辭 “君”“尹” 同用。卜辭或用作邦君義。銘文或用以稱諸侯、方國首領、周王后妃、宗婦、丈夫,或指稱官員。晚期始用爲君臣之君,後乃用以稱帝王。提示: 甲骨文上部从又持筆的字形也可以隸定作 “聿”,“聿” 即古 “筆”字,可知“聿”與“尹”亦一字分化。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秦簡牘文作 ,古隸典型。參見428.尹字條。 君jūn (甲) (金) 甲骨文、金文其上是“尹”,意为“手执笔杆”(或权杖),其下为“口”,表示发布命令。本义为执笔写字发布命令的官,属会意字。《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泛指有地位、有声望、有德行的人,特指一国之主。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jùn 郡(郡县) 捃(捃摭,摘取,搜集,采集) qún 群(群众) 裙(裙带) jiǒng 窘(窘迫) 相关链接 “尹”(yún),古代的行政首长(令尹),是“君”的构件之一。作声符生成的字有笋(sǔn)。“伊”,可认为是会意字:“执掌权杖的那个人”,特指商汤时的伊尹。后泛指“那个人”。以“伊”为声符的字有洢(水名,在河南)、咿(象声词)。
君 甲骨文; 金文; 篆jūn[口(意符)+ 尹(意符)→ 君(《説文》:“君,尊也。從尹;發號,故從口。 ,古文象君坐形。”君,古代擁有土地的各級統治者。用以對人的尊稱和敬稱〈諸君〉。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舊時妻子稱丈夫爲夫君或郎君。也稱女子爲君。)] 《詩經·鄘風·鶉之奔奔》:“人之無良,我以爲君。”(其人并不太善良,我却當他是君子。) 《孟子·盡心下》:“孟子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孟子説:“人民最重要,國家是次要,國君最不重要。”) [唐] 羅隱《贈妓雲英》:“鐘陵醉别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鐘陵,今江西進賢;雲英,歌妓名;掌上身,身輕如燕能作“掌上舞”,形容女子體態輕盈美妙。) [宋] 李之儀《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君jūn(7画)
 【提示】 , 当中有撇穿过,中间一横与横折相交、出头,不要写成相接、不出头的彐。 *君jūn7画 口部 (1) 国王: ~臣|国~。 (2) 〈书〉 对人的尊称: 张~|诸~。 (3) 【君子】 旧指统治者;也指品行好的人: 伪~|梁上~|正人~。 君 ☚ 哲 命 ☛ 君jūn甲骨文到现在会意兼形声字。从尹(手执棍),从口(同皿,饮食器或祭器),尹亦声。声母演变如匀均、肙(yuān)捐例。治理兼生时饮宴,死被祭享,作威作福,就是统治者。专是手拿棍能管别人,也就是统治者。所以甲骨文里“多尹”与“多君”相同。甲骨文金文一些字口旁或有或无。如高字下面的“口”、在早期常没有。也作“多公”、“多臣”。对王来说是“臣”,对其他人来说就是官,官是管的本字。管王或其他人的事。我国封建社会到辛亥革命后官名还有叫“尹”的。如府尹、道尹等。商代周代的最高统治者是“王”。称君的比较泛指。春秋以后所指更泛,当第二人称用时对士人都可以。后来作为对别人(一般是男子)的敬称。如:张君。做官的儿子或家属等本来称“君子”。春秋时也常指统治阶级,被统治的劳动人民叫“小人”,两词相对。再后来就所谓“品行好”的人,也就是封建道德好的人。“小人”指坏人,从封建道德价值观出发。 君★常◎常
jūn表意,从尹从口,尹为古代部落首领之称,口指发号施令,本义表示帝王、诸侯。(一说从尹从口,口为分化符号,初期“君”和“尹”用法相同。)引申为古代贵族、功臣等的一种封号、称对方的敬辞等。 【辨析】 以“君”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读音不同。jùn:郡、捃∣qún:群、裙∣jiǒnɡ:窘。君 ; (jūn)象君坐形。 【按】《説文》釋“君”爲尊也,聲訓揭示君之得名由來,提示字義。從口,所以發號。
君 (jūn)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案:此兩對立文,不可合爲一義。下放此。 君 甲 金 篆 隶jūn【析形】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字形从尹,从口。“尹”像以手持笔,表示治事;“口”以发布命令。小篆字形稍讹,隶、楷字形承之。 【释义】《说文》:“尊也。”本义指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如[君王](古时对帝王的一种尊称)、[君父](对父为国君者的称呼)。后来发展成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后也用来指封建制度的一种尊号,尤指君主国家所封的称号或封号,如平原君、春申君、武安君等。又引申为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Oracle and Bronze Inscriptions its first meaningful part is 尹(yī,an ancient official title),while the other meaningful part is口(kǒu,mouth).尹(yī)is like handling a pen,which means administering.口(kǒu)means delivering the demand. 【original meaning】Monarchy,the country's supreme ruler. 君 ☚ 尾 辰 ☛ 000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