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吕本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吕本中1084—1145

南宋诗人。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州治今安徽寿县)人。绍兴进士,官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曾因触怒投降派秦桧而被降职罢官。他是北宋末到南宋初比较杰出的诗人。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很大。但诗的风格比他们轻松灵活,没有晦涩的感觉。南渡后写了部分悲慨国事的作品,较为沉痛。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被后人列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

2

(词)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词)宋·吕本中

乱红夭绿风吹尽,小市疏楼。

细雨轻鸥。

总向离人恨里收。

年年春好年年病,妾自西游。

水自东流。

不似残花一样愁。


1

(词)宋·吕本中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

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

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3

(词)宋·吕本中

残春雾雨馀,小院黄昏后。

说道觅新词,把酒来相就。

酴醾插髻云,岁岁长如旧。

不是做词迟,却怕添伊瘦。

(词)宋·吕本中

双双小凤斜,淡淡鸦儿稳。

一曲渭城歌,柳色饶春恨。

离觞洗别愁,酒尽愁难尽。

宝瑟雁纵横,谁寄天涯信。

(词)宋·吕本中

人分南浦春,酒把阳关盏。

衣带自无情,顿为离人缓。

愁随苦海深,恨逐前峰远。

更听断肠猿,一似闻弦雁。


3

(词)宋·吕本中

登楼一望南山雪。使君风味如新月。

月向雪前明。主人今夜情。

平生相与意。老病犹堪记。

对酒为君欢。酒杯嫌未宽。

(词)宋·吕本中

客愁不到西池路。残春又逐花飞去。

今日傍池行。新荷昨夜生。

故人千虑绕。不道书来少。

去住隔关河。长亭风雨多。

(词)宋·吕本中

高楼只在斜阳里。春风淡荡人声喜。

携客不嫌频。使君如酒醇。

花光人不会。月色须君醉。

月色与花光。共成今夜长。


2

(词)宋·吕本中

酒罢悠扬醉兴。

茶烹唤起醒魂。

却嫌仙剂点甘辛。

冲破龙团气韵。

金鼎清泉乍泻,香沉微惜芳薰。

玉人歌断恨轻分。

欢意厌厌未尽。

(词)宋·吕本中

渺渺风吹月上,濛濛雾挟霜回。

百年心事老相催。

人在夕阳落外。

有梦常嫌去远,无书可恨来迟。

一杯浊酒两篇诗。

小槛黄花共醉。


2

(词)宋·吕本中

柳塘新涨。

艇子操双桨。

闲倚曲楼成怅望。

是处春愁一样。

傍人几点飞花。

夕阳又送栖鸦。

试问画楼西畔,暮云恐近天涯。

(词)宋·吕本中

故人何处。

同在江南路。

百种旧愁分不去。

枉被落花留住。

旧愁百种谁知。

除非是见伊时。

最是一春多病,等闲过了酴醾。


2

(词)宋·吕本中

共饮昏昏到暮鸦。

不须春日念京华。

迩来沈醉是生涯。

不是对君犹惜醉,只嫌春病却怜他。

愿为蜂采落残花。

(词)宋·吕本中

暖日温风破浅寒。

短青无数簇幽栏。

三年春在病中看。

中酒心情浑似梦,探花时候不曾闲。

几年芳信隔秦关。


1

(词)宋·吕本中

要相忘。不相忘。

玉树郎君月艳娘。几回曾断肠。

欲下床。却上床。

上得床来思旧乡。北风吹梦长。


1

(词)宋·吕本中

小院悠悠春未远。

牡丹昨夜开犹浅。

珍重使君帘尽卷。

风欲转。

绿阴掩映栏干晚。

记得旧时清夜短。

洛阳芳讯时相伴。

一朵姚黄松髻满。

情未展。

新来衰病无人管。


1

(词)宋·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

只言江左好风光。

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1

(词)宋·吕本中

病香无力傍栏干。

风雨送春还。

一枕晓来清梦,无人说似西山。

匆匆笑语,时时邂逅,草草杯盘。

莫谓杂花时候,便忘梅蕊冲寒。


1

(词)宋·吕本中

海雁桥边春苦。

几见落花飞絮。

重到柳行西,懒问画楼何处。

凝伫。

凝伫。

十顷荷花风雨。

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

字居仁,号紫微,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靖康初任职方员外郎,绍兴赐进士出身,擢为起居舍人。后因忤秦桧受劾,罢官闲居。早年写诗学黄庭坚、陈师道,自称其诗是传江西诗派的衣钵,并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期逐渐摆脱江西派影响,学李白、杜甫,力求“语新意工”。内容方面也有很大变化,写了不少悲慨国事的诗歌。风格变为浑厚沉郁。有《东莱先生诗集》、《紫微词》、《紫微诗话》等。

☚ 朱敦儒   李清照 ☛
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

初名大中,字居仁,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吕公著、父吕好问俱为名臣。少从杨时、游酢、尹焞游。徽宗朝官大名府帅司幹官、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六年(1136),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七年,上奏陈恢复事业,主张练兵谋帅,增师上流,固守淮甸,使江南先有不可动之势,然后伺机出击。八年,迁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因忤秦桧,且与赵鼎相善,秦桧讽御史劾罢之,提举太平观。绍兴十五年,卒于上饶,年六十二,谥文清,学者称东莱先生。《宋史》有传。本中诗法出于黄庭坚。尝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列陈师道以下二十五人,而以己殿其末。其《紫微诗话》及《童蒙训》论诗之语,皆有精诣。《东莱诗集》二十卷,有乾道二年曾幾后序,庆元二年陆游序,可见其诗学渊源。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谓吕居仁词“佳处亦各如其诗”。曾季貍《艇斋诗话》:“东莱晚年长短句,尤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王奕清等《历代词话》卷七引《啸翁词评》称其《清平乐》咏柳花词云:“居仁直忤柄臣,深居讲道,而小词乃工稳清润至此。”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一卷。

☚ 李清照   毕良史 ☛
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

初名大中,字居仁,号紫微,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世为显宦,吕公著孙、好问子。幼颖悟,公著奇爱之,稍长从学于杨时、游酢、尹焞,皆一时名儒。以公著遗表恩授承务郎。宋哲宗绍圣(1094—1098)间,新旧党争起,因属元祐党人子弟被免官。元符(1098—1100)中,历为州县府掾吏。徽宗宣和六年(1124),除枢密院编修官。钦宗靖康元年(1126),迁职方员外郎。南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召赴临安,特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权知学士院。因主张恢复,与主战派赵鼎善。秦桧欲引为己用,本中屡加抵制,忤其意,遂罢官,提举太平观,卒。赐谥文清。本中博学,勤于著述,学者称东莱先生。其诗学黄庭坚、陈师道句法,其论诗云:“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是道也,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又言:“谢玄晖有言,好诗流转圆美如弹丸。此真活法也。近世惟豫章黄公首变前作之弊,而后学者知所趣向。”并主张诗应使人“兴观群怨”,读之可使人兴起为善之心。(见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吕紫微》)本中首创江西诗派之说,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编选《江西宗派诗集》一百十五卷(据《宋史·艺文志》,此编已佚),对后世影响较大。本中历经宋、金战争,北宋灭亡、金人南侵,亦曾颠簸流亡,备受战乱之苦。其晚年诗作颇能摆脱拘束,描写人们所遭受的苦难和抒发因万方多难而产生的感慨。其代表作品如《兵乱后杂诗》、《柳州开元寺夏雨》、《还韩城》、《送常子正赴召二首》等。吕诗虽受黄、陈影响,然其风格较为轻松明畅,长于律体,工于造句与对偶,历代诗话往往例举其对仗佳句。著有《春秋集解》、《师友渊源录》、《童蒙训》、《紫微诗话》、《紫微杂说》与《东莱诗集》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 李清照   赵鼎 ☛

吕本中1084—1145

原名大中,字居仁。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南宋诗人。初以荫补承务郎,宣和六年为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召赐进士出身,任中书舍人。因上书言恢复之计,被秦桧等主和派弹劾罢官。卒谥文清,学者称为东莱先生。著有《东莱诗集》二十卷,《紫微诗话》一卷。近人辑其词二十六首。
索引:吕本中、大中,居仁,东莱先生,文清,紫微。

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

字居仁,先世洛阳人,南渡后为金华(今属浙江)人,元佑宰相吕公著曾孙。靖康初为祠部员外郎,绍兴中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累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以忤秦桧,劾罢,提举太平观,卒,谥文清,学者称东莱先生。工诗,撰《江西诗社宗派图》,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等为三宗;亦能词,赵万里辑有《紫微词》一卷,共得二十六首,清浅流丽,多天然幽趣,摒弃了脂粉香泽气,宋曾季貍《艇斋诗话》云:“东莱晚年长短句,尤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

☚ 李清照   赵鼎 ☛

吕本中1084—1145

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东莱(今山东掖县)人,后迁居寿州(今安徽寿县)。绍兴六年特赐进士出身。官至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著有《东莱先生集》。论诗著作有《童蒙训》三卷、《紫微诗话》一卷。
吕本中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以黄庭坚为首,下列陈师道等共二十五人,正式提出“江西诗派”的名称,自谓传江西衣钵。推崇杜甫、黄庭坚,标举“专学老杜”。其《宗派图》序云:“唐自李杜之出,焜燿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至韩、柳、孟郊、张籍诸人,激昂奋厉,终不能与前作者并。元和以后至国朝,歌诗之作或传者,多依效旧文,未尽所趣。惟豫章始大出而力振之,抑扬反覆,尽兼众体。”吕本中论诗,提出活法和悟入的主张,实际上即强调有关作诗的字词格律等形式和技巧,提倡以杜诗为楷模,认为杜诗自然、雕琢“均到极至”的境界。“学诗须熟看老杜、苏、黄,亦先见体式,然后编考他诗,自然工夫度越过人。”(《童蒙诗训》下同)“老杜诗云:‘诗清立意新’,最是作诗用力处。”“老杜歌行并长韵律诗切宜留意。”“老杜歌行,最见次第,出入本末。……学文者能涵泳此等语,自然有入处。”对李白亦颇推崇,认为李白诗“皆气盖一世,学者能熟味之,自然不褊浅矣。”认为孟浩然诗“自然高远。”于韦应物云:“自李杜以来,古人诗法尽废,惟苏州有六朝风致,最为流丽。”谓韩愈诗“句法分明,卓然异众。”于晚唐优爱李义山:“东莱公尝言,少时作诗,未有以异于众人,后得李义山诗,熟读规模之,始觉有异。”(《紫微诗话》)认为义山诗“作咏物诗不待分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童蒙诗训》)吕本中推崇杜、黄,提倡活法、悟入之说,对江西诗派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吕本中1084—1145

南宋学者。初名大中,字居仁。寿州(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起居舍人、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等职。曾与程门杨时、游酢、尹焞交游,后因力主抗金,反对投降罢官。著有《春秋解》、《西洹童蒙训》、《舍人官箴》等。其伦理思想“以穷理尽性为本”,主张“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宋元学案·紫微学案》),以儒家经典为主,并兼采百家之学。认为立身处世当以“言必信行必果,守节与共行仁义之为先务”(《紫微杂说》)。重视个人道德修养。针对当时“士大夫节操一日不如一日”的状况,提出了官吏职业道德规范。主张“当官处事,但务著实”(《紫微学案》),在“清”,、“慎”、“勤”之外,更行一“忍”(见《舍人官箴》)。道德修养就是要反身内求,“反身而诚,富有之大业;至诚无息,日新之盛德也”(《西洹童蒙训》),这也是一个下学而上达的过程,当从洒扫、应对、进退之事开始,从日常小事做起。吕东莱 (见“吕祖谦”条。)

吕本中1084—1145

南宋诗人。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绍兴进士,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因忤秦桧罢官。诗承江西诗派,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转学李白、苏轼,诗风转为明畅灵活。词多婉丽。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紫微词》、《紫微诗话》等。

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

字居仁,号紫微。世称东莱先生。宋寿州(今属寿县)人。吕好问之子。初授承务郎。宋元符(1098~1100)中任洛阳主簿。宣和六年(1124)任枢密院编修官。靖康元年(1126)迁职方员外郎。绍兴六年(1136)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中书舍人。八年,任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敢直谏,因忤秦桧被罢官,提举太平观。卒谥文清。其诗深受江西诗派影响。小词俚俗清新。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著有《东莱先生诗集》20卷、《紫微诗话》、《童蒙训》2卷、《官箴》。

☚ 吕稽中   吕大器 ☛
吕本中

吕本中1084—1145

原名大中,字居仁,号紫微,先世为东莱(今山东莱州)人,学者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寿县)人。宋代诗人。宰相吕公著曾孙。幼时敏悟,以恩荫授承务郎。绍圣间,以元祐党人子弟免官。元符中任济阴县主簿。宣和六年(1124)任枢密院编修官。靖康元年(1126)任职方员外郎。绍兴六年(1136)特赐进士出身,升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次年告病乞辞,主管太平观,召为太常少卿。八年迁中书舍人,后兼侍讲,又兼直学士院。为人刚直,遇事敢于直言极谏,对军国大事多所论列,所提建议多为可取。其诗反映社会现实,颇负盛名。著有《东莱诗集》二十卷、《春秋解》十卷、《童蒙训》三卷、《师友渊源录》五卷、《紫微诗话》一卷、《轩渠录》一卷。又作《江西诗社宗派图》等。

☚ 李公麟   朱熹 ☛

吕本中1084~1145Lü Benzhong

poet and critic of the Song Dynasty,also called Sir Donglai.Works: Chart of the Branches of the Jiangxi Poetic Community,Poetry Collection of Donglai,etc.

吕本中

南宋诗人。原名大中,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寿州(今安徽寿县)人。绍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被后人列入江西诗派。其诗颇受黄庭坚、陈师道影响,后学李白、苏轼,风格尚称明畅。南渡后,有些悲慨国事的作品,颇为沉痛,如《兵乱后杂诗》尤为动人。有《东莱先生诗集》、《紫微诗话》。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8:41